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清明話殯葬1】鄔萬富因公公入行 從零打拚對得起良心

特約報導 +攝影 \ 高寶麗

離世是人生無可避免的大事,在離世之後,靈魂和肉身在俗世凡塵裡需要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和儀式,才算正式告一段落,寫下句號。

Advertisement

在清明時節來臨之際,且讓我們透過在殯葬行業服務的專業人士,瞭解他們的工作範疇,從他們身上一窺此行業已為人知或者未為人知的故事。

殯葬業者拿督鄔萬富在20年前還是街邊小販,因為公公過世時接觸到的殯葬服務不完善,因此讓他萌生起「提供最專業和最合理價格」的殯葬服務念頭,而這一個念頭底下,就是一輩子扛在身上的責任。

鄔萬富以“提供最專業和最合理價格”的殯葬服務之念,在這一行起家。

富興殯葬服務有限公司創辦人拿督鄔萬富的殯葬事業一切從零開始。“華人有一句話說:沒有錢就不要死。在大家的觀念裡,死,是需要花很多很多錢的事。”剛坐下,他就這麼說。

ADVERTISEMENT

他曾經面對公公去世時受委託的殯葬公司提供了令他不愉快的服務經歷,因此,激發起他掏出誠心給喪家提供專業服務的心志。

“當時我對殯葬行業並不熟悉,找壽板店拿棺木也要給現金,因為是初入行,沒有人認識我呀!”

遺憾想盡孝沒機會

或許他是註定吃這一行飯的人,透過朋友介紹,他認識了一位林姓壽板店老闆,獲得對方器重無條件給予幫忙,同時,也認識另一位殯葬業前輩梁英,對方見他有心在殯葬業發展,於是一步一步教導他引領他,慢慢在這一行建立自己的品牌,打開知名度。

“殯葬行業以前說得難聽是吃死人飯,但正確說法是吃十方飯,殯葬服務也不是忌諱的事。以前我們都被稱為棺材佬,現在才雅稱殯葬業者。從事殯葬行業不需要什麼命格,服務的心態才是關鍵。我向來抱持着‘幫忙’的心態來從事殯葬服務,賺錢為其次。這是一門良心事業。”

鄔萬富說,他從來不做“先收錢後辦事”的生前生意,但卻有很多認識的老前輩已經事先聲明,身後事一定要他來承辦,甚至一些自掏腰包,先給自己下了定金,教他哭笑不得。

珍惜眼前人,好好把握當下,是他這麼多年來見慣生死的體悟。“我父親在世時,因為某些因素我跟他的緣分特別淺,雖然物質上給予滿足,但生活上卻是全由姐姐照顧他,如今他已百年歸老,我想盡孝也沒有機會,這是一輩子的遺憾。”

從零開始到擁有20人的殯葬團隊,鄔萬富在殯葬業越做越專業。

豐儉由人 心安最重要

殯葬的工作內容和職責雖然都是大致相同,但面對不同的家屬要求,提供的服務內容也會有差別,所謂豐儉由人,心安最重要。

“接獲電話之後第一時間是與家屬見面,這個時候大部分家屬都會很彷徨,腦袋一片空白,因此需要我們的專業資訊。我會先瞭解家屬對死者殯葬的要求,所謂豐儉由人,我會給予全面配合。”

隨後的服務包括接收遺體、安排專人處理遺體化妝、入殮、協助安排誦經或者打醮超度儀式,工作繁雜且不容有錯。

鄔萬富的團隊目前有大約20人,可以分成兩組同時提供殯葬服務。他提及,每一年的農曆三月、七月,或者冬至、過年、端午前後,白事特別多。

在許多人眼中這一行有許多忌諱,但他本身則視之為一個有助於累積功德的事業,看到亡者安心上路也幫助家屬了卻一樁心願,是讓他繼續在此行業前進的動力。

在無需服務的日子,員工們圍坐一起包回禮封。

走傳統路線 務實服務

在疫情之後,大馬華人對殯葬的要求逐步趨向精簡,一般上殯葬的基本服務收費是1萬5000以上,如果家屬要求更加豪華的配套或者更好的棺木,收費自然會增加。

傳統的殯葬超度儀式非常講究,不同的籍貫例如廣東、福建、客家等都會有不同的儀式,而隨着時代的轉變,許多人要求精簡,“例如福建人上有戴孝3年的傳統習俗,即把一小片的麻布別在衣袖上,但現今已經很少人這麼做,根據我的觀察,正確來說他們並沒有脫孝,但也沒有戴孝,只是會自律地在3年內不穿紅衣、不拜天公等等。”

現在一些儀式更是精簡到在先人出殯之後,就在山頭馬上脫孝,無論如何,這也是回歸到家屬本身的要求,並沒有對錯之分。

鄔萬富指出,他的殯葬服務向來走傳統路線,不會以豪華排場賺錢,所謂的傳統,就是比較務實的款式,“有時候我在殯儀館或者積善堂的殯葬地方服務,家屬會拿其他公司的款式來比較,後來再瞭解下去,才知道一切都是錢作祟。”

鄔萬富(前排中)帶領團隊在祭拜儀式上敬禮,功德圓滿。(受訪者提供)

邊學邊做 遵行規起名

行情不好,投身殯葬服務領域的人卻越來越多?

就鄔萬富觀察,廿多年前的雪隆區只有大約40家大大小小的殯葬服務公司,但到今天,已經發展到超過一百家,“一些沒有招牌,一些以數目字當招牌,可謂是各有各的做法和方式,也是這一個領域獨有的現象。”

他也觀察到,一些所謂的殯葬業代理根本沒有本身的團隊,但當他們的親友鄰居家中有人離世,就會前往招徠生意,隨後將之轉交給相熟的殯葬公司。

他說,傳統的殯葬服務公司在招牌上都會附帶一個“興”字,當初他入行時,老師傅問他要放什麼招牌,他也懵懵懂懂的不知道,老師傅從他的名字“富”裡,加入了“興”字,這就是“富興”命名的由來。

“這一種現象就好比許多老字號的藥材店,都會放上‘安’‘泰’等字眼,是同一個道理。”

鄔萬富身後存放壽衣的櫥櫃,在大疫情時期擺放的全是骨灰甕,令人感慨萬千。

疫情生意火 感慨萬千

大疫情時段死亡就在近距離內發生,整個馬來西亞一棺難求,生意雖好,但鄔萬富卻做得近乎崩潰!

“這是一個痛苦的經歷,我從事20年來第一次面對這樣的情況,電話響個不停,一接,都是因染上新冠病毒病逝的。我初時也怕,不敢接單,但工人的薪金照發。”

後來相熟的客人向他反映,他們病逝的親友遺體直接火化也被收取一萬多元,他心中有氣,氣在怎麼有人在這一個時候不但沒有伸出援手,反而雪上加霜,於是他也顧不得擔心,推出了良心收費,只求亡者安心上路。

生意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好,但是,內心卻是崩潰的。“曾經有一個個案,父親的骨灰才撿回來準備進塔,電話就來說母親走了。等完成了母親的喪葬,又來電說哥哥也離開了。最後,一家四口只剩下一人。”

鄔萬富的辦公室內有一面櫥櫃原是作存放壽衣用途,但大疫情時期因為骨灰塔來不及接收骨灰甕,一個一個的骨灰甕只好暫時擺放在這裡,最多有卅多個,“我天天開佛經回向給亡者,看着一個個的骨灰甕,心中萬般感慨。”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