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潮‧茶道表演的風格形成

當我們鑒賞一張茶道作品時,不應以茶人泡何種茶類、規定該茶在何地生產,或者強制性要求所用茶具必得來自甚麼地方,成為去判斷這張作品的質量的主要原因。茶葉、茶具可來自世界各地,每一地區的茶人可擁有自由與主張採用那一類,它重要的是如何表達茶道的內容、內涵,以及有屬於自己思想性的風格,不受任何產品或產區的影響。以鋼琴家為例,當傅聰演奏蕭邦的《波蘭舞曲》時,人們不會在意他是否在演奏一支由波蘭人或中國人寫的曲子,而是欣賞他對音樂的投入感情和卓越的演奏技巧。

所謂的有個性風格,即是,基本功要做得一絲不苟,溶入表現時卻有自己的姿勢與氣勢,比如說書法,它有篆、隸、楷、行、草五大系字體,寫篆要有篆的樣子,寫草要有草的樣子,那是經過千練百錘的體能練習所得,但如果一直如此下去,就是摹仿而已沒有突破了。如果在一個“字”裡面,沒有藏著任何“字體”,純粹“喜歡怎樣寫就怎樣寫”,那是不行的,那只能是塗鴉。如果以為“寫下來的就叫作書法”,那是妙想天開。如果能在基本功上加入本身思想性的主張,那樣才算是有風格的書法。

Advertisement

茶道風格的形成也如此,茶道作品的好壞,是從有形的泡茶動作去表現,當一種沖泡技法得到有系統的提煉,並且,這種手法能夠將茶湯應有的味道與水準發揮得很好,它就會將一個單純泡茶的主題變得宏大、凝練而立體,因此產生無形的美的價值與張力,這就是成為一個好的茶道作品必須感動人的地方,也就是我們要說的風格。

茶道風格的形成有三種手法,第一種繼承傳統,是過去的時代、過去的人已經沿用開來,當代人有意識或無意識照做,比如印度喝馬薩拉香料茶、北京喝蓋碗茶,這種傳統較為通俗,也相對缺乏變化,單調,不必甚麼文化準備。

有些傳統轉向更多娛樂價值,比如四川的長嘴壺功夫茶藝,固然讓人容易接受,沒有產生障礙,但總覺得少了一點甚麼。太傳統的,並無適時加入新生命的茶道,它會逐漸被淘汰,或只變為人們的一個生活習慣,或民俗表演而已。

另一類傳統,是純粹歷史的烙印,一切形式與細節都經典完美,這類完全改不動、代表一種強烈文化精神的茶道,只能當作一種儀式進行,假以時日或許都將進入博物館成為古董——比如日本茶道,古董必須讓其維持最原始典範的風貌,或膜拜或仰望,不應再改造或更變它的樣子,或隨便詮釋它。

ADVERTISEMENT

第二種風格是在傳統茶道上再創作,由所謂的正宗原產地,被正式或非正式帶到各地去,比如中國閩粵地區的傳統工夫茶,傳至香港、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這種當時屬於從外地來的茶道,經過多年當地色彩的感染,其中部份地區已將之加以研發或修改,變成一個再創作,成為“當地傳統”。

第三種茶道風格的形成是純創新的風格,每個時代都應該有人去嘗試做,雖然,一百年裡也許只會出現一個劃時代的創新,比如茶包於1903年的出現,因而締造一種全新的喝茶文化,比如台北蔡榮章於1980年開始將小壺茶法立下典章制度、建立茶湯考試制度,為當代茶藝打下基礎。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