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宗桓 排便是反映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因此每次如廁後順“便”觀察很重要。新創公司Throne就打造出一款可以夾在馬桶內側的相機,以便為用戶記錄每天排出的糞便狀況,並會通過AI來檢查有關糞便,協助用戶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 未來,馬桶不但不再只是供身體排泄用的工具,同時還能成為健康管理的小幫手。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奧斯汀的健康新創公司Throne早前就打造了一款可以夾在馬桶內側的相機,以便為用戶記錄每天排出的糞便的狀況。 目前,這款產品還在測試階段,其內建系統會通過AI來檢查用戶的糞便情況,並確定用戶的腸道健康狀況,以及飲水量是否充足。 Throne將其基礎技術稱為“人工腸道智慧”(Artificial Gut Intelligence)。該公司說,這項AI模型曾經過醫生的培訓,可幫助用戶了解自己的排泄物,以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 醫生會通過排泄物發現各種健康跡象,包括尿液中的細微差別來確定用戶的水合程度。 至於為何會想要打造這款產品,Throne執行長Scott Hickle回應《TechCrunch》的詢問時指出,該公司原先是看好醫療保健員市場而創立,但立刻就意識到這個市場早就已經過度飽和。 “在從Night Capital、Rief Ventures和Hustle Fund等投資者那裡籌集了120萬美元(約520萬令吉)資金後不久,Throne就發現自己站在了是否要改變公司方向的十字路口。” Hickle指出,該公司後來決定要改變方向,並注意到“糞便市場”,而該公司現在也專注於老年與患有慢性消化系統急便的族群,包括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和腸躁症患者。 Throne的系統將在有限測試版完成測試後接受預訂,而該智慧馬桶攝影機的定價為499美元(約2165令吉),早鳥價為299美元(約1297令吉)。 民憂引發隱私問題 馬桶裡安裝鏡肯定會引起一些人的隱私疑慮,對此,Throne回稱,這些拍攝出來的影像都將會匿名和去識別化,因為畢竟馬桶攝影機總會讓一些人對於安全與隱私帶有疑慮。 Throne稍後也進一步釋出了一個隱私安全頁面,當中概述了該公司對於用戶隱私所做的舉措。有些人可能會擔心自己的私密部位會因此洩漏,不過,據頁面顯示,這款馬桶攝影機只會拍攝“馬桶內物品的影像”,至於其他影像數據都與該公司的使命無關,且還有可能會損害Throne提供準確健康見解的能力。 Throne也強調,該公司使用的影像辨識技術會自動刪除任何不相關的影像,以確保僅留存與馬桶內容物相關的資料。 當然,用戶也可以請求對其資料的完全存取權限,以查看Throne正在收集哪些資訊,而該公司也會根據用戶要求刪除內容,且所有資料均在Throne伺服器上通過TLS 1.2或更高版本加密。 Throne表明,該公司不會存取個人數據,且只會分析匿名的聚合數據,而這詭意味着,任何一方皆無法根據有關數據追溯到原始用戶。 ChatGPT誤診率逾50% 專家:勿向AI尋求醫療建議 “生病了請去看醫生”這句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即便是在AI高速發展的今天,這句話依然有效,因為人類更不應輕信AI給出的醫療建議,畢竟AI的誤診率至今依然超過50%。 在2022年所進行的一項研究中,專家發現ChatGPT能通過部分美國醫療執照考試測驗,引起AI投資者與民眾的熱烈關注,但這並不代表AI已經可以取代人類成為醫生,因為AI很有可能會利用極具說服力的話語,給予一般民眾錯誤的醫療建議。 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西部大學的醫學教育家Amrit Kirpalani近日對ChatGPT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從醫學知識庫Medscape中,取得150份患者的完整醫療案例,包括身體檢查結果、實驗室化驗數據等等,並將資料轉化成 ChatGPT能理解和處理的提示,讓AI依此作出診斷建議。 不過,在實驗過程中,Amrit Kirpalani很快就發現了一項重大問題,即OpenAI刻意限制了ChatGPT給予用戶醫療建議,並希望能藉此框出“圍欄”以保護用戶安全,同時也避免OpenAI本身落入可能的訴訟風險中。 Amrit Kirpalani選擇通過社交工程方法告訴ChatGPT,他是為了撰寫論文所以才希望AI給予醫療案例的診斷建議,接着,AI馬上就提供了一連串答案,並且附上了各個案例診斷結果背後的判斷原理。 然而,在Amrit Kirpalani所輸入的150項真實醫療案例中,ChatGPT卻有多達76項判斷錯誤,相當於誤診率超過50%。 Amrit Kirpalani說,ChatGPT在處理複雜主題和簡化解釋方面非常強,但即便是錯誤的建議,AI同樣會通過淺顯易懂的方式向用戶說明,這就使得AI非常具有說服力。 沒深入理解 只拼湊答案 AI醫療建議是胡說八道 Amrit Kirpalani指出,大型語言模型及所有現代人工智慧的問題在於,它們對於用戶所輸入的問題和主體,其實並沒有真正進行過理解,而AI只是根據從訓練期間獲得的大量文本推理出機率並給予單詞,最終組成一段又一段看起來可信的句子。 用以訓練AI的資料參差不齊,將會導致AI經常出現“幻覺”,使得其回應變得毫無意義,但人工智慧仍然不會改變表達方式,依舊提出值得令人信服、結構完整且看似有理有據的論點。 