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華人先輩發展史不可分割 馬漢順:須公平記載

(芙蓉20日訊)教育部副部長拿督馬漢順表示,大馬華人先輩有血有淚的故事,是這國家發展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須公平如實地記載。

他指出,當初從中國南來大馬的華裔先賢勤奮耕耘、自強不息,積極地和友族為這個國家的發展作出建設和努力,正因為有先輩們的付出,才有今日國家的繁榮,以及大馬華人如今第三第四代的舒適生活。

Advertisement

“人們常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華裔先賢飄洋過海來到大馬這片國土此落地生根、開枝散葉,建立新家園。我們欣見大馬華人史的研究與撰寫,除了本地學者,也引起海外華人圈的關注。”

馬漢順今日通過線上直播,為“建構與永續經營:馬來西亞華人地方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主持開幕時指出,這次的研討會獲得21位除了馬來西亞、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學者參與發表論文。

馬漢順:大馬華人先輩有血有淚的故事,是這國家發展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須公平如實地記載。(大會提供)

“他們會從多個切入點,包括地方史的建構與書寫、村鎮發展、民間信仰、華商與華團、歷史文物等探討大馬華人史,對主題的研究更全面與深入。我相信這次研討會在獲得多位大師的加持後,勢必能激起火花,帶來更多的新觀點。”

ADVERTISEMENT

他說,近年來,大馬掀起設立民辦文物館的熱潮,但“創館難,經營館更難”,要辦得有聲有色及有效發揮功能,除了需要經濟資源,更得從人員、設備、管理等多方面著手。

“我得知籌委會邀請了4位本地著名的文史工作者前來授課、交流,內容概括策展工作、口述歷史、文物採集、經營管理、展望未來,可謂理論與實踐兼具。屆時老師也將帶領學員實地考察森華人文史館及泰和堂民俗文化館,現學現用,讓學員所學有更深刻的體會。”

他指出,這次研討會與工作坊是全國華人文化節的重頭戲之一,籌委會花了不少的時間與心思,但他深信為建構馬來西亞地方史,推動華人歷史話語權,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

這次的“建構與永續經營:馬來西亞華人地方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獲得21位除了馬來西亞、中國與台灣的學者參與發表論文。(大會提供)

“我得知籌委會有意將研討會的珍貴論文彙集成書,為日後研究工作者提供參考。對此,我希望森華堂作為州內華團領頭羊,能為推動華人文化這方面的工作繼續貢獻,政府也將配合民間組織一起推廣各族文化活動,加深認識以促成和睦諒解的社會。”

森華堂主席黃俊棠致歡迎詞時指出,今日這項國際學術研討會是配合第37屆全國華人文化節而辦,這也是繼1990及2003年後森華堂第3次主辦文化節。

“森華堂最後一次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是在19年前的文化節,我想這既然是深具意義的活動,那我們或許可認真思考,在能力範圍內,有機會再匯聚各方學者一起針對華社重要的課題深究。”

“建構與永續經營:馬來西亞華人地方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分為兩天進行,研討的論文內容如馬來西亞華人及其歷史的研究與書寫:介於地方史與國家史之間、地方文獻文物和歷史重寫-以新山華團為例、馬共與華人新村關係初探、民間信仰與馬來西亞華人地方史構建、明清時期海外移民的宇宙網絡等。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