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精選國內地方

1天贈食12次 能乞得數百元 檳布施多 引來外州街友

報導:洪健翔

(檳城6日訊)來自柔佛的70多歲老婦流落檳城街頭,一天竟有多達12次的食物佈施,另一對老兄妹每天帶著孫子從雙溪大年到檳城乞討,一天可獲數百令吉,檳城人真有善心。

Advertisement

檳州社會福利局主任扎卡里亞昨晚陪同檳州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林秀琴行政議員展開“拯救街友”聯合行動時對記者說,檳城擁有很多善心人,所以把一些來自外州的街友或乞丐都引來了。

柔老婦睡光大商店前

他說,該名來自柔佛的華裔老婦,這幾天都睡在光大內的商店前,她聲稱是在幾天前到檳城探望孩子。

在行動中,林秀琴詢問老婦流落街頭的原因,這名老婦是這樣回應林秀琴。

ADVERTISEMENT

官員向街友了解他們所面對的困境。

扎卡里亞說,另一對老兄妹幾乎每天都帶著他們的4歲孫子,從雙溪大年往返檳城,因為他們認為這比獨自乞討更能賺錢。

他說,當局發現檳城有許多非政府組織和個人都很慷慨的為街友提供食物,讓他們即使居無定所也不需擔心餓肚子。

“但這種好心之舉卻讓許多食物殘渣被隨意扔棄,也許是食物不合街友的胃口,也或者是得到的食物太多了,以致光大的市容變髒。”

他呼籲各方將食物直接送到崔耀才路的街友中轉中心,或送到孤兒院、老人院或殘障中心,這樣不但可以避免浪費食物,也確保所捐獻的物資都能集中分配,並打擊由非法集團所策劃的乞討活動。

林秀琴(蹲者)了解街友流落街頭的原因。

林秀琴:“拯救街友”展開

瞭解街友流浪地點情況 

林秀琴今日也在臉書貼文說,這項行動是經過2天策劃下展開,主要是了解街友在特定流浪地點的真實情況。

有關行動出動福利局、警方、反毒機構及檳島市政廳等,約50名官員從昨晚11時至今日凌晨2時30分,在喬治市的檳榔律、麗雅路、調和路和椰腳街等地進行。

這項行動拯求了21人,包括5名女性、15名男性及1名兒童,年齡介於4歲至70歲。

林秀琴說,從去年1月至本月5日,檳城共有212名街友獲拯救。這些街友出於各種原因來檳,他們有的來自吉隆坡、雪蘭莪、砂拉越,有的來自遴近州屬如吉打、霹靂和玻璃市等。

“很多街友說他們來這裡是為了找工作,但無處可住,但我們注意到越來越多人在失業下靠公眾的施捨生活。”

“這些街友集中在椰腳街、檳榔律與光大巴士站,有些甚至睡在黑暗的小巷裡,安全讓人擔心。”

執法員將街友載往街友中轉中心。

她說,執法員將街友篩選後,有的聯絡他們的家人或親友把他接走,有的則被安排入住到崔耀才路街友中轉中心。目前該中心已收容了48名街友。

“我們也會展開援助計劃,包括介紹工作與另作安置等,也可提供技能培訓以幫助他們重返家庭和社區。”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