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神經功能失調影響黑色素 極度悲傷黑髮變白

(檳城訊)髮為容之冠,年紀輕輕便“白髮蒼蒼”給人未老先衰之感,易使人自卑和困擾。

隨着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長期出於高壓和精神緊張的狀態,過度勞累加上睡眠不足、抽煙酗酒等種種因素,導致中青年白髮族越來越多。

Advertisement

女性長白髮晚男性5年

皮膚專科顧問陳偉璋醫生(Dr Tan Wooi Chiang)指出,髮色是年齡的表徵,有很高比例的白髮人都選擇染髮遮蓋。據統計美國有60%的長者會使用染髮劑,可見讓人看起來年輕是多數人的希望。

他說,隨着年齡的增長,頭髮變白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頭髮是從毛囊中生長出來,顏色是由毛囊裡的毛母細胞分泌的黑色素來決定的。黑色素數量多、密度大,頭髮就呈黑色,反之則顏色淺淡。老年人出現白髮,一般是因為酪氨酸酶失活,導致黑色素無法正常生成。

ADVERTISEMENT

“研究指出,人體合成黑色素的細胞,在30歲後每10年會耗損8%至20%。通常一到50歲就有半數出現白髮,而且白髮的比例占總發量的50%。女性出現白髮的時間稍晚,比男性晚5年。”

不過,白髮出現的平均年齡會因種族而異,

一般來說,黑人出現白髮的年齡最晚,

平均年齡是43.9(±10.3)歲。

而白種人出現白髮的平均年齡是34(±9.6)歲,

其中會有10年的個別差異。

據科學文獻,到了50歲時,50%的人會有一半的頭髮變白。未到一定年紀卻出現白髮者,也就是俗稱的“少年白”或“少白頭”,在醫學上被稱為早發性白發病(premature canities 或premature grey hair),定義在30歲以下的白髮患者,也可依種族進行細分:白種人(caucasians)在20歲之前、亞洲人在25歲之前以及非洲人(黑人)在30歲之前頭髮開始轉灰或白。

“雖然大馬沒有早發性白髮病學研究,但它是常見皮膚問題之一。這是一種兒童及青年時期白髮性疾病,病因十分複雜,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所致。”

他說,目前認為發病機制主要為毛囊中黑色素細胞(melano cyte)中酪氨酸酶(tyrosinase)活性降低,黑素合成減少導致毛髮逐漸變白;也可能與人體內自由基(體內新陳代謝後所產生的物質)的累積,進而影響毛囊中的黑色素細胞製造黑色素有關。此外,黑色素細胞從外毛根鞘向毛囊乳頭的遷移減少,也會使頭髮的正常着色功能遭到破壞。

大部分先天性白發病與家族性遺傳有關,是由於遺傳基因突變,導致機體酪氨酸(tyrosine)代謝途徑全部(如白化病)或局部受阻所致。

7成少年白髮來自遺傳

他指出,有研究顯示,有少年白家族史的人群中,發生青少年白髮的可能性是無家族史的6倍,高達7成少年白的成因來自遺傳。

有科學家針對200對同卵雙胞胎及異卵雙胞胎進行研究,發現即便生活方式大相逕庭,同卵雙胞胎姐妹的髮色幾乎一模一樣,而異卵雙胞胎的髮色則略有差異。由此證明,相較於外在環境、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基因遺傳是頭髮變白的主要原因。

“至於後天性白發病,有許多是伴隨某種疾病而發生,譬如神經系統失調、惡性貧血、結核、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長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內分泌疾病(例如腦垂體或甲狀腺功能亢進)疾患等,也可影響色素細胞產生色素顆粒的能力,而導致頭髮過早變白。”

他也強調,精神因素也是現代人早發白髮的重要導因之一,譬如工作壓力巨大導致的精神緊張、憂愁傷感、焦慮不安、恐慌等,造成供應毛髮營養的血管發生痙攣,使毛乳頭、毛球部的色素細胞分泌黑色素的功能發生障礙,影響黑色素顆粒的形成和運送。

“許多影視作品或故事中都曾出現主角在傷痛欲絕的情境下‘一夜白頭’的現象,譬如伍子胥過昭關、《白髮魔女》和周星馳的電影《食神》中的主角史蒂芬等,雖然這當中存在誇大的表現手法,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但無一例外都強調了早生白髮與人們精神狀態之間的關聯。”

自由基增加引發少年白

他說,人體受到一定程度的心裡刺激而緊張時會產生應激反應,促發劇烈持久的神經內分泌紊亂,導致體內激素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分泌增加,末梢血管收縮而引起微循環障礙,兒茶酚胺中的去甲腎上腺素可加強褪黑激素的合成,導致白髮的增多。因此在現實生活中過度焦慮或悲傷,或是受到嚴重精神創傷或精神過度疲勞,確實可導致頭髮在短時間內大量變白。

