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極刺激聽覺神經‧人工耳蝸造福聽障者

(檳城訊)重度到深度聽力障礙對個人甚至整個家庭都造成生活上的巨大困擾。對於先天性聽力障礙或學習語言前聽覺障礙的孩童來說,他們的潛能開發將會大大受到限制,而對於成年人或青少年聽力障礙者,無論是打電話,上課或與家人、同學和同事交流也會變得十分困難。

一部份聽力障礙者的助聽器所提供的聽力輔助是有限的,因為助聽器能提高聲量,卻無法讓聲音變得更清晰。

Advertisement

科技的發展使提高聽力的方法又多了一種選擇,即人工耳蝸。它為重度到深度聽力障礙者提供更清晰的聲音。

聽力學家傅汶鳳表示,人工耳蝸和助聽器不同之處是助聽器只能把聲音放大,而人工耳蝸則是繞過耳朵受損的部位,通過電極(Electrode)直接刺激聽覺神經,使患者聽見聲音。電極裡有22條小條的電極,可接收低音到高音的音量。手術後的言語康復課程可使患者有機會學習語言和說話。

“人工耳蝸是一種為聽力障礙者提供聲音訊息的電子儀器,由言語處理器將聲音進行濾波分析並且將數字化成為編碼信號,再傳入位於皮下植入體的接收器。接著,人工耳蝸植入體將適量的電能傳至耳蝸內部電極系列,刺激耳蝸內的殘餘聽覺神經線。電聲信息沿著聽覺神經線傳至大腦進行分析。”

可調節程式隔雜音

ADVERTISEMENT

她說,有別於助聽器,人工耳蝸沒有將聲音變大或變得更清晰,它是替代損壞的聽覺器官組織,直接刺激聽覺神經,使深度聽力障礙者也能接收聲音的信號。

她表示,我國於2005年引進稱為Nucleus Freedom人工耳蝸,2009年引進Nucleus CI500人工耳蝸,而2011年則引進最新型的Nucleus CI422人工耳蝸。

“舊型人工耳蝸厚度6.2毫米(mm),而最新的Nucleus CI422人工耳蝸的厚度只有3.9毫米(mm)。”

她說,舊型人工耳蝸得與電線一起植入,人工耳蝸植入後就無法再取出。而最新型的人工耳蝸不需與電線一起植入,它可在沒有傷害到人體細胞的情況下,有伸縮性的植入人體的耳蝸裡面,且其植入手術也比舊型人工耳蝸來得簡單。

她指出,聽障者的耳蝸比較小,且有者的耳蝸沒有完全捲曲。舊型人工耳蝸雖然可以讓聽障者聽到全部聲音,但礙於其厚度和設計結構,使得人工耳蝸無法完全植入人體的耳蝸內。一些聽障者的耳蝸可能只能植入部份舊型人工耳蝸,並也只能接聽到18條小條電極所接收到的部份音量而已。

“新型的人工耳蝸比較薄,也不需要與電線一起植入耳蝸內,可以完整地植入聽力障礙者的耳蝸內,並能讓患者接聽全部聲音的頻率,從最低音頻率125赫茲(Hertz)至最高音頻率8000赫茲都能聽得到。”

她表示,新型人工耳蝸內的收音軟體可以依據聽障者的需要而有彈性的調節程式。例如,若聽障者不想在公眾場合聽到雜音,他可以調動軟體程式,阻隔雜音。如果只想聽到前面的聲音而不想聽到後面的聲音,也能做出調整。

她指出,舊型人工耳蝸只可以讓聽障者專注於聆聽他人的說話聲,但卻無法聽到美妙的音樂。而新型人工耳蝸則可以彌補這個缺憾,讓患者盡情享受悅耳動聽的旋律。

聽障幼兒最好3歲前植入

傅汶鳳說,初生嬰兒至3歲是幼兒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因此,如果一旦發現幼兒有聽力障礙,最好是在3歲以前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成年後將擁有與一般人一樣的正常聽力。

