良醫

【食安專題】避免細菌送上門 大熱天精明點外賣

文:張淑媚、雷璟怡《明報》

(香港訊)天氣熱辣辣,只想躲在室內吹冷氣,不少人將三餐託付“外賣送遞員”,一通電話又或在手機上按幾下,就能足不出戶吃到各方美食,甚至跨境訂購烤魚、蛋糕、珍珠奶茶等。

Advertisement

不過,炎熱天氣令外賣更易出現“變”數,一旦選錯食店或食物,可能助長細菌大量滋生,或致食物中毒。

想減低食安風險,就要參考專家的deliver rule,精明點外賣!

炎熱、潮濕的天氣,令外賣食物隨時病從口入。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食品與健康科學學系副教授方麗影指出,高溫增加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風險,常見由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金黃葡萄球菌等引起。細菌在危險溫度範圍,即4℃至60℃,尤其容易滋生。

ADVERTISEMENT

蛋奶魚肉類屬高危食物

“細菌繁殖以每20分鐘為一個循環,以幾何級數增長,當(數量)達到10萬粒或以上,進食到這些受污染的食物後,就有可能肚瀉、嘔吐等。”

避免吃壞肚子,從外賣運送時間、儲存環境到食物種類、包裝等,都有講究,由專家指點5條食物安全deliver rule。

香港食品科技協會創會會長:袁仲安

1/雞鴨、蛋奶、魚肉高危

香港食品科技協會創會會長袁仲安指出,“細菌像人一樣,需要進食來生長,它們會分解蛋白質,將其轉換成胺基酸,用作繁殖生長,所以,在高蛋白質食物中更易滋生。”

因此,雞、鴨等肉類應先用高溫煮至全熟,確保殺死細菌,亦要避免長時間放置在室溫環境中。

方麗影補充,蛋奶類和魚肉類都是高蛋白、較濕潤的食物,較易變壞,屬高危食物。

流心蛋、半熟蛋等半生熟食物高危,易成細菌溫床,點外賣時應盡量避免。

2/忌半生熟 酒醃製≠安全

半生熟或是未完全煮熟的食物如半熟牛排、溫泉蛋、滑蛋飯等同屬高危,不能在室溫放置太久。袁仲安解釋,因細菌會在未經高溫烹煮的部分開始滋生,建議點外賣時盡量避免這些半生半熟的菜式。

有指酒精有助殺菌,那麼以酒醃製的菜式,如醉雞,又是否安全?袁仲安說,這類菜式會將煮熟的食材浸在酒中,食材本身經高溫烹調後含菌量較低,浸酒目的是“要味多過要殺菌”。

他強調,當中的酒精成分雖可提供基本的殺菌能力,但需配合其他措施,例如低溫冷藏、密封處理等。而且食材一旦從酒中取出,暴露在空氣中,便失去酒精保護,需盡快食用。

雪櫃溫度不穩定,食品相對較容易滋生細菌,購買時需留意。

3/加工程序多 污染風險高

“外賣冷盤要小心,留意食物加工程序是否繁複,如果很複雜,不適宜外賣。”方麗影以手撕雞為例,雞肉不單高蛋白質,又是冷盤,進食前不會加熱,還需經人手撕成一條條,容易受到手上的細菌污染,不建議外賣。蛋糕亦是高危食物,“如海綿蛋糕要加忌廉、夾入餡料、排成一層層、切開一件件等,步驟較多,(受細菌污染)風險又會較高。”

袁仲安補充,切得越小件的食材,細菌滋生得越快。他舉例一整塊牛排與免治牛肉比較,後者的細菌量遠高於前者,原因是切粒增加了食材表面積,容易接觸更多細菌生長。

很多人愛吃燒味,食物安全中心研究曾發現,完整燒味細菌量不高,但斬件後,尤其是以保鮮紙包裝的燒味,有利細菌生長,在室溫放置數小時後,細菌總含量曾上升至不及格水平。

方麗影解釋,燒味不但高蛋白,(煮好後)通常會掛在店內一段時間,有人下單時才斬件上碟,而在切的過程,砧板、刀、抹布等都是風險位。

“容易藏有細菌,污染食物。袁仲安補充,燒味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又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細菌便會肆意生長。”

燒臘飯

4/外送距離宜40分鐘內

外賣速遞發展蓬勃,安坐家中都可點選跨區美食。然而,方麗影提醒,盡量選擇一些外送距離40分鐘內的店家,縮短運送時間。

由於細菌在4℃至60℃範圍內容易繁殖,每20分鐘一個循環,食物製作好後盡快食用方為上策。外賣何時送到顧客手中受很多因素影響,如外賣員領餐時間,如果他一次過送幾張單,會額外增加外賣的運送時間,增加食物逗留在“危險溫度範圍”的時間。

