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馬即時國內地方

隆市廳將設特工隊 測繪地陷黑區

(八打靈再也30日訊)吉隆坡市政廳將成立一支特工隊(Task Force),以測繪(mapping)及鑒定吉隆坡的地陷黑區。

在發生印度清真寺附近發生地陷噬人案後,地陷危機敲響警鐘,引起大家紛紛質疑我們的地底下到底埋了什麼?

Advertisement

據了解,早期的吉隆坡大藍圖中,有包括地下結構藍圖,但後期因不同的基建公司(Syarikat Utiliti)及承包商等,在地下任意進行挖掘施工,以致早期的藍圖已不符現狀。

早前通訊部長法米也建議市政局與相關機構,包括基建公司聯手繪製地下公共設施地圖,以避免發生意外事件,尤其是在進行發展計劃之際。

另外,根據大馬公共衛生(Public Health)組織在臉書發布的一項標題為“利用地理訊息(GIS)和層次分析法(AHP)識別地陷易發區”的論文,將甲洞、甘榜峇魯、安邦及班登再也列為高風險地陷區,引起民眾熱議及恐慌,擔心隨時發生地陷意外。

大馬公共衛生組織發布的一項論文,將甲洞、甘榜峇魯、安邦及班登再也列為高風險地陷區。

ADVERTISEMENT

黎正興:收到小地陷投訴應注意

吉隆坡市政廳咨詢理事會成員黎正興向星洲日報記者表示,該高風險地陷區的研究並不是由市政廳所發出,而是一份獨立的研究論文,卻引起大家都混淆。

他認為,市政廳應把這項研究作為參考,而目前收到一丁點關於地陷的投訴,就會非常注意,就如甘榜格靈芝發生地陷,已即刻前往處理。

他建議,在發生噬人案事件後,所有關於挖掘地下工程的活動,都應暫時停止,市政局暫時不會批准相關工程,尤其目前正值雨季,發展商的工程、挖路及基設工程等暫時不要動工。

他指出,市政廳已成立以市長為首的特工隊,將會進行測繪,根據之前的地陷投訴及修補過的地陷,以鑒定哪個地方是高風險區。

黎正興:市政局已成立以市長為首的特工隊,將會進行測繪,根據之前的地陷投訴及修補過的地陷,以鑒定哪個地方是高風險區。

黎正興:裝地下新水管應加強包覆

黎正興說,相信印度清真寺的地陷是因為地下排污管泄漏,導致泥土鬆軟,如果屬實,日後在進行地下工程時,應做一些措施,確保有關問題不會再發生。

“如果地下水管或排污管有一點滲漏,水一直流出,長期以來泥土就會鬆軟,因此,應建議雪州水務管理公司和英達麗水公司,在安裝新地下水管時應加強包覆。”

他也說,目前沒有一套完整的地下結構藍圖,早期並不是所有的地下挖掘工程都有向市政局提呈,一般上承包商也會偷工減料,他們沒有跟著標準和走捷徑。

“因此經常接獲發展商反饋,指他們進行重鋪道路工程,挖掘道路時才會發現有地下有水管或電纜,但在藍圖內並沒有。”

林立迎:無論是哪個政府部門,都應把印度清真寺的地陷事件作為研究例子,正視地陷問題。

林立迎:研究報告應供市民參考

行動黨甲洞國會議員林立迎以“亂七八糟”來形容地底下,不知道藏有什麼電線、電纜及水管,這些將增加了地陷的風險。

他認為不只是甲洞,只要一個地方過度發展,地下都埋了很多東西。

針對大馬公共衛生組織發布的研究報告,他建議吉隆坡市民可以作為參考,但要自己消化和多了解,並要有所保留。

“政府包括市政廳和其他部門,我們會做進一步的研究,到底該組織所指的是否正確,相信不久後會給人民一個報告。”

他表示,無論是哪個政府部門,都應把印度清真寺的地陷事件作為研究例子,包括大馬公共衛生組織所提及的高風險地方,都要去研究這些地方的地質。

他表示,最重要是做預防工作,最大的考量是人民的安全為優先。

“至於要採取什麼措施,我們要從該案件中學習,正視地陷問題,從全世界參考最新的科技和技術,包括新加坡有專家稱願意來協助我們。”

甲洞中央花園1/40路日前發生地陷,吉隆坡市政局已進行修補。(檔案照)

要加強監督挖掘工程

林立迎也贊同通訊部長法米所說,相關機構要聯手繪製地下公共設施地圖。目前吉隆坡地下到底有多少水管及電纜,有多少人曾經挖掘埋了東西,當局都沒有記錄,因此應從這最基本的做起。

“我們經常會發現不法之徒半夜挖掘道路,放了東西進去,之後就填補道路,早上只見鋪好路,但不知道他們來埋了什麼?”

他解釋,這是因為申請準證要付費和時間,每個人都走捷徑,包括大公司、住家承包商都會選擇這樣“挖挖補補”,而鋪路的原料都有一定的標準,但他們都會選最便宜的材料。

“當我們看到道路有填補過的痕跡,可能就是有人非法挖掘埋東西。”

他指出,尤其是在吉隆坡,有人在路上進行工程,圍起基設公司的告示牌障礙物,如水供及國能等的工程牌子,但憑他的經驗,這十個有九個是冒充的,他們冒用基設公司的招牌動工,因此政府要加強監督這些工程。

游佳豪:安邦和班登再也區屬於大安邦區,以前是一片礦廠區,昔日的採礦活動會造成地下水動向改變而發生地陷。

游佳豪:2017年研究報告

安邦有2高風險區

行動黨蓮花苑州議員游佳豪指出,安邦再也市議會的轄區確實處於土崩及底線的高風險地區,尤其是在雨季,更是發生類似意外的高風險時段。

他表示,在大馬公共衛生組織所列出的4個高風險地陷地區當中,其中兩個就坐落在安邦再也市議會的轄區內。

“但我們也必須要探討這份研究報告的可靠性,畢竟這是一份2017年完成的研究報告。”

他表示,安邦和班登再也區屬於大安邦區,昔日是一片礦廠區,到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人口聚集的住宅區。採礦過程其實會影響地下水結構和流動性。

“在安邦和班登地區,確實經常會發生地陷的情況。我雖然不是地質學家,但是在我和市議會官員經常去巡視地陷投訴時,官員都會告訴我這些都是因為以前開采錫礦的活動,造成地下水動向改變而發生地陷。”

地方政府應認真看待

他認為,地方政府必須認真看待這份研究報告所提到的風險,也要評估各種發生的可能性,防患未然。

他指出,除了工程組必須時刻監督及鑒定出高風險的地區,快速行動隊(Pantas)也必須時刻保持備戰狀態,以應付突如其來的天災事件。

“我也會要求及確保市議會,準備好所有關於地面上及地面下一切設備的結構及路線圖,包括電纜、水管及排污管等。”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