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1歲以下死亡率高 黃金3分鐘搶救寶寶哽噎

(吉隆坡訊)異物梗塞在兒童意外中相當普遍。兒科顧問唐秀萍醫生(Vivian Thong Siew Peng)指出,以美國為例,寶寶因進食嗆到為第四大造成死亡的導因,其餘的導因包括交通意外、溺水、疾病及中毒等,與其他導因相比,進食嗆到雖有一定程度危險,但若為人父母能在日常中掌握好正確急救法,往往可及時搶救被異物梗塞的寶寶。

Advertisement

“撒在滿地的玩具或滿桌的食物對小朋友都是新鮮玩意兒,只要大人稍微沒留意,寶寶就會很自然把它放入口中,甚至吞下,因此,要防備寶寶嗆到可說防不勝防,與其坐等意外發生,或在意外發生後因不諳急救,錯失黃金時機而後悔不已,不如及早學習兒童急救法。”

父母應學習急救

ADVERTISEMENT

她說,在學習兒童急救法,就必須先了解為何寶寶會哽噎、哽噎時的症狀以及哽噎處理不當的危險性。很多新手父母不解為何寶寶會把拿在手的玩具或小物件放進口中,其實按照兒童行為發展的階段,這是很自然的動作,也是成長過程之一,通常會維持到1歲左右。

“因此,家中有寶寶者就必須謹記,絕不可在寶寶可接觸的範圍內出現小物件如螺絲、硬幣、電池或積木等,這是為了防範他們把東西放入口中。此外寶寶在學習抓的過程中,也會去拉扯家中抽屜或木櫥等,因此必須把櫥門抽屜等關緊,否則一旦被扯倒就會釀壓倒意外。”

她說,寶寶哽噎的案例常見於5歲以下,而造成死亡意外的則常見於1歲以下,至於喝液體如喝奶嗆到的案例則常見於新生兒及6個月以下。

“當一名寶寶出世後,他就開始學習吞嚥及呼吸,但這2個截然相反的動作是須要花時間去協調,而新生兒或6個月以下若一旦出現鼻子阻塞,他們在進行前述的2個動作時出現不協調,以致原本要通過嘴巴吸奶,卻因要呼吸而把奶吸入氣管中,以致嗆到,這是因為人體的氣管在前,而食道在後。”

果凍豆腐易嗆到

她提到,在外國的研究發現,當5歲大的寶寶在跑動時,因手中握着香腸,然後在急奔時吞吃發生嗆到的案例為多,這其中道理與新生兒喝奶嗆到是同一原理,因為本來要進到食道的食物卻因急促呼吸而進到呼吸道,也因此醫生的建議是不要在寶寶大哭大鬧時遞上食物,還有就是在進食時讓寶寶安靜坐着用餐。

“如果要簡單區分寶寶的咀嚼、吞嚥、呼吸甚至是咳嗽能力,6個月大的寶寶肯定比新生兒好,而1歲大的自然比6個月大的好,至於5歲大肯定比1歲大的好得多。隨着不斷成長,寶寶的這些能力也會更成熟及精細,這點也體現在寶寶的食物上,即從液體逐漸進化到半固體(如米糊)以及固體等。 ”

她提醒,儘管寶寶已到了可吃固體食物階段,一些乍看之下沒問題的食物,卻往往是寶寶嗆到的元兇,比如果凍、豆腐以及堅果類,因為這些軟綿綿及小小的物體,稍不慎就會卡在寶寶的呼吸道。

多數哽噎疏忽造成 必須遠離小物件

她說,在馬來西亞關於寶寶哽噎研究數據不多,惟以過去的臨床案例來看,哽噎的發生通常是父母或照護者疏忽所造成,特別是在寶寶可觸碰的範圍出現小物件如電池、硬幣、玩具機件等,寶寶一拿起來就放入口中,結果釀哽噎意外,至於在新年時最常見就是寶寶吃年糕、魚丸或豆腐而嗆到。

她提醒,想要避免哽噎意外有幾個要點,第一是避免在寶寶觸手可及範圍出現小物件,其次是在用餐時必須乖乖坐在椅子上用餐,最後是父母在給寶寶的餐點必須把食物切成小顆狀,方便咀嚼及吞食,至於堅果類則建議是打碎,還有就是父母及照護者必須時刻在寶寶身邊,以便發生哽噎意外時可即刻搶救,一來可以保護,二來可促進親子關係及從小培養餐桌禮儀。

“隨着平板電腦及手機的普遍化,很多寶寶在進食眼睛不離熒幕,沒去理會放入口中食物,更沒去咀嚼而直接吞下,這也是嗆到的其中一因素,父母必須注意不可讓寶寶從小就養成狼吞虎咽的惡習。”

缺氧呼吸急促至休克 嗆到可致命

唐秀萍提醒,腦死是異物包括食物嗆到最大的危險,其次就是心臟衰竭。以正常人為例,若缺氧3分鐘後,大腦細胞就會開始受損及凋零,若持續缺氧6分鐘後就會有生命危險,因此,搶救黃金時間以3分鐘為最佳。

“心臟衰竭是與缺氧有關。當寶寶被異物嗆到,起初會因缺氧而急促呼吸,而心跳也會加速,但時間長了,心臟會過累而逐漸弱了,最後就是休克至去世,因此,為人父母要切記,嗆到可致命,絕不可掉以輕心。”

她說,對於醫護人員而言,寶寶嗆到可分輕微及嚴重,當寶寶處於清醒狀態及可進行有效性的咳嗽,此時就要及時檢查他們口中是否有異物,若有就把它取出,不過,若無法看清楚異物,就別盲目挖,因為稍不慎會把異物往下推把情況惡化了,除了會對寶寶的口腔及消化道等造成傷害,更擔心是把呼吸道給堵住了,這會造成寶寶無法呼吸而喪命。

“很多父母一看到寶寶咳嗽就感到驚慌無比,其實當寶寶在嗆到時,若可以進行有效性的咳嗽是好事,因為這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在發揮作用,父母無須過慮,反之應該鼓勵寶寶用力咳嗽把異物給排出體外。”

掌握拍背壓胸法 搶救1歲以下寶寶

唐秀萍說,如果寶寶在嗆到後仍有意識,但咳嗽聲響已微弱,呼吸可能更急促或緩慢下來,這是因為異物已進入呼吸道深處以及時間較久,此時就必須掌握拍背壓胸法,這急救法是特別針對1歲以下體重10公斤的寶寶,具體做法如下:

她說,首先要確保寶寶還有意識,儘管寶寶的咳嗽已微弱,然後就是固定寶寶的姿勢,大人可用右手虎口抓着寶寶的下顎,用右手上臂來支撐寶寶的肚子,此時左手是扶在寶寶的背部,把寶寶轉過來及打開他雙腳,再用大人的大腿來支撐寶寶的身體,頭稍微往下,下手拍背點是位於寶寶肩膀與後背終點的中間,用掌壓往下往內拍5下。

“之後就用左手托着寶寶的後腦勺,以三明治壓法把寶寶轉過來,調整寶寶雙腳姿勢,檢查口腔中的異物是否已不在,若是可見到異物,就把它取出,若無法取出異物而寶寶是處於清醒,就必須用上壓胸法,下手點在寶寶的雙乳之間及胸骨之上,以手指往下壓5下,然後再檢查口中是否有異物,若有就取出,最後是抱起寶寶放在身邊,檢查呼吸及意識。”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