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副刊

【喜有此李】“鬼話”連篇

至於“鬼唔望” 這經典咒人用詞,則常出現在舊派港劇黃韻詩之類的巴渣潑辣女人口中,含有“巴不得”的意思。例如:“鬼唔望佢生仔冇屎忽呀!”又或是:“鬼唔望你成世嫁唔出做老姑婆!”

陰曆七月這個“鬼月”迄今還未過完,所以現時依然適合配合時節講講“鬼話”。

Advertisement

我發現廣東人似乎最喜歡把“鬼”這個字眼掛在口中,幾乎樣樣都以“鬼”形容。例如有趣叫“盞鬼”,表演靈活叫“生鬼”,偷偷摸摸閃閃縮縮叫 “鬼鼠”,古靈精怪叫“鬼馬”,怪模怪樣叫“鬼五馬六”。性格太壞叫“鬼咁衰”,對人兇惡叫“鬼咁惡”。相反的,善良可親叫“鬼咁好”,美艷動人叫“鬼咁靚”。不論好的壞的都可一律照用,這的確是個像Joker那樣的“百搭用詞”!

還有,寫字潦草難看叫“鬼畫符”,街上靜悄悄杳無人跡叫“鬼影都唔多一隻”,批評人家做任何事都做不好叫“做鬼都唔靈”,形容茄喱啡般的小人物忽然受重用獲升任高職叫“水鬼升城隍”。譏諷別人顧慮太多,樣樣都擔心,就說 “船頭驚鬼,船尾驚賊”;不想有不相干的外人插一隻腳進來分薄了好處,就非議“多隻香爐多隻鬼”。

越窮越見鬼 越娶妾侍越冇仔

描寫食物或吃東西的百態,往往也會把那“鬼”字硬生生扯進來。讚食物美味用“鬼死咁好食”,若見他人進食時搏晒老命,急促地以超快動作埋頭吃個不停,就挖苦那人有如“餓鬼投胎”。對於唯恐執輸而不惜跟同桌的人搶吃,就形容為“鬼搶馬就”;可能是暗諷厲鬼搶吃時動作兇狠,連馬兒也不敢跟他爭搶,寧可遷就退讓算了。

ADVERTISEMENT

取笑他人說話含糊不清,唔知噏乜,就用上那句 “鬼食泥”,像一隻鬼嘴裡含着一泡泥,舌頭也難以轉動,因而說得不清不楚。當面對騙徒使用一些毫無說服力的謊言存心欺騙時,就不客氣地力斥他“呃鬼食豆腐”,真係鬼都唔信!

因曾經吃過虧,而警惕自己必須處處小心謹慎,以防又再中招上當,就說:“我見過鬼都怕黑啦,仲敢試咩?”一旦“頭頭碰着黑”,用盡方法想改善都徒勞無功時,便賭氣自嘆:“真係越窮越見鬼,越娶妾侍越冇仔!”家中若有親人不幸逝世,旁人前來安慰時,最怕對方會說出這類“攞景”的話:“唔緊要啦,以後你全家就少咗個人食飯,多咗隻鬼保佑了!”

也有人為加強語氣而把那個“鬼”字硬插入兩個字之間,如“好鬼悶”、“幾鬼慘”、“冤鬼氣”、“麻鬼煩”、“嘥鬼氣”、“激鬼死”。

不然就把“鬼”字放在最前面,說成“鬼叫你窮”、“鬼好食咩”、“鬼知道咩”。更有一句表示理所當然的 “鬼唔知咩”,例如:“鬼唔知唔去睇醫生個病唔會好咩?!衰在我冇錢啦嘛!”再如:“鬼唔知阿媽係女人咩?!”

至於“鬼唔望”這經典咒人用詞,則常出現在舊派港劇黃韻詩之類的巴渣潑辣女人口中,含有“巴不得”的意思。例如:“鬼唔望佢生仔冇屎忽呀!”又或是:“鬼唔望你成世嫁唔出做老姑婆!”甚至:“鬼唔望你行出街即刻畀車撞死!”還有周星馳的名句:“鬼唔望你下世都跛,兼且做雞!做隻跛雞!”都是充滿憤恨的詛咒罵人之語,現今似乎已很少聽到有人如此狠毒咒人了!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李系德)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