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康燈海 (檳城20日訊)“如今連吃飯都成問題,別說1萬令吉,即使1千令吉罰款,很多販商都付不起了!” 政府宣佈我國緊急狀態於8月1日結束後,違規顧主所面對的罰款將恢復到1000令吉。 《光明日報》記者抽樣訪問各行各業,大部份受訪的顧主都異口同聲,表示經過一年多的疫情折騰,業者及顧客都已適應和互相提醒遵守SOP新常態,目前百業待甦,荷包緊縮,沒有多少商家有能力繳付5000至1萬令吉的罰款。 連吃都成問題 沓田仔星光茶室業者陳女士說,如今連吃都成問題,別說1萬令吉,即使1000令吉罰款我們都付不起了。 而店面設在全檳香火最旺盛的椰腳街觀音亭旁的一名神像店業者駱女士說,管制令期間寺廟不准開放,其生意額據跌90%以上,每月幾千令吉的店租就這樣一直拖著,即使1000令吉的罰款,恐怕都沒能力償還。 習慣遵守SOP 她說,即使已注射了第二劑的冠病疫苗,販商仍不敢掉以輕心,提醒每個顧客進場時一定要掃描Mysejahtera及量體溫,最重要是戴好口罩。 沓田仔福建麵小販陳亞歷說,行動管制令從去年3月實施到現在,大多數人都已習慣遵守SOP,也會互相提醒戴口罩及保持身距。 “沒有人會故意觸犯法令,跟錢或跟病毒過不去,帶給自己和別人麻煩。” 他認為,政府沒必要在管制令期間提高罰款,否則將迫使商家走投無路而引發民怨。 香料店業者謝美玲說,緊急狀態結束後,執法當局應積極去巡視及監督人潮多的商場,確保所有人都嚴格遵守,避免任何缺口而造成病毒擴散。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