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地方

飼料原料漲100% 肉雞只給漲16.67% 檳威農牧業公會:雞農怎麼生存

(威南23日訊)超過70%飼料原料價格漲幅都超過100%,但肉雞價格只給漲16.67%,檳威農牧業公會顧問羅之義大呼何等不公?

羅之義今早在前往都門與政府相關部門開會時召開記者會指出,飼料原料包括玉米、黃豆粕、原棕油、米幼糠過去2年多漲幅超過100%,然而肉雞農場頂價從每公斤4令吉80仙,調漲80仙至目前5令吉60仙,漲幅只有16.67%,對農戶何等不公平。數十間中小型農戶因無法生存而關閉。

Advertisement

他說,政府在2019年新冠疫情之前,即12月25日聖誕節當天憲報肉雞農場頂價為每公斤4令吉80仙,今天調漲到5令吉60仙。而2019年的飼料原料包括玉米每噸800令吉漲至目前1750令吉、黃豆粕每噸從1600令吉漲至2750令吉、原棕油從2800令吉漲至6700令吉,而可以在我國買到的米幼糠,也從每噸690令吉漲至1600令吉,漲幅度都超過100%

“我們的疑問是,超過70%飼料原料價格漲幅都超過100%,但肉雞價格只給漲16.67%,對這個行業何等不公?”

羅之義:不覺肉雞市場被壟斷

對於肉雞市場壟斷的說法,羅之義表示不同意,這個行業已經在苟延殘喘,如果是一個壟斷性的集團和生意,金融基礎會很強壯,但是民眾可以上網看有關公司的財政報告,目前每一間公司都很辛苦。

ADVERTISEMENT

“在大馬,養雞業的利潤很低或是虧損,一些外行者在社交媒體散發謠言,政治人物就推波助瀾,農戶常常被攻擊暴利,政府要負起一定的責任,我認為要擬法令勸告或警告危言聳聽者。”

他說,養雞業風險大又沒有利潤,工人基薪又從900調至1500令吉,加重成本,疫情期間數十間中小型農戶已經關閉,還有一些因為財務問題不能生存和被起訴,例子比比皆是,獸醫部應該可以提供數據。

羅之義也談到,傳統開放式農場多在郊外地段,要改成封閉式需增加很大的電供和提呈圖測,圖測費用和繁文縟節也是難題。從開放式轉入封閉式,一般要在兩年以上或更長的時間恢復生產,可是這段期間業者因沒有經濟收入而退場,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農戶逐年倒閉剩下不多間,就變成大家所謂的壟斷,政府在二三十年以來與農戶糾纏不清演變成政治課題,令農戶不勝其煩。”

羅之義:政府是時候讓肉雞價格依據市場供求定律來浮動,保護本地食品供應鏈。省成本飼料變差 影響雞隻成長

羅之義認為,除了天氣和疾病問題,造成雞隻生長緩慢的原因也包括飼料的品質。這2年因飼料價格漲幅嚴重,一些飼料廠採用一些副料,導致營養成份變動,雞隻成長期緩慢。

他說,市場通銷的雞重量是2.2公斤左右,現在同樣的飼養期雞隻的成長只達1.4或1.5公斤,所以無法推出市場,造成市場缺貨。

“另外,農場很難請到本地人,需要引進外勞,但很多外勞回去之後就沒有回來,對農場生產造成很大影響。沒有熟練員工也會造成產量少,農場甚至減產。”

盼肉雞價格自由浮動

羅之義強調,肉雞價格長期統制下去農戶將無法生存, 政府是時候讓肉雞價格依據供求定律來浮動,保護本地食品供應鏈。

“其實這是普通的生意,不應該設頂價,但這20、30年來卻演變成政治課題。國際上認可的食品生產商,投資設屠宰廠的有食品安全、乾淨衛生保障,然而,賣的卻與在路邊宰殺一樣的價格,讓業者面對不公平的競爭。”

他說,許多大型農場已經慢慢在縮小規模,甚至被有實力和一條龍作業的集團併購。根據獸醫部的統計,目前有12間大型集團控制70%以上的市場,以致被說成壟斷,政府再用這樣的方式操作下去,以後剩下5、6間也說不定,到最後半數也完蛋就要靠進口。

“歐洲的雞飼料以小麥為主,我國以玉米為主,烏克蘭是小麥出口國,如果烏俄局勢惡化,歐盟搶購玉米,飼料原料價格恐再面對一輪暴漲。”

他指出,烏俄戰爭已經造成一些國家禁止出口糧食,如果接下來印度、巴基斯坦、巴西、阿根廷不出口玉米、黃豆粕,我國可能有錢也買不到肉雞。

“政府應鼓勵農戶繼續生產不依賴外國,開放允許外國進口對農戶是非同小可的打擊,接下來會有更多人離開這個行業。”

數原因造成雞隻小和重量不足無法供應市場,導致市場鬧肉雞荒。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