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甲國內地方

馬口回到從前展覽活動 啟文小學家協教師扮膠工

(馬口2日訊)小學家教協會主席清晨5時騎腳車率領老師們到膠園割膠?原來,他們一行人是配合馬口“回到從前”展覽活動,重現當年膠工外出工作的一幕。

4月29日(周六)凌晨5點,馬口啟文小學家教協會主席林明善打扮成工頭(KEPARA),而5位教師,包括周雪燕、孔秀鳳、李玉麗、陳佩雲以及李國彥,則都打扮成膠工,一行人天未亮就準備到10公里外的弄邊路油子山園坵割膠。

Advertisement

在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左右,馬口弄邊路BHP油站前,每天清晨5點開始,曾有一個食品小市集,很多膠工去工作前,都會在該處買一些食物,帶到膠園裹腹。

由雪隆馬口啟文校友會主辦的馬口“回到從前”展覽活動,就在當天清晨重現了上述一幕。

雪隆馬口啟文校友會會長何玫 說,依據老前輩李觀勝的說法,那個年代膠工出門工作都要被搜身,主要是執法單位避免膠工帶利器及食物等交給馬共。

李玉麗老師頭上戴的『電石燈』超過60年,難能可貴。

ADVERTISEMENT

讓年輕人了解昔日生活

“當時的搜身非常嚴格,主辦這項活動,目的就是為了重現昔日情景,讓年輕人都能了解馬口昔日的生活點滴。”

李玉群老師受訪時說,印象中在70年代時,母親一大早會騎腳車先載她到BHP油站前打包榚點或經濟面/米粉,接着就與其他膠工一起踏腳車到油子山園坵割膠。

“腳車隊伍最少都有十多人,大家都很有秩序地騎腳車行駛在馬路上,男的多數是工頭或打藥水工人。”

她憶述,當年她幫媽媽“拔杯”(用手從膠杯取出膠絲),每一位膠工都必備有膠桶、膠刀和水壺,當然也少不了戴在額頭的“電石燈”,畢竟開工時天都還沒亮。

“膠工會在清晨至早上割膠,這段時間膠汁會大豐收,所以沒人會在下午操膠刀。”

值得一提的是,林明善所騎的腳車、陳佩雲老師所持的水壺,還有李玉麗老師頭上戴的“電石燈”,這些祖傳的割膠器具都超過60年,難能可貴。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