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5種常見肛腸疾病 排便異常忌自診

(吉隆坡訊)排便是自然的生理現象,普通及大腸外科顧問劉志偉醫生(Law Chee Wei)指出,一般人排便不正常時,通常會出現兩種極端做法,第一是不以為意,或以那是“髒事”而羞於啟齒,只能默默忍受;第二就如上述所說的陷入擔憂中,殊不知一些常見的肛腸疾病或許與大腸癌有關,但亦可能是無關,因此當務之急是尋求正確診斷,而不是過於擔憂或坐視不理。

Advertisement

“不自然的排便症狀有便血、疼痛、流膿、長肉塊(如息肉、痔瘡或脫肛等)、便秘、失禁及排便習慣改變等。”

他說,當一個人發現自己出現上述症狀時,就必須正視它,切記不要自己做醫生,應以醫生檢查為佳。以痔瘡及肛裂為例,兩者在肛門處都會出血,但治療卻大相徑庭。

ADVERTISEMENT

“在肛腸疾病中有5種常見的病症,儘管它們並非惡性,惟症狀與大腸癌有相似之處,因此應該求醫確診,若錯誤自診,不僅飽受皮肉之痛,還會錯失搶救的黃金時間,最終得不償失。”

他指出,以下為5種常見的肛腸疾病:

排便習慣引發痔瘡

痔墊(anal cushion)是位於肛管(anal canal)的血管組織。在正常的情況下它是在肛門內,功用是控制排便,不過,若一個人經常排便時用力或如廁時間過長,久而久之就會把痔墊“擠出”肛門外呈下垂狀。痔瘡分為4期,分別是:

第一期:每次用力擠就會造成痔墊充血,並在肛門內的肛管形成突出點。

第二期:排便時痔墊從肛門突出體外,但排便後會自動回縮。

第三期:排便後痔墊不會自動回縮,必須用手指推它回去。

第四期:排便後痔墊就算用手也推不進去肛門內。

他說,痔瘡有3種常見症狀,分別是大便有血、充血痔墊脫出肛門以及疼痛。痔瘡的便血是鮮紅色,主因是痔墊遭糞便磨損,所以在排便後會滴血、噴血以及用紙巾擦拭時有血。

“痔瘡有兩種診斷方式,分別是醫生視診及使用肛門鏡,不過若患者大便出血,醫生亦會建議大腸鏡檢查。我要在此強調,痔瘡屬於良性,它與大腸癌也沒有直接關係,更不會演變成大腸癌,只是它的症狀尤其是便血與大腸癌的一些症狀相似,因此必須通過檢驗來釐清。”

他解釋,在治療方面,除非出現上述所提及的3種症狀,即便血、痔瘡脫垂及疼痛才需要考慮治療,首先是改變排便習慣。現代人最常見的弊病之一就是如廁也要帶手機,長時間坐或蹲在馬桶上是形成痔瘡的因素之一,這也是為何越來越多年輕人有痔瘡困擾。

“在過去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一點,那就是嗜辣患者容易有便血問題。辣已證明會加劇痔瘡問題,因此建議患者少吃辣,多吃高纖維食物。”

“要強調一點,痔瘡的形成主要源自於不良的排便習慣,若不改變,就算動手術也會復發,因此當有便意就去上廁所,完事後出來,絕不長時間蹲坐馬桶,這才是避免痔瘡的關鍵。”

痔瘡與肛裂勿混淆

他說,大馬人常把痔瘡與肛裂混為一談,其實兩者並不相同。肛裂是因硬粗的糞便撐裂肛門所致,亦有一小部分是因瀉肚子,糞水快速通過肛門而“割傷”。

“它的典型症狀是在排便時劇烈疼痛,有者會持續痛上數分鐘,有些則痛上數小時,若傷口過深就會溢出鮮血,症狀與痔瘡有相似,但兩者是沒有關係的,這也是很多時候醫生必須不斷向患者講解,當然不排除患者同時患有肛裂及痔瘡。”

“在診斷方面,因肛裂的患者已很疼痛,所以不採用肛門鏡,反之視診或指診。通常肛裂的傷口較難癒合,這是因為括約肌會收縮造成輸送血液供應較少,因此耗時較久。”

肛瘺受傷永久失禁

他說,當肛管周圍軟組織內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比如在用廁紙擦拭時擦傷造成細菌感染)並形成膿腫,這就是肛周膿腫,其症狀包括肛周紅腫疼痛,或伴有發燒。

“至於肛瘺則是肛周膿腫的後遺症,當膿腫破潰或手術切開後,膿腔逐漸萎縮形成肛門內外相通的瘺管,由於它與肛門相通,分泌物就可進入瘺管造成反覆感染而難以癒合。”

“視診無法辨別膿腫或瘺管,而三維肛腸超聲檢查(3D endoanal ultrasound)則可看到肛周膿腫的位置,包括括約肌及直腸壁受損情況。”

他說,與其他部位的膿腫手術相比,肛瘺會更加複雜,萬一不慎傷及括約肌會造成永久失禁,而通過三維超聲技術就可以讓醫生在製定手術方案時清楚掌握膿腫及瘺管的正確位置,減低復發或出現失禁等後遺症。

藥物造成慢性便秘

他指出,與急性便秘相比,慢性便秘(或功能性便秘)就更為棘手,它分為慢傳輸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及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前者是由於結腸動力低下,造成傳輸時間延長,一些人因天生腸胃蠕動較慢,亦有一些人是因藥物造成,通常醫生會詳細詢問患者所服用的藥物,有時只要更換了藥物就能緩解便秘。

“至於出口梗阻型便秘是糞便滯留在直腸內。當一個人排便時,身體的器官包括括約肌等必須同時配合方能完成排便,但有這類便秘的患者則是出現器官功能異常,或者是直腸粘膜解剖形態改變等因素以致排便困難。”

“在確診便秘的原因時,一般上必須用上結腸鏡、結腸傳輸試驗、動態磁力共振排糞造影(dynamic MRI defaecography)或肛管直腸壓力測定(anorectal manometry)來找出便秘的原因。”

產後肛門失禁

他表示,造成肛門失禁有幾種因素,包括先天因素、手術後遺症、外傷(比如婦女分娩時會陰撕裂傷、車禍等)、肛門神經受損或是肛門括約肌功能障礙等。

“在確診方面,醫生會先以肛管直腸壓力測定檢查,隨後再以三維肛腸超聲來找出問題所在。 ”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