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晚睛一照護】超聲波檢查神經線 注射藥物治痛症

(香港訊)根據2017年的研究數字顯示,有近3成人口受到不同慢性痛症困擾,當中有1成人所承受的痛楚達嚴重程度。近年亦有調查揭示,9成長者有兩個或以上疼痛部位,最常見為膝部、背部及肩膀。

疼痛醫學專科唐家輝醫生

Advertisement

診斷和治療可同步進行

養和醫院疼痛醫學專科唐家輝醫生表示,常見的痛症如膝關節、肩痛、頸痛,甚至是一些內科痛症包括生蛇和頭痛,除了可透過手術治療外,亦可以利用疼痛醫學專科醫生常用的注射藥物治療和射頻,作為另一個治療選擇,程序可在診所中進行,風險相對手術較低。

他說,疼痛醫學專科醫生可利用超聲波或X光,把極幼細的針準確地放在引致痛症的神經旁邊,藉熱力或電流紓緩病人痛楚。

“現時亦可透過超聲波,檢查神經線是否有腫脹情況導致疼痛,並直接注射止痛藥物,讓診斷和治療可同步進行;部分情況如頸椎退化引起的疼痛,疼痛醫學專科醫生可利用儀器,在小關節進行神經消融術,阻截神經線信號,有助紓緩痛楚。”

ADVERTISEMENT

他說,經治療後,個別背痛或生蛇患者的止痛效果可以維持數年,即使痛楚復發,重複同樣治療的風險和效果亦無異;反之,若以手術治療,當需要再次進行手術,風險和效果就未必相同。

常見的痛症如膝關節、肩痛、頸痛,甚至是生蛇和頭痛等,除了可透過手術治療外,亦可以注射藥物治療和射頻,作為另一個治療選擇,風險相對手術較低。

長者服止痛藥引副作用

他特別指出,尤其是長者,痛楚經年累月累積,他們飽受痛症困擾之餘,同時可能因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臟病等要服用多種藥物。

“然而由於他們的器官功能轉弱,肝腎功能未必能如常分解和排出藥物,導致長者在服用止痛藥後較大機會出現副作用,部分藥物如消炎藥,更會大大增加胃出血、腎衰竭和心臟病的風險,不建議長者長期服用。”

長年受痛症纏身的痛苦,外人難以明白。他分享說,曾經有病人多年來患有手部神經痛問題,自覺受痛症煎熬多年,當後來發現患上膽管癌時,竟然選擇不接受治療,因為她認為,長時間受痛楚折磨,感覺生不如死,寧願及早解脫。

慢性痛症包括頭痛生蛇

他以行醫多年經驗指出,看到不少痛症病人,由一開始只是輕微痛楚,以為休息及服止痛消炎藥可以紓緩痛楚便置之不理,直到數年後惡化,才不得已要四處走訪不同家庭醫生和專科醫生求助。

“由於坊間對於疼痛醫學專科的認識不深,很多慢性痛症病人未必知道可以尋求疼痛醫學專科醫生協助,針對痛楚根源對症下藥。”

他表示,其實,當痛症持續一至兩個月,嘗試過不同的治療方法無效,建議可向疼痛醫學專科醫生求助,除了常見的“都市痛症”,部分慢性痛症如生蛇引起的疼痛、癌症疼痛、頭痛等,經治療後一般都會有所改善,服藥劑量和針藥可逐漸減少。

“有時病人會服用不同止痛藥,但未必分辨到藥物的效用和副作用,疼痛醫學專科醫生會因應病人情況,評估並調整藥物分量,並減除有副作用的藥物,以達致最佳療效。”

   別讓痛楚持續逾3個月 慢性痛症拖越久越難治

痛症,是都市人最常見的健康問題。通常是由疾病、意外或長期姿勢不良等引發。

養和醫院疼痛醫學專科唐家輝醫生表示,一般手術後或扭傷、撞傷造成的痛症,會隨着身體復原逐漸減退。但假如痛楚持續超過三個月,就屬於慢性痛症,應盡早轉介疼痛專科處理,以免拖得越久,越難治療,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錯失治療機會變長期痛症

研究發現,有兩至3成人口有慢性痛症,最常見是頭痛、背痛及頸痛;約一半的長者更有多過一位置的痛症,例如膝痛,髖關節痛或生蛇痛等。

“可是人們普遍對痛症科缺乏認識,加上公營醫療資源緊拙,致令不少病人錯失治療機會,演變成長期痛症。”

痛症令人困擾,但他直言,病人如果盡早獲得轉介,約5成個案可以治癒,其餘5成的痛楚亦會大大減少。

“因為痛症科醫生都是麻醉科出身,對藥理知識有較深入了解,確保處方的止痛藥較為安全有效,可長期服用。而且還會配合一些獨有的微創治療,例如打針、射頻或針對腦部痛覺神經的腦磁療等。即使病人有多過一個位置的痛症,都能一併處理。”

他強調,痛症科並非單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面對求診病人,我們第一步是要找出病源。如果病人並非經其他專科轉介,會先進行全面檢查。當撇除了其他疾病因素,就會進一步評估痛症對病人生活帶來的影響,再制定合適的治療。”

跨專科治療有助加快痊癒

除了藥物及介入性治療外,痛症科很多時會採用跨專科治療方案,包括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及心理治療等,有助加快痊癒。

“因為情緒因素也會令痛感加劇,透過調控情緒,某程度上有助紓緩痛楚,減少對藥物的依賴。”

他指出,因為痛是一種主觀感覺,難以用科學方法量度。即使是同一位置的痛症,處理方法亦各有不同。

“以臨床經驗所得,每個病人對藥物的反應都不同。不過現時醫學界已經發展出速效但安全性高的痛症治療方法,讓醫生可因應情況,選用合適的治療。因而病人可以減少試不同藥物的次數,亦可避免高風險的治療和過多醫療支出的負擔。而痛症科的介入治療費用與腸胃鏡檢查相若。”

治療目的為病人減輕痛楚

雖說治療技術不斷進步,但如果痛症出現的時間太長,不僅會增加治療難度,亦較難根治。

“例如有些長者被生蛇痛纏繞多年,臨床發現,及早在頭一、兩個月接受治療,有9成以上的病人可以治癒,無須繼續用藥。”

他補充,痛症治療的主要目的,

是透過為病人減輕痛楚,提升生活質素。

“就算痛楚未能完全消除,或需要長期用藥控制,

但假如治療能夠幫到病人改善睡眠、情緒問題、

重拾社交和正常生活,已算成功。

所以只要病人不放棄,就一定有方法改善。”

文 \ 李季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