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香港海洋專家崔佩怡 重建深藍底下 「瑚光珊色」

助養珊瑚寶寶,是怎樣一回事?大海茫茫,珊瑚寶寶是否長大了,怎麼能知道?香港珊瑚專家崔佩怡說,他們舉辦的助養珊瑚寶寶計劃,待珊瑚長到2歲即放回海底,每個都有號碼。現時香港湧現這麼多潛水員,能為大家拍攝寶寶快高長大的照片,將來有更多資源,或能做出類似google map的珊瑚寶寶地圖!

Advertisement

後崔佩怡是香港一所珊瑚學院的創辦人,珊瑚寶寶是香港珊瑚修復計劃的一部分。她自小對海底著迷,大學時第一次目睹珊瑚生蛋,淚水在潛水鏡內湧出,珊瑚和她的生命深深聯繫,她也希望更多的人與珊瑚的生命聯繫,因為這些的珊瑚群得來不易。

珊瑚寶寶可以助養,太有趣了!不過,這個助養計劃不是出錢就可以,而是要學生和參與者親自體驗珊瑚寶寶成長過程,他們先用特別的膠水將珊瑚寶寶黏到一塊磚上,每個底座有標記號碼,每周監察水質及量度珊瑚的成長等。“珊瑚寶寶天生會黏在地上生長,養到珊瑚寶寶黏落底座,我們通常養2年,再放回海底,這是我們的珊瑚修復計劃之一,我們會儘量上載寶寶的相片到網上,助養者可以看到自已的珊瑚寶寶成長的情況,讓大家和珊瑚有一份聯繫。”崔佩怡說。

ADVERTISEMENT

 

珊瑚產卵太奇妙

珊瑚學院是身為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的崔佩怡,於2018年創辦的外展計劃,外展活動包括“養育珊瑚校園計劃”和“東平洲珊瑚生態探索之旅”。說實話,海不同於山,澳洲森林大火和巴西山火,全球有目共睹,但海底發生什麼事,我們未必知道,知道也未必看得到,感受上差一大截。為了令人和海洋聯繫,崔佩怡的團隊設計了不同的外展活動,她說:“助養珊瑚寶寶計劃,可以讓大眾參與海底珊瑚的修復過程,寶寶落了水後,你會記掛著它今年身處的水質怎樣了,你會記掛著海,會心疼它們。”助養珊瑚其實是個溫情滿溢的“育兒”計劃。

崔佩怡的開朗可能是來自海洋吧!“我真的太愛潛水了,也愛水底攝影。我愛上研究珊瑚這條路很平坦,自小爸媽就帶我去釣魚浮潛,哥哥也影響了我,他的興趣是海洋生態,我就一直跟著他走這條路!我們一起看了很多海洋紀錄片,尤其是看到珊瑚產卵,我說太奇妙了,將來一定要親眼看珊瑚是怎麼繁殖的!所以讀碩士時我就義無反顧選擇研究培育珊瑚產卵。”她走上海洋生態研究這條路,笑說是因為有哥哥讀IT撐家,父母鼓勵她愛唸什麼就唸什麼。

珊瑚產卵是如何奇妙,能吸引小小崔佩怡一見傾情?“珊瑚繁殖是自然界的大事件,珊瑚一年只有一次時間產卵,不如我給你看影片……”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