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成衣業衝擊布業 量體裁衣盛況難再

特約報導+攝影 \ 高寶麗

70年代創立的巴生福昇布莊,在近50年的歲月洗禮之下,見證了布業的興盛和衰退,在當年,坐落在短短一條太平街的布莊就多達十餘家,顧客在店裡選購了布料,轉個身就上樓上的裁縫店找裁縫師傅裁衣裳,新做的衣裳穿上身後,即約閨蜜去逛街。

Advertisement

隨着成衣的普及化,既便利又經濟的成衣對布莊生意構成極大影響,十餘家布店一些經不起考驗,一些後繼無人,種種因素導致目前大約剩下五六家,相對的裁縫店也逐漸被淘汰所剩無幾。在時間洪流滾動下,福昇布莊在90年代看準時機,另行開闢窗簾生意,這也讓它在半個世紀後的今日依然屹立不倒,跟我們敘述他的故事!

開齋節來臨之前,陳進發開心的招待馬來同胞選購布料。

三月份某個星期六的午後,太陽特別猛烈,連貓兒也懶洋洋的賴在五腳基不理睬往來的行人,雪州的巴生太平街在悶熱中顯得特別慵懶,人群三三兩兩的,用餐的用餐,閒逛的閒逛。

“現在算是比平日好,因為再多一個月半就是開齋節,會有馬來同胞前來購買布料縫製一家人的衣服,或者是選購布料縫製窗簾,人潮在這幾個星期估計會比較多。”70歲的福昇布莊創辦人陳進發說道。

ADVERTISEMENT

來自瓜雪的陳進發17歲便外出到適耕莊工作,1975年到巴生的統一洋貨店打工,隨後再到福裕布店賣布,“1978年老闆建議我來太平街開布莊,當時每人拿出4萬元,就創立了福昇布莊。”

太平街在70年代是巴生最熱鬧和繁忙的街道,在大部分老巴生的心目中,太平街和附近區域是不夜城,尤其是星期六晚上的夜市(pasar malam),是一眾人的回憶殺,提起往事,大家的談論都是熾烈的,當年的繁華盛世在眼前重演。

福昇布莊生意更是紅紅火火,各個族群的顧客絡繹不絕,尤其是碰上過年過節或者是開學前,生意更是忙到沒時間吃飯閒聊。

“當年這一帶商店的生意特別好,由於巴生北區的大巴剎就在附近,因此帶動了人潮,布莊從早上8點就開始湧現顧客,一直到晚上10點,送走最後一個客人才打烊。”陳進發憶述當年盛景。

陳進發說,80年代人人買布做衣服,他感慨時代的改變,盛景不再現。

曾擁7家店面

在七八十年代,成衣行還未普及,人們穿的衣服都需要量身訂製,因此無論是布莊或者裁縫業都特別火紅。“當年在太平街的布莊就有十多家,我們的樓上都是裁縫店,顧客在店裡選購了布匹,走出店門轉身就上樓去找裁縫師量身製衣,每個顧客都是這樣。”

陳進發說,當時的布料價格也相對便宜,車工也不貴,一套衣服大約30元就搞定,量身訂製時甚至可以加入個人的設計意見。

刺繡布(Embroi dery lace)縫製的衣服特別雅致。

“在90年代還有人買布縫製衣服,但到了2000年,大批大批的成衣從中國進口到馬來西亞,對布莊業是嚴峻的考驗和打擊,布料業績下降至少30%。”

從1997年至2006年之間,可說是福昇布莊的高光時期,總共擁有7家店面,後來因為種種因素,目前只剩下2間店面。

經過大約半個世紀的歲月洗禮,福昇布莊在太平街仍然擁有自己的“粉絲”,無論是買布料做衣服或者是做窗簾,生意依然持續進行,想必是公道的價格和誠心的服務換來數十年的回頭客。

“對於未來的走向,我們是走一步看一步,不過估計很難回到以往盛況,現在唯有不斷地轉型和變通,讓布莊生意可以繼續營運。”陳進發說來不勝唏噓。

絲綢布料大紅大紫,喜氣洋洋。

小朋友最喜歡的卡通圖案布料。

屋業蓬勃 抓緊窗簾業商機

從90年代開始,隨着屋業的蓬勃發展,陳進發看準了市場對窗簾的需求,開發窗簾這塊田,在這方面的發展也非常火紅,成為強而有力的布莊分線。

“90年代很少同行做窗簾,但當時的屋業發展已經非常蓬勃,窗簾布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於是我們開始轉型,提供窗簾裁製。”

所謂愛拚才會贏,陳進發是非常拚搏的生意人,顧客上門挑選窗簾布之後,他就安排時間上門測量窗戶尺寸,等太太把窗簾縫製好之後,在帶上整套窗簾配件例如軌道上門安裝。

巴生一帶早期的單層排屋例如中路南德園、謝鳳園和中路園等等,都有他熟悉的顧客,“一天要跑好幾家,而太太則縫製到三更半夜……那是我們辛苦開發市場的年代。”

繡上朵朵鮮花的布料,哪一個吸引你?

節前興旺 友族愛量身做衣

時至今日,陳進發坦言購買布料縫製衣服的顧客已經大幅度減少,無論如何,他觀察到還是有馬來顧客喜歡買布裁衣,尤其是馬來婦女愛穿的的Baju Kurung和Baju Kebaya,由於需要合身才能穿得好看,因此,量體裁衣會更恰當。

“雖然有現成的Baju Kurung和Baju Kebaya,但馬來婦女還是傾向於量身定做。”

從80年代的圖案、花布,到90年代的花草鮮艷色調,到現今流行的繡花圖案,陳進發見證了每一個年代布料的變化和潮流,當然,這需要足夠瞭解顧客的喜好,才能買入適合的布匹。

“以往過年過節前生意特別旺,兩個月前生意就上門了,因為買布後還需要花兩三個星期來縫製,太平街整條街車水馬龍,熱鬧歡騰。”

陳進發說,現今還是有馬來顧客來買布,因為他們習慣一家人穿着同樣顏色的布料,歡歡喜喜過佳節。

陳進發以“往事只能回味”來形容整個布業發展概況,畢竟成衣太容易取得,價格也實惠,是布業要面對的一大挑戰。

陳進發:每一把尺都需申請執照。

從碼到米 量尺受損即報廢

福昇布莊走過了從“碼”到“米”的年代,店裡測量布匹的木尺也不知更換了多少把,一步一腳印見證布業的發展歷史。

“一碼有3尺,一米是100公分。一米有3尺3寸。布莊測量布匹的每一把尺都需要向政府部門申請執照,如果木尺的前後兩端的‘鐵蓋’不見了,或者木尺受損,都必須立刻更換新的一把,否則被當局發現會被罰款,罰款額高達600令吉。”

他說,在還是“碼數”的年代,木尺是不需要申請執照的,在轉換為“米數”之後,這一條條例才開始執行。

其店內同一時間至少擁有4把尺在“執行任務”,他和員工都會小心使用木尺,避免粗心大意將木尺敲壞損毀。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