袁仲安建議,顧客應在收到食物後盡早食用。食物安全中心建議應遵從“2小時/4小時原則”處理食物:

1.食物置於室溫2小時以內,可即時食用或放入雪櫃待用

2.食物置於室溫2至4小時內,可即時食用,但不能放入雪櫃儲存

3.食物置於室溫逾4小時,就需丟棄

食品與健康科學學系副教授:方麗影

方麗影認為,參考食安指引外,還要留意若“天氣太熱和潮濕,或更早出現大量細菌,不宜食用。”

外賣食物若非即食,未進食前不應該打開包裝,以免空氣中細菌污染食物。如果要將食物放入雪櫃,應先放室溫“散熱”,否則食物的高溫會令雪櫃內溫度提升,影響其他食物儲存溫度。

參考食安中心指引建議,熱食應在2小時內冷卻至20℃,再放入雪櫃進一步降溫至4℃。 “進食前將食物翻熱至75℃或以上,可殺滅大部分細菌。”

如何辨別食物是否已變壞?不建議靠肉眼看或放入口嘗,“應聞一聞,如有發黴、酸餿等異味,已不能進食”。

5/包裝損耗或破壞不能吃

外賣運送過程不穩定,可導致食物溢出或包裝凹陷。

方麗影指出,“外賣員透過電單車、單車或步行送外賣,過程中或會搖晃,甚至跌在地上,顧客都未必知道。”

以外賣壽司常用的塑膠盒為例,蓋與盒受撞擊、搖晃後容易分離,增加細菌感染風險。她建議可留意店家有沒有用一些材質較硬身的包裝盒,保護力會較高,每次外賣到達,要留意包裝是否完整,如有損耗或破壞,不建議進食。

外賣員很常用保溫袋,務求食物送抵時仍然溫熱。袁仲安指出,食物經高溫烹調殺菌,裝入保溫袋可短暫保持高溫,防止細菌滋生。但食物若長時間存放在袋中,會隨時間降溫,跌入“危險溫度範圍”,助長細菌滋生。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的資料,常見致病細菌的最佳生長溫度約在30℃至50℃,例如沙門氏菌的最佳生長溫度為35℃至37℃;因此,保溫袋或會提供有利細菌的生存環境,所以他同樣建議選擇距離較近的餐廳,縮短運送時間以減低風險。

選擇炒粉麵炸物較安全

“食物熱騰騰、包裝完整地送到顧客手上,只要盡快享用,就無須擔心食物安全風險。”

方麗影續說,如果想進一步減低食安風險,不妨選擇較不易變壞的食物,如酸性、水分較少、乾身的食物,比如乾炒牛河、炒麵等相對安全。

炸薯條、炸蝦片、咖哩角等油炸食物亦屬低風險。袁仲安解釋,炸物經過高溫油炸徹底殺菌,而且油炸後表面會形成一層外殼,例如是吉列豬扒外層的炸衣,可阻擋空氣中細菌入侵。但他提醒,油炸時必須確保食材內部已經熟透,否則仍存在風險。

存放冷凍櫃潛藏細菌

便利店買便當馬上吃

除了外賣速遞,大家也會買便利店的三文治、飯糰、便當等享用。

這些食物放在冰箱,不少人都覺得可以存放得久一點,也能保持新鮮。

但香港食品科技協會創會會長袁仲安指出,並非所有冰箱都足夠安全,便利店中俗稱“奶櫃”的冷凍櫃食品便相對危險。

冷藏櫃滋生細菌風險低

細菌在極端環境下無法生存,所以存放在冷藏櫃或乾貨架的食物滋生細菌風險相對較低,因細菌不能在極寒冷和極乾燥環境中繁殖,而且這類食品通常都經過高溫消毒和密封包裝。

然而,“奶櫃”擺放奶製品、三文治、甜品等食物,它們不能放在室溫,但又毋須急凍冷藏,部分食品更未經高溫烹調、消毒和密封處理,可能潛藏細菌。

開放式設計難保持低溫

袁仲安又注意到,大部分凍櫃溫度設定於4℃至8℃,設計為開放式,難以保持穩定低溫,細菌更易滋生。因此,這些食品一旦離開凍櫃,尤其在炎熱天氣下,不用10分鐘便會升溫,有利細菌滋生,建議盡快食用。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