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國內

“接種2劑兩週後才正面影響” 專家:需12週病例開始下降

(吉隆坡9日訊)衛生專家表示,接種計劃的正面影響有待大部分成年人已經接種了2劑疫苗的兩週後才能感受到,這意味著可能還需要12週的時間,才能看到巴生河流域和全國其他地區的病例開始下降。

他們說,盡管我國的疫苗接種率很高,但因為新變種病毒的出現,以及目前多數確診者是屬接種計劃最後階段的群體,是確診病例激增的其中原因。

Advertisement

雖然我國7月每日平均的單日接種量超過40萬劑,是接種率最快的國家之一,在巴生河流域落實的“沖刺行動”也讓接種人數攀升,然而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也依然不見下降趨勢。

專家認為,接種計劃沒有更早展開,使一大群未接種的人士受感染,成為第三至第五階段的病患,加重了公共醫療系統的負擔。

加重公共醫療系統負擔

理科大學(USM)病毒學家雅耶末阿里教授告訴《馬來郵報》,要感覺到接種計劃所帶來的好處,還需要一段時間。

ADVERTISEMENT

他說,數據顯示,近70%的新確診病例是未接種者,年齡介於18至40歲,他們是接種計劃最後階段才有資格接種疫苗的群體。

他表示,在巴生河流域,接種計劃一開始的進度緩慢與低接種率,以及人口稠密地區有超過80%的零星病例,也可能是導致目前一直出現病例的主因;不過,巴生河流域的接種工作已經提升。

“我們現在正在扭轉形勢。在疫苗接種趕上早已開始擴散的零星感染,會需要一段時間。”

等9月才能意識到接種好處

馬大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醫學專家桑傑蘭帕爾(Sanjay Rampal)教授說,雖然預計8月杪感染人數會減少,但我國可能要等到9月或10月才能意識到接種計劃在巴生河流域的整體好處。

他指出,疫苗計劃的效果和好處會與完成2劑接種的人口比例成正比。

雙威大學校長兼免疫病理學專家西帕蘭德斯(Sibrandes Poppema)教授則表示,目前激增的病例可能來自許多無證件且未接種的外國人。

“在接種中心實施直接登門後有望補救,而我會建議在工廠設置接種中心。”

他指出,雖然巴生河流域已有近100%的成年人至少接種了一劑疫苗,但最重要的是完成接種的人數。

他表示,只接種一劑疫苗提供的保護有限,而盡管完成接種可以預防重癥,但還是會感染病毒和傳播病毒。“尤其是在巴生河流域的兩大主要變種病毒貝塔(Beta)和德爾塔(Delta)。”

不過,他也提到,現在大多數病例屬於輕微或無癥狀患者反映了積極的一面。

“從數據可以看出,絕大多數,有超過98%的確診者無癥狀或輕微癥狀,這是接種疫苗的正面影響。”

未接種外勞成新感染源

另一方面,大馬醫藥協會(MMA)主席拿督蘇巴馬廉提到,即使是合法的外籍勞工也有很多尚未接種,並在接種前成為新的感染源。

“眾所周知,這個群體中出現反複感染。估計國內有200到300萬非法外籍勞工,是需要接種疫苗的重要群體。我們仍然沒有優先考慮為建築工人接種疫苗,因此會形成感染群。”

他說,即使在實施一系列封鎖之前,社區傳播已擴大,所以目前病例激增並不令人意外。

“即使在封鎖期間,人們還是外出與他人見面,連政治人物也在聚會,這都無濟於事。”

桑傑蘭帕爾則說,無效的行動管制,例如警方設置路障,在社區傳染不斷增加時,這些措施並無法遏制病毒傳播。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