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10天抗生素須趕盡殺絕 猩紅熱停藥可傷心腎

(香港訊)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的數據顯示,猩紅熱個案自去年11月起持續上升。截至2017年12月中,全年已錄得共2155宗個案,遠超2016年同期數目(1372 宗),當局更預計猩紅熱將在未來數月持續活躍。

Advertisement

猩紅熱主要影響小朋友,傳染性高,症狀又與一般感冒喉嚨痛相似;若處理不當,可能引起腦膜炎、腎炎,甚至成年後有心臟問題,家長需提高警覺。

“患者的舌頭表面或會呈現紅色凹凸形態,俗稱‘草莓舌’。身體的皮疹呈紅色及有如砂紙般粗糙,用手按下去會有白印。”

ADVERTISEMENT

兒科醫生周笑顏說,A型鏈球菌的種類很多,並非全部都會引發猩紅熱。“只有某些種類的細菌才會製造毒素,導致特殊形態的紅疹(及其他病徵),稱為猩紅熱,其他只是一般鏈球菌性咽喉炎。”

 

心臟問題或2年後才病發

 

家庭醫生鄭志文指出,猩紅熱屬於需要呈報的病症之一,如果醫生發現懷疑或已被證實個案,均須通知衛生防護中心。

“為什麼特別關注猩紅熱呢?除了傳染性高,它也可以引致併發症或後遺症,嚴重更可致命。”

周笑顏指出,如果沒有及時或妥善用藥,猩紅熱可以併發咽喉膿腫、中耳炎、肺炎等,隨後它亦有可能引發後遺症如急性腎小球腎炎、心瓣炎、風濕熱、關節毛病等。

“如果不能及時制止細菌生長,身體就會產生抗體;這些抗體除了攻打細菌,也會對抗身體組織。”

她說,腎炎通常是最先出現的後遺症,“猩紅熱過後約1至2星期,一旦發現小朋友手腫、腳腫、小便顏色變啡或紅,需要立即求醫。至於心臟問題,可以在猩紅熱過後4至5星期,甚至1至2年才出現。”

要辨別一般細菌性咽喉炎和猩紅熱,周笑顏說有一定難度,除了臨床經驗,醫生也需跟家長保持溝通。“見醫生時可能喉嚨發炎不算嚴重,但是過了三兩天,喉嚨有可能會出現白點,上顎出現紅點,全身出疹。”

周笑顏提醒,家長需要密切留意小朋友的精神狀態和病徵,一旦變異,盡快再求醫檢查。如有需要,醫生會以棉棒在喉嚨採集樣本作快速測試,或送往種菌化驗。“快速測試只需15分鐘,不過它的準確度不及種菌化驗(需要48至72小時)。”周笑顏說一旦確診,醫生就會立即處方抗生素藥物。

 

退燒後仍需服藥

 

近年來,“濫用抗生素”成為熱門時事議題。“不少家長聽到‘抗生素’即聞風喪膽,抗拒讓子女服用。其實某些細菌性的感染(如肺炎、尿道炎、猩紅熱等)必須使用抗生素,方可殺死身體內的細菌。”鄭志文指出,醫生明白家長的憂慮,但在醫生指示下服用抗生素,是安全有效的治療。

周笑顏強調,治療猩紅熱需要完成10天抗生素療程。“有家長聽到要吃10天抗生素,堅決反對。我會解釋,這是一般國際指引,完成整個療程可以清除細菌,大大減低猩紅熱的併發症和後遺症風險。”

她說一個醫生朋友曾分享的個案:5歲小朋友患有猩紅熱須服用10天抗生素,但服5天過後,小朋友的媽媽“覺得”病情好轉,自行停藥,但過了幾天,病情復發,紅疹再現。“猩紅熱在正常情況下,用藥後1至2天就會退燒,而其他症狀會在4至5天消退。”她提醒,家長應當確保小朋友完成藥物療程,免除後患,才是保護小朋友的最佳做法。

 

發燒出疹原因多 

家長勿自作聰明

 

小朋友發燒加出疹,十分常見。猩紅熱的活躍程度增加,家長需要留意之餘,也不能忽略其他可能性。“問兒科醫生,發燒加上出疹,可以是什麼病症?”鄭志文問。

周笑顏說,最常見的是假疹。“一些普通病毒(如:腸病毒)可以令小朋友發燒,而且引發皮疹。不過,這些皮疹大都不會帶來嚴重影響。還有常見的玫瑰疹,典型的玫瑰疹會在退燒後才出現。第五病(Fifth disease)常在幼兒園爆發,顯著病徵就是小朋友兩邊臉頰出現紅疹。”

麻疹、德國麻疹和水痘亦會發燒和出疹,但根據衛生署建議的“兒童疫苗接種計劃”,初生嬰兒至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須接種11種傳染病的疫苗,因此個案相對較少。

周笑顏亦提到,發燒及出疹,亦可以是細菌性腦膜炎或者川崎病,前者會影響腦部,後者則有可能導致成長後出現心臟問題。她強調,家長切忌自行判辨及處理,以免延遲診斷和治療。

 

如何辨別猩紅熱和一般感冒、喉嚨發炎?

周:家長很難分辨,即使對醫生來說也不是一件易事。我們不能單憑發燒度數或者喉嚨發炎的程度去判斷,醫生需要詢問病歷,再作詳細檢查。有時候,遇上典型徵狀,醫生會較容易判別。也有時候因為各種原因(包括小朋友的年紀、發病時間等),徵狀並不明顯。除了臨床經驗,也要配合快速或種菌測試,才能準確斷症。

鄭:如果是感冒,會有有鼻水和咳嗽;但猩紅熱集中喉嚨發炎,鼻水和咳嗽較少。如果喉嚨發炎及出現白點,受細菌感染的可能較大,因為感冒很少導致喉嚨出現白點。感冒期間出疹並不罕見,但常會在病情後期出現。至於第五病,兩邊臉頰紅卜卜,身上的疹沒有那麼紅。雖說這些都是經驗之談,但也有非典型例子。如有疑問,宜向醫生求助。

 

這陣子是否不應帶小朋友前往游泳池?如何預防猩紅熱?

周:現時沒有疫苗可以預防猩紅熱。預防方法跟其他傳染病一樣,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包括:保持雙手清潔,進食前洗手,不要共用個人物品或餐具。如果小朋友生病,避免跟其他小朋友接觸,不要上學或者前往人多擠迫的公眾地方。

鄭:猩紅熱是透過飛沫或者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傳播。如果正值猩紅熱活躍時期,避免攜同小朋友前往游泳池,或到一些共用玩具/物件的地方。如有懷疑,盡快求醫;一旦確診,按照指示服藥,以免傳播病毒。

 

曾經患過猩紅熱,會不會再受感染?

周:書本上記載是“is not common”,雖說不普遍,但也有可能發生。我剛巧遇上這類案例:一個6歲小朋友出現典型猩紅熱病徵,加上媽媽告知學校爆發猩紅熱,不用任何測試,已可確診。我翻查紀錄,原來他在4歲曾確診猩紅熱。

 

家中小朋友患上猩紅熱,容易傳染成人或長者嗎?

周:成人的發病率低;雖然長者的抵抗力較差,但發病率就更低。

鄭:雖說成人的發病率較低,不要誤解成為“不會”或“不可能”。尤其外傭或者新來港人士,由於來自不同國家和環境,對於疾病的免疫能力可能有所不同。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