“接受人工耳蝸手術後的康復者也能學彈鋼琴,像一般人一樣過著正常的生活。

她指出,現今我國的聽障者日趨年輕化,主要原因是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已改變,很多年輕人有時常戴著M P3隨身聽或在車裡調高音量收聽廣播和音樂的習慣,這些習慣會損傷耳膜並影響聽力。“喜歡聽廣播或音樂的人,最好是在家裡比較開放的空間收聽,才不會影響聽力。至於時常使用M P3隨身聽的人,一星期最多只能戴耳機6小時左右,不要長時間戴著耳機。”

半歲嬰也可植人工耳蝸

耳鼻喉頭頸外科專科醫生林世源表示,第一個人工耳蝸是30年前出現在歐洲,而我國的國民大學是於1995年時引進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於1995年前,全世界只有1000人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1995年後,接受此手術的人日趨增加,證明人工耳蝸確實造福不少聽力障礙者。”他說,如今出世6個月後發現有聽障問題的嬰孩也可以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新型人工耳蝸的品質很柔軟,可以隨著人體內耳蝸的形狀自然捲曲,手術也比較簡單。”

多數老人都有聽力障礙問題,對此林世源醫生說,一般的治療是先讓老人使用助聽器進行聽力測試,如果老人使用助聽器後可以收聽到訊息,那麼就無須進行人工耳蝸手術。若老人使用助聽器後,還是無法恢復聽力,就可以進行手術。

“患者在進行手術後,一般隔一或兩天后就可以出院。傷口將在一或兩星期後痊癒。語言處理器則會在一或兩個月後才裝上。

如果不小心損壞了可以修理。然而,植入耳蝸內的人工耳蝸如果因碰撞而損壞,就得進行手術將之取出,再植入新的。”他指出,聽障者的耳朵在手術後可以沾到水,但是游泳前得拆下戴在耳後的語言處理器才能下水。

越早接受治療越好

言語和口語聽覺治療師熊敏華表示,被診斷有聽力障礙的兒童越早接受治療越好。成年後,其語言學習能力將與一般兒童一樣。

她說,經過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兒童得在手術後接受聽力和語言治療(Auditor y Verbal Therapy),通過訓練和治療後,明白所收聽到的訊息並掌握正確的語言學習方法。

她指出,儘管輕微或嚴重聽障患者在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後的聽力功能是一樣的,但在語言學習能力方面則是因人而異,因此每個語言學習個案都會不同。“在治療過程中,我們也會使用玩具教導兒童如何活學活用,通過玩具加深他們對詞彙的印象。”

手術前須

先測聽障程度

傅汶鳳表示,聽障者未進行手術前,得先通過聽力測驗測試聽力障礙的程度。

“如果進行測試時,能聽到20分貝聲音,屬聽力正常。若聽到25分貝至40分貝音量才有反應的人,則屬輕微失聰。”

她說,聽到45分貝至65分貝音量才回應則是中等聽力障礙,而針對聽到70分貝至85分貝音量以及超過90高分貝音量才會有反應,則分別為嚴重聽力障礙和非常嚴重聽力障礙者。

“以往,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只限於非常嚴重聽力障礙者才能進行。但如今,只要是嚴重聽力障礙程度的人都可以藉由植入人工耳蝸,得以聆聽清晰的聲音。”此外,當測試結果顯示測試者有聽力障礙時,都得先戴助聽器以測試其所能收聽到的高低音量。而多數的耳聾人士都聽不到高音,因此他們都得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聽力測試(聽到某分貝音量有所反應)

20分貝 :聽力正常

25分貝至40分貝:輕微失聰

45分貝至65分貝:中等聽力障礙

70分貝至85分貝:嚴重聽力障礙

超過90高分貝 :非常嚴重聽力障礙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