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bcdn.guangming.com.my/wp-content/uploads/2023/06/gmsp230608c01.jpg)
(雙溪大年8日訊)在物價高漲的今天,大年一名路邊小販的叻沙每碗只賣2令吉50仙的佛心價,而且這價格還是3天前才“漲”,因魚價不停上漲,他被逼把原本僅2令吉的價格調成2令吉50仙。
37歲汽車維修員蘇海米多年前因疫情而失業,於是花了2000令吉將威拉國產車改裝成餐車創業,並以每碗僅2令吉價格銷售叻沙,短短3年,生意火速走紅,如今每天可賣出600份叻沙。
除了週五休息,他每天下午2時半至傍晚6時在巴東德姆蘇路旁,即雙溪大年國會議員服務中心前路段開檔營業。
蘇海米受詢時說,突如其來的疫情奪走其母親的生命,也改變了他的生活軌跡,母親在臨終前也交代他們要積極行善。
“當時恰逢行動管制期間失業了3個月,因此決定改行賣叻沙,並堅持以親民價格出售,讓大家都可享用美食。”
他說,每碗叻沙原本售價是2令吉,因為沙丁魚、大目魚或甘望魚等不停地漲價,有時候甚至漲至每公斤超過20令吉,他才在3天前決定漲價50仙。
他還說,若改天魚價降至每公斤不超過10令吉,他會考慮把價格降回每碗2令吉。
他說,他是從母親與妻子那裡學會煮叻沙湯,加上顧客的反饋意見,自己再不斷改進,提升菜品質量;而他的妻子在一間車行任職,工作之餘也會到檔口幫忙。
“我每天平均只睡3個小時,除了開檔,還需要購買煮叻沙的原料,結束營業後,回到家又要開始清洗原料及魚等,煮三大桶叻沙湯,幾乎每天凌晨2點入睡,5點半起床。”
“做生意確實比打工辛苦,但看著顧客們開心吃著我煮的叻沙,我就充滿幹勁;除了馬來同胞,也有許多華裔同胞來打包,每天三大桶的叻沙湯幾乎售罄。”
蘇海米花了2000令吉買下一輛二手威拉轎車後,憑經驗自己動手改車,只花了一個星期便將車子改裝成餐車,但第一天出門就被陸路交通局執法員盯上,警告他不能上路。
“由於我的住家就在附近,只要不開上大馬路相信不會被對付。”
他將車子後部切開,再裝上貨架,車頭上還裝有一個鐵架儲物。
他說原本想購買流動餐車,但近2萬令扣吉的價格讓他打退堂鼓。
他說,年少時總是吊兒郎當,遊手好閒,總是惹是生非,也喜歡飆摩多,更因犯法被警方抓過,因而被父親趕出家門。
“我來自彭亨關丹,父親當時只給我兩個選擇,要我到吉隆坡或大年討生活。由於吉隆坡生活費高,我選擇到大年發展。”
蘇海米考完大馬教育文憑(SPM)後便來大年的汽車維修廠學習技術,成家立室後,與妻子育有3名分別13歲、9歲和3歲孩子。
他說:“當了父親後,我才了解當年父親的心情,如今也有返鄉探望父親,目前與父親的關係已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