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食物非好料 勿圖一時口感損健康

(八打靈再也訊)根據報導,大多數的大馬人患癌的症結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尤其令人擔心的是,現在越來越多年輕的死亡病例,且年輕人患上癌症的機率也越來越高。飲食治療師陳俐樺指出,患病看醫生接受診治是獲得康復的方法之一,但是切記“預防勝於治療”,注意飲食更為重要。

Advertisement

 

她感慨,錯誤的飲食無可否認是致病的肇因,但是很多人都不當一回事,甚至選擇忽略它,還很自信的認為哪有這麼容易被盯上?

ADVERTISEMENT

 

“當我們尋找病因的時候,很愕然的發現其實50%至7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病源是因為飲食不當而引發各種疾病,待演變成癌症後,才幡然醒悟飲食確實左右了健康。”

 

避免攝取加工食品

 

她勸誡,加工食品不要多吃,它們含有化學成分,例如臘腸、香腸、糖果、汽水等,都會提高腸胃的消化負擔。除此,酒精的攝取量也應該減少,需知小酌怡情,大飲傷身。

 

“記得培養運動習慣,但運動不需太激烈,每週至少運動1天,30至60分鐘慢跑或散步,散步也能增強骨骼肌肉及免疫系統。最重要的是,運動能讓人有健康的體重。”

 

她指出,當我們發現健康出現了問題,自然會不安而給自己很大的壓力,“我們需要處理這些不良的情緒,如找朋友傾訴或運動釋放壓力等,不要把情緒埋在心裡,這會使意志消沉。”

 

她一再囑咐,要大家時時緊記,通過良好的飲食習慣享受生活,向癌症說不。

 

肥胖提高患癌率

 

陳俐樺指出,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可降低患癌風險。她針對身體超重與飲食法提供以下兩個貼士與大家分享:

 

瘦並不意味着健康

 

倘若要維持健康的體重,我們必須要計算身體質量指數(BMI),如果BMI小於18.5,就屬於“體重過輕”,“正常”是在18.5至25之間,25至30屬於“過重”,超過30就屬於“肥胖”。肥胖是提高患癌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到底如何吃得健康,並維持體重不超標?陳俐樺表示,一日三餐需定時食用,一餐都不能忽略,不要因為減肥就省略其中一餐。每一餐都需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質1份、蔬菜2份及水果1份,分量都可用手掌般的大小來計算,在一天內的兩餐盡量保持同等的分量,避免攝取高脂肪食物。

 

 選擇適當的烹飪法

 

食物應該多以清蒸、燙、炒、燜等替代油炸。油炸食物雖稱為“黃金食物”,因為其色澤與香氣誘人口欲,但是須盡量避免攝取黃金食物,別因為要滿足一時的口腹之欲而犧牲自己的健康。

 

陳俐樺也警惕大家,很多菜餚色香味俱全,光看外表很健康美味,其實不健康,比如滑蛋河粉,是先把米粉炸脆,再將河粉熱炒爆香,大火重油的烹飪法極不健康。她奉勸,偶爾進食無妨,但應盡量避免。

 

大吃特吃 晚年養醫生

 

說到烹調中西餐的食油與醬料,陳俐樺說,烹調常用的“油”包括牛油、動物脂肪、人造奶油、椰油、蛋黃醬、沙律醬等。“黃金食物”,如炸薯條、炸雞、甜甜圈等含油量高,尤其是含有的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是人體難以處理消化的脂肪。反式脂肪在氫化過程會改變脂肪酸的分子結構,讓油更耐高溫,不易變質,並且增加保存期限。

 

“蛋糕、餅乾、沙律醬、花生醬等都含有反式脂肪,切勿因滿足一時的口感而大吃特吃,到身體無法負荷,病倒了,晚年就是你養醫生了。”

 

她說,要吃得健康,在選購食品時,可看食物標籤,先了解食物的營養成分和估計能量及營養素,才決定購買。

 

她也說,雖然我們都知道每天要吃水果及蔬菜,可是看見眼前的美味佳餚、糕點甜品,總是心餘力絀,先嘗為快!什麼健康飲食都拋到腦後。

 

多色蔬果營養高

 

大馬研究顯示,40%大馬人沒有攝取足夠的蔬菜及水果,根據人體需求,我們每天需要攝取3份蔬菜及2份水果,2份水果分別在午餐及晚餐食用。

 

“吃蔬菜時,並非清一色只選綠色。青紅黃黑白不同的顏色蔬菜都含有不同的營養,這些營養都含有抗癌纖維。大多數的孩童似乎天生就對蔬菜有抗拒心,因此媽媽們在烹調蔬菜的時候,需要盡量將蔬菜的色彩,搭配得五彩繽紛一些。同時,在炒菜的時候也可以在蔬菜的外觀上花一些小心思,以提高孩童吃蔬菜的慾望。除了蔬菜,豆類食物的營養也很高。”

 

益生菌有助於腸道健康

 

有一項長達4年的研究顯示,補充益生菌及全穀類的大腸癌病人,術後復發的機率減少了35%,這意味益生菌對人體有很大的作用。

 

陳俐樺說,除了正常的三餐,我們也需要攝取益生菌,益生菌有助分解腸道內的毒素,並且可以抑制腸道內分泌發炎因子的壞菌。

 

她指出,當人體長期補充益生菌及食物營養後,益生菌就會在腸道內吸取一部分食物纖維以作繁殖,其它部分的食物則會供給身體產生維生素。益生菌可製成飲料、粉末及藥丸,並可在各大藥房購買。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