此外,有些人是因為營養不均衡或嚴重營養不良,譬如缺乏蛋白質的瓜西奧科兒症(Kwashiorkor disease)、維生素(D3、B12、葉酸)和某些微量元素(銅、鐵、鋅、鈷);而農藥或藥物,如口服藥物氯奎(chloroquine)、苯基硫脲(phenylthiourea)、伊馬替尼(imatinib)和α干擾素 (interferon-alpha),局部藥物如含地蒽酚(dithranol)、 柯椏素(chrysarobin)和紫外線等都會使頭髮變白。

另外,肥胖、抽煙、飲酒也會使體內的自由基增加,發生少年白的機率變高。

勿糾結拔掉還是染髮 對症下藥最重要

一般來說,少年白會從顳側及鬢角開始出現白髮,然後是頂部,最後是後枕部。

此外,因為黑色素細胞停止製造黑色素後,還會有殘存一些黑色素的碎屑,因此在頭髮完全變白之前,會先出現介於黑跟白之間的灰髮。

有趣的是男女的白髮會顯現不同的位置之上,男性大多是從鬢角開始變白,後腦勺白得最慢;女性則大多從前額發線處、頭頂開始變白。

男女白髮位置各不同

人人都渴望一頭烏黑亮澤的秀髮,頭髮過早變白,無疑會帶來苦惱。對於頭上冒出的白髮是該拔掉、染髮還是放置不管?其實最重要還是對症下藥,先分辨清楚自己屬於哪種情況,再針對性地調整。

以下為陳偉璋給讀者的勸告:

充分休息、精神樂觀。忌熬夜、戒煙、戒酒、保持健康的作息和心情舒暢,對防止白髮的過早生至關重要。

加強體能鍛煉有利於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

多進食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蛋類,奶類,大豆製品,黑芝麻),少吃脂肪及糖類過多的食物,注意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飲食儘量多樣化;可適當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及銅元素的食物,如豆類、蔬菜、瓜果、雜糧,各種動物的肝臟含銅元素較多,蕃茄、馬鈴薯、菠菜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銅、鐵等微量元素。與此同時,少吃人工添加的食品,如泡麵、蜜餞或醃製品等。

適當地通過頭皮的局部按摩可以促進頭皮血液循環,鬆弛神經,消除疲勞,改善頭部營養和氧氣的供應。

可在醫生指導下酌情口服維生素、葉酸等,有助於防止或延緩白發生成和發展。

做好防曬,準備帽子和陽傘保護頭皮。避免強烈的陽光和乾燥多風,紫外線多易使頭髮中的化學結構斷裂,破壞頭髮的彈性,頭髮變干,顏色也會變淡。

若有慢性疾病需積極治療。

長期頻繁染髮會致敏

他表示,“少年白”帶來的少年老成感會給患者帶來一定心理壓力,選擇染髮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要注意把控染髮的時間與頻率及產品。

“染髮效果好的染髮劑通常都含有苯胺苯酚類染料,短期染髮無大礙,但長期頻繁染髮可能會出現致敏問題。鑒於有些來路不明的染髮劑裡含有超標重金屬,因此建議選擇到正規的染髮機構及選擇正規品牌染髮劑染髮,每年染髮最好不要超過4次。”

醫學界普遍認為人長白頭髮是不可逆的,尤其是到了四五十歲之後,因為身體機能的退化而生長出的白頭髮。民間有不少偏方稱可將白髮變黑,不過鑒於科學證據不足,一般不建議普遍性使用。

“人們自嬰兒出生就伴隨着美麗的頭髮。一般人的頭髮約有10萬根左右。頭髮的生長速度是每個月1至2公分,1年10至20公分,生長週期為3至6年,之後就會脫落,然後過半年左右又會長出新的頭發出來。”

頭髮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是皮膚的附屬物(不是器官) ,不含神經和血管。它是一種從頭皮裡生長出來的纖維組織,由細胞再生而形成的一種硬角質的排列。

頭髮可分為毛乳頭、毛囊、毛根和毛干4個部分。頭髮的生理特徵和機能主要取決於頭皮表皮以下的毛乳頭、毛囊和皮脂腺等。

而他也說,頭髮不僅關乎一個人的形象與氣質,也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體溫調節作用:冬天,寒風凜冽,血管收縮,頭髮能使頭部保持一定的熱量;夏天,赤日炎炎,血管擴張,頭髮會外散發熱量。因此,頭髮具有保溫又有散熱的雙重功能。

感覺作用:頭髮的感覺比較靈敏,當外界環境變化時,不管風吹雨淋,還是日曬火烤,首先感覺到的是頭髮,由它發出的信息傳送到大腦,從而採取多種防護措施。

保護作用:成千上萬根頭發包裹着頭顱,自然形成頭部的第一防線。濃密、健康的頭髮,能減少和避免頭部受外界機械性(如摔、碰、砸、打)和化學性(如酸、鹼等)損傷,緩衝對頭部的傷害和細菌的損害。它也減輕紫外線對頭皮和頭皮內組織器官的損傷,對健身有重要作用。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