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默克爾首談俄烏戰爭:不會怪自己不夠努力

(德國·法蘭克福8日訊)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周二在卸任後的首次重要采訪中談俄烏局勢,除了為她的俄羅斯政策進行辯護,並稱在烏克蘭問題上“不怪自己不夠努力”,拒絕為在任時的俄羅斯政策道歉。

在6個月前卸任後的首次重要采訪中,默克爾強調自己在與俄羅斯總統普汀打交道時並不“天真”。

Advertisement

67歲的默克爾在柏林一間劇院舞台上接受鳳凰新聞頻道專訪時說:“外交沒有發揮作用,並不代表它是錯的。”

她提到,俄羅斯2014年兼並克里米亞半島後支持對俄經濟制裁,德國也與法國齊力讓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明斯克和平協議繼續發揮作用。

默克爾說:“我並不怪自己不夠用心。我看不出我有要說‘這是錯的’的地方,所以我沒什麽可道歉的。”

從政多年的默克爾在她4個總理任期期間,曾多次會見普汀,並推動對莫斯科當局采取一個貿易導向、務實的做法,以致德國重度仰賴俄國能源進口。但她指出,俄國2月24日入侵烏克蘭是一個“轉捩點”。

ADVERTISEMENT

她表示,發動“殘忍”及非法的侵略戰“毫無正當理由可言”,還說普汀犯下“重大錯誤”。

默克爾警告稱:“他想要摧毀歐洲。目前歐盟保持團結至關重要。”

對於外界抨擊她2008年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NATO),默克爾予以反駁,說烏克蘭當時還未準備好,還稱普汀當時已經很不滿北約看似東擴的行徑,而她這麽做是希望避免“進一步逼急”普汀。

她堅稱,2014-2015年的明斯克和平協議現雖已成廢紙,但當時在她眼中,這項協議是最有希望終結烏東親俄分離派人士與烏國國軍之間沖突的手段。

默克爾表示,明斯克和平協議從未完全成功終結烏東戰火,但它“帶來些許平靜”,給了烏克蘭額外7年來發展國家、加強軍力。

她也讚賞烏克蘭人“為國拼鬥的勇氣和熱情令人刮目相看”,還說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有著“最崇高的敬意”。

不過默克爾堅稱,與普汀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俄羅斯跟中國一樣,大到不容忽略。

她說:“即便雙方存有歧異,我們必須找出共存之道。”

面對外界對歷屆德國政府推動的“貿易促轉變”政策的批評,默克爾表示,她從未幻想過通過更緊密的貿易關系會促進俄羅斯的民主改革。

她說:“我從沒想過普汀會通過貿易作出改變。但在缺乏政治和解的情況下,建立一些經濟聯系是有意義的。”

在默克爾的任期內,德國嚴重依賴俄羅斯的能源進口。長期以來,她一直因支持有爭議的“北溪2號”管道而惹惱了西方盟友,該管道將俄羅斯對德國的天然氣輸送量增加一倍。

今年2月底,由於俄羅斯的侵略,德國現任總理肖爾茨宣布擱置計劃。目前,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正加入歐盟夥伴的行列,競相擺脫對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依賴。

另一個重大的轉變是,肖爾茨承諾投資1000億歐元(4693.7億令吉)用於德軍現代化。在默克爾時代,德軍長期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

肖爾茨是社民黨人,曾在默克爾的上一屆聯合政府中擔任財長。他還誓言要將每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以上用於國防,超過北約的目標。

默克爾對肖爾茨的政策表示支持,並稱“軍事威懾是普汀唯一懂的語言”。

仍在國內頗受歡迎的默克爾也罕見披露了自己退休後的私生活,稱自己卸任後前幾周是在波羅的海獨自散步和閱讀。

從政30年的默克爾表示,她很享受不必匆忙的日子。

她告訴觀眾:“就我個人而言,我過得很好”,盡管她“像很多人一樣”,對烏克蘭戰爭感到沮喪。

默克爾說:“我對自己卸任後的生活有一些不同的想象。

文/圖:互聯網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