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牛糞種植蘑菇煉毒 警加強監控防止氾濫
![](https://webcdn.guangming.com.my/wp-content/uploads/2021/04/98.jpg)
(八打靈再也6日訊)全國警察毒品罪案調查部副總監(情報/行動)再努丁指出,警方近期發現一些毒販出售的毒品,竟然是從利用牛糞種植出的蘑菇提煉出來的,警方發現後已加強這類煉毒活動的監控,以防此類毒品泛濫。
全國警察毒品罪案調查部副總監(情報/行動)再努丁作為受邀嘉賓上馬新社的Ruang Bicara PDRM訪談節目時指出,近日市面上流傳一種新興毒品,警方調查顯示毒販是從長在牛糞上的蘑菇提煉該毒品,並以液體的形式共吸毒者服用;服食這類毒品後可產生幻覺,若進行尿檢的話,也會呈陽性反應。
保持警惕目前市面數量雖少
他指出,雖然“牛糞蘑菇”毒品目前在市面上的數量很少,遠不及冰毒和海洛因等傳統毒品的需求,但警方依舊對此事保持警惕,以防該毒品大規模流入市場。
他指出,警方繼續嚴打國內毒品活動,在今年首2個月就起獲價值2億令吉的毒品,搗破56個毒品集團,並逮捕217名毒販及集團成員,這期間因涉嫌吸毒等毒品活動落網的嫌犯也達到1萬6000人。
再努丁指出,警方也陸續在全國各地偏僻地區展開“毒巢行動”(Ops Sarang),在今年首2個月逮捕127人,其中多人是通緝犯。
他說,毒巢行動能有效打擊吸毒活動,經警方多次的取締,這些吸毒者和毒品拆家將不敢一直聚集在同一地方吸毒和買賣毒品,而每次行動都能捉到遭通緝的嫌犯。
另一方面,再努丁在回應有關被指由拿督及拿督斯里商人控制的販毒集團時指出,基於這些人非常狡猾,警方在調查時面對重重挑戰,因此需耗更長時間才能逮捕他們。
沒完整證據鏈難指控
他舉例,這些社會知名人士,他們並不會直接參與到販毒活動,而是隱藏在幕後,讓手下去販毒,由於隔了幾層關系,警方在執法上面對難以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去指控這些幕後黑手。
他說,警方在前年曾在檳城地區逮捕1名涉嫌販毒的拿督商人,但最終因走漏風聲讓前者逃跑到鄰國,警方目前正通緝對方。
再努丁指出,除了毒販狡猾導致案件難被偵破,警方也必須提高警察的廉潔及誠信,以免一再發生走漏風聲的情況。
“毒品罪案部警察一旦濫權會釀成嚴重的後果如危害國家安危、造成國家損失及破壞警隊形象等,所以該部門一直致力提高警察的誠信和忠誠度,以減少腐敗出現。”
毒販轉戰網絡平台
去年行動管制令期間,警方數據顯示販毒活動下降了16%,但警方卻發現毒販轉戰網絡平台,通過暗網或社交媒體賣毒給吸毒者,這導致執法上面對更大的挑戰。
再努丁指出,警方發現近來毒販已轉向暗網及社交平台販賣毒品,吸毒者只需要掌握“暗語”就能通過私信方式購買毒品。
暗語私信方式購買毒品
“之後毒販再通過郵寄方式將毒品送到吸毒者手上,這導致警方在取締上面對更多的挑戰。”
他透露,警方從去年3月18日開始直到前日,警方一共展開156項逮捕行動,其中有40項涉及電召車運毒、100項快遞運毒和16項通過網購貨物的方式運毒。”
他說,警方目前已和快遞公司合作,一旦後者發現任何可疑包裹,將立刻聯絡警方。
今年首2個月搗破2煉毒室
再努丁指出,警方於過去2年共搗破43間煉毒室,分別為2019年23間及2020年20間,而今年首2個月則搗破2間煉毒室。
他說,警方調查顯示毒販在我國設煉毒室是因為在本地煉制毒品成本低及時間快,而國外運進來的毒品因品質好,售價往往比較高,所以導致毒販不惜在國內煉毒,賺取更多的錢。
“設煉毒室的條件非常簡單,只要掌握了技術,再購買相關化學物品及器材,就能隨時煉毒。”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