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bcdn.guangming.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06/d7675978.png)
近日,中國武漢市第一初級中學學苑校區的小學一年級老師馬欣怡在教授《認識人民幣》課程時,發現班上一半以上的孩子沒見過1元紙幣。一些家長也反饋,孩子對實際貨幣缺乏認識。
5月28日,馬欣怡請學生們說出“3元6角”組合的人民幣,部分學生錯誤地認為有“3元”和“6角”的面額。她展示不同面額的人民幣後,發現多數學生見過100元、50元紙幣,一半學生能認出10元、20元紙幣,但超半數從未見過1元紙幣。
Advertisement
一名家長表示,孩子在回答“如何用兩張20元紙幣買30元商品”時,竟認為可以撕一張20元紙幣湊數。另一名家長提到,女兒迷上“抽盲盒”,誤以為手機裡的錢是無限的,不理解“花錢”的概念。
數學老師呂琳指出,2016、2017年出生的孩子對現金和時鐘的概念較模糊,因為生活中接觸較少。隨著電子支付的普及,孩子們更習慣使用智能設備支付。
小學校老師認為,孩子們不識人民幣不僅是因為學校教育問題,還受社會環境影響。如今的電子交易減少了孩子接觸實物貨幣的機會。2010年前後,移動支付在大陸迅速普及,至2023年底,其普及率已達86%。
ADVERTISEMENT
這反映出當前社會對實際貨幣認知的改變,同時也提示教育需與時俱進,適應新環境下的教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