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金飾珠寶 2】老師傅不藏私 願傳授打金技藝

無論是一枚閃耀的鑽石戒指,一對亮麗的金飾耳環,或一串璀璨的鑽石項鍊,在未發光發亮之前,都得經過打金師傅施以巧思巧手,再歷經千錘百煉才能打造而成。來自檳城的資深打金師傅司徒子英縱橫打金業逾50年,製作過無數閃耀的金飾和珠寶,也不吝於指導下一代,以期打金工藝能世代相傳。

司徒子英手持的舊照片攝於1972年,那是他少年時代當打金學徒的珍貴回憶。

Advertisement

現年67歲的資深打金師傅司徒子英出生在一個兄弟姐妹眾多的貧困家庭,是9名兄弟姐妹中的老七。為減輕父親的經濟重擔,他在16歲那年,在從事打金業的父親安排下,努力學習打金技藝。

“在70年代,打金工藝又分為鑲鑽石、倒模、沖壓等各種工序,當時我主要是學習鑲鑽石手藝。由於全部工序都需要手工操作,因此那時候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8時至晚上10時。雖然工時比較長,但打金廠提供膳食給學徒,讓學徒在習藝的當兒也不愁溫飽。”

他說,學習打金技藝必須掌握幾項基本功,包括鋸、鑽洞、銼、焊接、打磨等等。他以打磨為例,當時的他是使用牙刷把首飾磨至亮光,若是比較精細的部分,他就選用對的工具例如10號細線來打磨首飾至發亮。

採訪當天,司徒子英就坐在自家公司的打金桌前,拿起工具熟練地工作起來。那是當年他跟打金師傅(父親友人)學習打金時就使用的打金桌,過去50年來他一直好好地保存它迄今,依然堅固耐用。

ADVERTISEMENT

敞開大門打金

“由於我的父親從事打金業,加上我的住家樓下也是打金廠,跟該廠的學徒相熟,經常聽他們分享打金的種種,在耳濡目染下,自幼我就掌握了打金基礎。”

原本他工作的第一個月薪金是10令吉,師傅見他很快上手,第二個月便給他加薪,增至15令吉。雖然如此,他依然抱持好學不倦的精神,下班後經常去拜訪其他打金師傅請益。

“由於白天的天氣很炎熱,而且打金工作進行時並不適合開風扇,以免金飾品被吹散。因此,以前很多打金師傅是在晚上才工作的,他們習慣穿着涼爽的白色背心,然後把大門打開,就開始埋頭苦幹。我經常去觀察各個師傅的打金技術,他們都很樂意指導和分享。”

司徒子英還記得,70年代時期的社會治安良好,因此當時的打金廠都是開着大門操作的,並不擔心有小偷潛入廠內偷竊的問題。

學習了6個月後,他已可以獨當一面製作戒指,也會製作耳環和項鍊等等。於是,師傅不再只是分配他處理某一項工序,而是交給他全權製作一枚又一枚的首飾。

當時,學徒至少需學習3年方藝成。師傅覺得司徒子英手藝不錯,於是豁免一年,只需學習兩年就可以出師。司徒子英於18歲那年創業開設打金公司。

資深打金師傅司徒子英縱橫打金業逾50年,不吝於指導下一代打金技藝。

這些用來鑲鑽石、雕刻等打金工具,你見過嗎?

現今顧客群

馬來友族佔80%

檳城是國內最早發展打金業的州屬,當時很多打金廠都聚集在檳島喬治市的南華醫院街(Muntri Street),也就是庇能打金行和胡靖古廟的現址周圍。

“庇能打金行創立迄今有190年歷史,這也表示大約兩百年前,就有打金師傅從中國南來檳島(舊稱庇能)謀生。初期,很多打金師傅在檳島開廠,不過因當時檳島是自由貿易港,金飾品需要抽稅,反之威省就不必。於是,後來陸續有打金廠搬遷到威省北部的北海。”司徒子英娓娓道來打金廠遷出“打金街”的原因。

“那個時候,吉隆坡少有打金廠。如今,打金業不再只集中在北馬,中南馬像是吉隆坡和柔佛州也設有不少的打金廠。”

司徒子英從事打金業逾50年,歷經本地打金業不同時代的演變。他說,舊時華人有買金保值的觀念,因此金飾的顧客群以華人居多。時移世易,如今金飾的顧客群以馬來友族佔了80%,相比之下華人顧客少了很多。

“還有,舊時打金廠多由華裔打金師傅經營。如今新一代的華青對學習打金技藝不感興趣,使打金廠面對青黃不接的窘境。反之,馬來友族對這一行甚感興趣,在學有所成後開設打金廠,預計10年後友族開設的打金廠會越來越多。”

這是舊時打金師傅手動鑽洞的工具。

就業選擇多 年輕人不入行

在司徒子英當學徒的70年代,許多年輕人會選擇打金這一行,但換作今日情況已截然不同,現在許多打金廠常面對招不到年輕學徒的問題。

他認為,年輕一代對打金不感興趣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是現代人趨向於賺快錢,就業選擇也比從前多了許多。還有,在進行打金工作時,雙手難免弄髒,這也影響年輕人投入此行業的興致。

“因此,無論是大型或中小型的打金廠都面對缺乏本地年輕學徒的問題。於是,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打金廠只好退而求其次地聘請外勞。”

用來秤量鑽石的秤。

當經濟不明朗 金飾需求升

所謂“黃金有價”,自古以來人們都深知黃金的價值,因此買金飾來保值也成為許多人在經濟不明朗的情況下用來避險的方式。

司徒子英坦言,每當社會處在混亂之中時,金飾的需求量就會升高。因此,過去兩年在新冠疫情籠罩以及俄烏戰爭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全球經濟大受衝擊,促使人們買金飾保值的需求增長。“於是,當行動管制令放寬,打金廠重新恢復作業後,都馬不停蹄地趕工。但是,自從國內爆發疫情,許多外勞回鄉後卻難以再入境我國工作,造成打金廠人力短缺,既請不到本地學徒,也難以聘請到外勞。”

司徒子英示範如何使用工具將細小的鑽石夾起來。

蒐集舊工具 置文物館展示

司徒子英擁有豐富的打金經驗,也不吝於傳授打金技藝。他曾於2017年在檳城廟會上,與大眾分享打金技藝,並展示多個打金工具。為了避免此行的沒落,還有打金工具被遺棄,目前他在積極向各個打金老師傅蒐集舊式打金工具,為胡靖古廟的打金文物館出份力。

“這是鑲鑽石的工具,那是衡量黃金的秤,另一個是量鑽石的秤……”他如獲至寶般一邊展示蒐集到的各個工具,一邊忙着講解。

“雖然現代化的打金廠都使用機械生產金飾,但這些老舊工具依然很珍貴。我們計劃將它們安放在古廟裡設立文物館,讓大眾了解以前的打金師傅們都是如何製造金飾的,每個金飾都是匠心獨具之作。”

他也計劃在古廟裡開班授課,以系統化的授課方式來傳授經驗,將打金課程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除了會請來老師傅作指導,也計劃邀請中國的打金師傅前來授藝。

“如果打金業繼續青黃不接,沒有華青願意學習的話,這門近200年歷史的工藝恐怕會在華人社會裡失傳。我希望藉由設立文物館和開班來提高本地人對學習打金的興趣。”

報導:劉楚珊

攝影:蔡進強,葉鍾華,受訪者提供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