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總會盼衛部‧重視民辦中醫院校

(檳城)馬來西亞華人醫藥總會早前於檳州召開全國中醫藥院校會議,對“中醫教育問題”交換了意見,並發表聯合聲明。他們吁請衛生部重視民辦中醫院校半個世紀來所作的貢獻,確保即將提呈國會通過的“傳統醫藥法令”,不會造成民辦中醫院校的滅亡。

與會代表均表明,支持衛生部有關將傳統醫藥(包括中醫藥)納入公共醫療系統的計劃及所作的努力;也支持衛生部將“中醫教育”提昇至大專院校水平。

Advertisement

獨力擔負教育重任

會議吁請衛生部重視本地正規民辦中醫院校,為大馬中醫藥發展做出貢獻的歷史事實與存在價值,希望衛生部承認這些院校5年本科畢業生的資歷,同時承認“全國中醫師資格鑒定統一考試”所頒發的文憑。

與會者認為,中醫教育應該採納雙線制,讓國內大專院校與民辦院校平行進行。

“大馬的正規院校中醫教育始自1950年代。1955年馬來西亞華人醫藥總會成立後,即策劃進行本地院校中醫教育工作,當時成員公會之一的中馬中醫師公會義不容辭,負責在吉隆坡設立中醫學院,培養中醫藥人才;總會其他成員公會也受促創辦中醫學院,先後在各地設立了十多間民辦院校,努力進行中醫教育工作。這些院校默默耕耘了超過半個世紀,長期以來獨力擔負起中醫教育的重任,造就人才無數,推動了馬來西亞中醫藥的發展。”

ADVERTISEMENT

會議指出,隨著世界中醫藥的進展,這些院校不斷的改進,除了安排5年中醫藥的課程,儘量接近或等同於中國中醫藥大學的學士學位課程,還鼓勵畢業生繼續前往中國修讀碩、博士學位。

“這些民辦院校每年造就數百名本地畢業生,為本地中醫藥發展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我們呼吁衛生部讓本地中醫學院的5年本科畢業生,在通過“全國中醫師資格鑒定統一考試”後,可以注冊為中醫師,容許他們開業或在國內私營部門執業。”

會議表明,中醫藥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貫徹中華文化的內涵,中醫藥如果用中文以外的語言教學,將不能充份觸及許多核心學識,極可能影響學習的深度。

學生如果不諳中文,將無法閱讀許多中醫藥經典,無法更深入研究及領悟中醫藥的精髓所在,而以華語為教學媒介的民辦中醫院校,應該是“中醫教育”的主流,只有不斷的改進、提昇這些院校,加以嚴格管制,才是最有效的辦法。

總會屬下全國院校不反對高教部插手中醫教育,加強對中醫教育的管理,只是吁請高教部充份考慮到中醫教育的特點及所處的歷史階段,給於民辦院校時間與輔助,靈活處理,確保傳統中醫藥的穩健發展。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