Amrit Kirpalani指出,如果用戶不是某個領域的專家,那麼AI所給出的答案就會產生強大的誤導性,繼而傳播錯誤訊息。 由於AI的表達方式太過堅定,就算是對特定領域稍微熟悉的人士,可能也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意識到人工智慧正在胡說八道。 Amrit Kirpalani認為,在醫療領域上想打造出可靠的AI醫生並不容易,研究人員首先需把大量的臨床數據投入AI充作訓練題材,並且在訓練過程中持續監督。 “將來一些非常具體的醫療任務或許可通過類似ChatGPT的工具來完成,但對於複雜病例的診斷,AI仍需要對個案之間的細微差異有着更深度的了解。” Amrit Kirpalani也強烈建議大眾勿使用ChatGPT尋求任何醫療建議,尤其是在AI發展仍舊不夠成熟的現在。 Claude 3.5 AI模型更新 AI邁向代理人時代 由Amazon和Google投資的AI新創公司Anthropic近日宣布更新旗下Claude 3.5 AI模型,不只效率有所升級還推出新功能,除了發布兩款升級版AI模型,還包括一項令AI模型可自動執行電腦任務的新功能“電腦使用”(Computer Use),讓AI發展邁向AI代理人(AI agent)時代,但也引發了安全性的疑慮。 Anthropic早前在Claude公開測試版時引進一項開創性功能Computer Use,讓用戶能以自然語言,與能操控電腦桌面環境的工具進行互動,且開發者從即日起可通過API請求進行測試。 開發者丁通過Computer Use指導Claude像人類般使用電腦,例如會查看熒幕、移動遊標、輸入文字、點擊按鍵等。 Anthropic建立了API後,使Claude能感知電腦介面並產生互動,開發者可整合API使Claude能把指令轉譯成操控電腦的行動命令。Anthropic將這次AI理(AI agent)的概念稱為動作執行層面,讓Claude 3.5 Sonnet執行操控電腦的命令。 從Computer Use自動化操作的示範影片來看,Anthropic舉例說,若用戶要用電腦填寫供應商申請表,而表格所需資料可能散落在電腦裡的文件或在線上系統當中。於是,在用戶下指令後,Claude先查看已開啟的瀏覽器分頁,並從一個Google試算表找出是否有相符的資料,若發現沒有資料則進入CRM系統嘗試找出更多資料,最後將資料一一填入申請表。 用戶只需下指令,Claude即可模仿人類使用電腦方式來完成任務,上述例子對一般人而言相當簡單,但要AI自動完成所有步驟,包括查詢比對、切換分頁、再次查詢並滾動視窗、確認資料並填入正確欄位等確實不容易。 這不僅讓外界看到Anthropic的技術實力,同時也顯示這類可能屬於秘書或助理的工作項目,未來恐怕會被AI所取代。 目前,電腦使用功能僅限於新版Claude 3.5 Sonnet模型,並設有安全防護措施,以防止它被用於垃圾郵件、詐騙和與選舉相關的濫用行為。但Anthropic坦言,AI仍然會犯錯。 Anthropic為軟件開發人員提供3種版本的Claude AI模型,Sonnet、Haiku和Opus,價格則是依其效能而有所不同,而這次更新的是中階模型Sonnet和最便宜模型Haiku。 Anthropic聲稱,新的3.5版Sonnet是一項更強大、更穩健的模型,在編碼任務上的表現甚至優於OpenAI的旗艦模型GPT-4。儘管沒有經過明確的訓練,但升級後的3.5版Sonnet在遇到障礙時仍會自我修正並重試任務。 Anthropic也說,他們已採取措施來防止有關工具被濫用,例如不在用戶的熒幕截圖和提示上訓練新的3.5版Sonnet,並防止有關模型在訓練期間存取網絡。 儘管Anthropic強調安全性,但AI代理人仍存有潛在風險。研究顯示,即使沒有電腦使用功能的AI模型,也可能被誘導進行有害的“多步驟代理人行為”,例如從暗網訂購假護照。 Anthropic承認,升級後的3.5版Sonnet在滾動和縮放等基本操作上仍有困難,並且可能會因為截取熒幕截圖的方式而錯過“短暫的”動作和通知。 Anthropic的AI代理人技術則展現了AI發展的潛力,但也提醒人類關注AI安全性和道德問題。 中國推出AutoGLM 助用手機完成各項指令 除了Claude AI釋出的Computer Use新功能能讓AI自主操控電腦,近期中國智譜AI也推出類似功能。中國智譜AI推出GLM-4-Voice端到端情感語音模型,支持多語言、低延遲、可隨時打斷。此外,智譜AI還推出名為AutoGLM的使用工具,AutoGLM可以完成人類在手機上可以做到的任何事。 AutoGLM提供的Phone use功能可以接收用戶簡單的文字/語音指令並模仿人類使用手機,可說智譜AI提供的Phone use功能原理與Claude AI的Computer Use類似,只不過 Claude AI是操作用戶的電腦,而智譜AI操作的是用戶的手機。 根據官方展示,只需要向AutoGLM講述簡單的文字/語音指令,AutoGLM就可以模擬人類操作手機。根據指令需要打開相應的APP並進行指令所需的動作,如請AutoGLM在微信上幫老闆的朋友圈點讚並寫評論,在餐廳評分APP上寫五星好評,在淘寶上購物等。 目前,AutoGLM手機端已經開放內測,報名的用戶也已經可以體驗AutoGLM的Phone use功能。 根據體驗的網友實測,如果想要點外賣,只需告訴AutoGLM要點美式咖啡,AutoGLM就會自動打開外賣APP,找到店家。不只如此,AutoGLM還會詢問用戶要向哪一家咖啡館下單。 AutoGLM的Phone use功能目前還在內測階段,且暫時只支持Android系統,有關何時正式上線的資訊也尚未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