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地方

【物漲荷包瘦】發津貼限出口設頂價 政府抗漲風治標不治本

報導:馮偉倫

百物價格近期上漲人民怨聲載道,經濟學者認為,政府雖能透過即時津貼、設定頂價、限制出口及增加進口等手段來壓低價格,但卻是治標不治本。

Advertisement

漲風潮暴露了我國多個根本問題,包括糧食安全不夠、自給自足能力不足及人民缺乏理財意識。若不認真處理根本問題,即便挺過這波物價上漲潮,情況在未來還是會不斷重演。

蔡兆源:轉工業數碼化發展 我國糧食生產重視度大減

經濟學者拿督蔡兆源指出,根據《全球糧食安全指數報告》(GFSI),我國排名從2019年的第28位下滑至去年的第43位,顯示我國讓人民取得充份、安全且營養食物的能力減弱。

ADVERTISEMENT

GFSI是根據4大面向即購買力、供應力、品質與安全、及自然資源與韌性,衡量一個國家的糧食安全狀態。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是糧食淨進口國,去年糧食進口總值達554億令吉,糧食自給率不足。其中白米自給率只有63.0%、包菜37.5%、辣椒30.9%、牛肉及羊肉分別只有22.2%及9.6%。

禽肉和豬肉自給率相對高,分別有98.2%及94.9%。雞蛋/鴨蛋則為113.5%。

蔡兆源指出,我國轉向工業及數碼化發展後,對農業及糧食生產的重視度大減,理應善用土地和資源,配合農業科技提高糧食自給率,提高抵禦糧食價格波動的韌性。

“要做到糧食、飼料、肥料等原料都自給自足是不可能的,但應減低對進口的依賴。太依賴進口將導致我們更易受外圍因素比如國際局勢、匯率及運輸費影響。”

蔡兆源也指出,長期依賴糧食進口政府也給予津貼。津貼有助穩定價格本意雖好,但也導致國民過感覺不到國際市場物價趨勢,人民因缺乏抵禦價格波動的韌性。

“我國有不少的月光族,財務狀況缺乏緩衝空間相當脆弱,一旦物價飆漲或開銷突然增加就難以應付。國民需不斷自我增值提升開源能力,改善理財控制開銷。”

另外,缺乏外勞以致供應趕不上復甦後的需求反彈,也是此次物價上漲的原因之一。

他說,這暴露出我國勞動市場過於依賴外勞,本地人又不願去做,形成很多人沒工作但又有很多工作沒人做的情況。

莊國輝:多數人憑感覺用錢 理財須先記賬

馬來西亞財務規劃理事會署理總會長莊國輝博士指出,不少人長久都憑感覺用錢,有多用多有少用少,記賬這基本理財步驟都沒做。不清楚本身財務定位是非常危險的,別說應急,連日常物價波動也缺乏承受能力。

“記賬是理財的第一步,就像為自己做財務健康檢查,把收入和支出一目了然列出才能具體知道自己把錢用在哪?每月扣除必須開銷後還有多少錢可支配?缺口有多大?自己是入不敷出、收支平衡或還有錢存?”

莊國輝說,記賬了就能在實質基礎上作檢討,“需要”和“想要”的開銷清楚更易控制開銷。

他指出,理財的第二步是“先分配,後消費”。倘若不理財、不分配,即便收入再多也可能陷入財務危機。比起憑感覺用錢,經過分配才消費,心裡會踏實多。

“有兩個分配法則可供大家參考,即5-3-2及6-3-1分配法。”

莊國輝解釋,所謂5-3-2分配法就是把收入分配50%、30%及20%。50%為生活開銷、30%為儲蓄及保險費、其餘20%則作投資、自我進修等用途。

“大家也可依據情況採用6-3-1分配法,即把生活開銷提高至60%,30%儲蓄及保險費、其餘10%作投資及自我進修等用途。”

他不忘提醒,車貸、房貸等各種供款合計不應超過收入的50%。

他強調,無論採用什麼分配法儲蓄是必需的。有句老話,錢不是有才存而是存才有。每個月領薪水後先把部分收入分隔出來,比如從領薪水的戶頭轉到另一個專作儲蓄的戶頭。

“大家須有至少能應付6個月開銷的儲蓄,才算達到最低儲蓄要求。儲蓄有助我們應付比如失業沒收入,在找新工作期間的生活開銷,也比較有能力承受如物價上漲的壓力或其他突發情況。”

百物價格上漲引起人民怨聲載道,暴露了我國糧食安全做得還不夠、人民不善理財等根本問題。

精緻窮欠債也要及時享樂

莊國輝指出,不少人口雖喊著物價高漲錢不夠用,但原有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模式不變,即便淪為月光族甚至舉債都要讓自己及時享樂,這被稱為“精緻窮”。

“過得精緻活得有素質並沒有錯,人活著沒必要刻薄自己,適當的精緻是讓自己繼續努力的動力和獎勵,但應建立在正確的財務規劃軌道上。”

他指出,一些人因愛比較、愛炫富、為面子而墜入“精緻窮”陷阱,這相當危險。大家須學習在享樂和財務上取得平衡,適時調整生活方式及消費習慣。

“物價不斷攀升我們的能力也須不斷提高。鼓勵大家每年培養多一種技能,比如每年多學一種語言,多掌握一項電腦軟件功能,才能強化就業能力。”

他也提醒,目前尤其進入網購時代有很多誘惑及消費陷阱,尤其允許分期付款及先買後付,這便利卻也可能埋下長期財務危機。

除日常理財,莊國輝鼓勵做更完整的規劃,包括風險、投資、退休及遺產規劃。

根據大馬報窮局發佈的數據,今年截至10月有4863人破產,平均每天16人破產。

在這4863名破產者中,竟有17人在25歲以下。25至34歲790人、35至44歲1881人、45至54歲1324人、55歲以上839人,其餘12人無年齡資料。

破產原因方方面,約一半即2461人因個人貸款破產;其他包括生意貸款871人、車貸525人、卡債345人、房貸326人、拖欠所得稅105人、企業擔保71人、貸學金10人。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