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陳柏熹 一“紙”千步摺出前途

陳柏熹會愛上摺紙藝術,也是無心插柳。 2005年,12歲的他在網上瀏覽閒逛時,無意間發現了一張附有教學步驟的摺紙展開圖。 “那是由日本殿堂級摺紙藝術家神谷哲史設計的’巴哈姆特’(原型來自電玩遊戲Final Fantasy的召喚獸);當時我也不信如此復雜的造型只用一張紙即可完成,反正在家也沒事幹,就姑且挑戰一下。”於是,他在不剪不貼的情況下經過十多個小時,折出了有手指腳趾,非常精緻的模型。

Advertisement

一紙不切(One Piece Uncut)——是摺紙藝術(Origami)的一項重要原則。 “基本上是指以一張紙一氣呵成完成整件作品,過程中不能使用剪刀,也不可用膠水黏合。”至於畫滿對角線和平行線的展開圖,則是摺紙專用教材,方便人們參考學習,並且有其一套通用符號,顯示紙張該如何折疊或攤開。折法則分三大類別,分別是7種基本形、蛇腹折(Box pleating),以及棋盤鑲嵌折(Tessellation)。當年,他失敗了無數次,數不清浪費了多少張紙,總算摸索出個中技巧,耗了幾個月的時間才折好這只異獸。

易學難精要有耐心

ADVERTISEMENT

陳柏熹認為,摺紙是一門“易學難精”的技藝。 “相對於技巧,耐心更加重要;就算坐在一旁不停地折疊,一件逾千個步驟的作品,現在我也要花上四五個小時才能完成。”

完成首件作品,陳柏熹感到滿滿的成就感。 “我覺得很神奇,證明了一紙不切是真的。”他將作品放上討論區分享,引來熱烈的討論,還獲得香港摺紙社青睞,邀請入會交流。 “坦白說,香港的摺紙風氣很弱。”十多年前加入摺紙社時,只有他一個少年人。 “不少人覺得摺紙很容易,以輕視的眼光看待這‘小朋友的玩意’。”他語帶無奈地道。

其實,摺紙組織遍布世界各地,一群同好者或聚首研究技術,或受邀主持有關講座或工作坊。日本是摺紙藝術發展最悠久的地區,早於1797年,就已出版經典摺紙教材《秘傳千羽鶴折形》,書中收錄了各種千羽鶴的折法;近代也人才輩出,吉野一生、吉澤章和神谷哲史等知名摺紙藝術家,他們在創作和文化推廣方面,成就甚高。 “日本摺紙學會”更每年舉行摺紙大會,透個作品展示、研討會及工作坊等活動,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好者聚首一堂,分享交流心得。

和紙纖維較粗 可反覆摺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摺紙最講究的必然是紙張的品質。陳柏熹比劃手上比巴掌略大的作品,“這般尺寸的要用1.1米×1.1米的紙張完成。我多半用纖維較粗的和紙,因為經受得起反复折疊。”別人去日本旅行,或許不會錯過在零食化妝品店“掃貨”,陳柏熹卻愛跑到百年文具老店“伊東屋”尋紙,大手購入數十張不同顏色的紙張;家裡更有專用角落,存放一卷卷的紙張,“我大概收藏了逾萬張吧,還好這嗜好不算奢侈,沒什麼額外花費。”常用工具還有牛骨刀,用作在紙上壓痕,或挑開折牢的部分,微調整體造型。不過,陳柏熹稱喜歡徒手摺紙,儘管指甲兩側因長期磨損而崩了一角,也很容易被紙張鋒利的邊緣割傷。

為了讓作品完成得細緻,摺紙前的準備工夫不少。陳柏熹有時會替紙張“過膠”,掃上漿糊粉,減少紙張因反复折疊而起毛;或預先噴濕紙張,讓作品上的摺痕在乾透後不顯眼。在處理尺寸較大的作品時,他還有一個小秘訣,就是如三文治般在兩張顏色紙之間夾上一層錫紙。 “錫紙折疊後不易彈開,可以令造型看起來更堅固挺拔。”

偏愛珍禽異獸 幻想空間大

中學時候的陳柏熹,每天會花上兩三個小時鑽研摺紙,考試期間也沒停下來,課餘或是假期時也經常隨摺紙社外勤,擔任展覽或工作坊的導師。

折疊別人的設計愈來愈多,陳柏熹漸漸萌生自己設計的念頭。 2008年,他創作了首個摺紙作品——噴火飛龍。 “因為幻想空間大,我偏愛設計造型奇特的珍禽異獸。”這個作品由設計到成品一共花了4個月,為他的摺紙生涯奠下了基石。

一頭“摺紙獸”是如何練成的?陳柏熹說:“先構想心目中的造型,例如頭上有多少隻角?背部加上翅膀嗎?頭身的比例如何?再套用各種基礎折法的特點,在腦海模擬描繪展開圖,然後嘗試親手將造型各部分折出來。”如要做出片片分明的鱗片,他會選用“蛇腹折”,折好後輕輕一拉,便有蛇行蠕動的效果。初稿完成後,如覺得外形不夠突出,再逐步修正造型比例或改良折法,直至滿意為止。

創噴火飛龍 14歲嶄露頭角

陳柏熹將摺紙作品製成展開圖,一是用來記錄原創作品,二是方便同好者交流學習。陳柏熹在14歲時創作的“噴火飛龍”,後來得到兩名美國摺紙藝術家的垂青,將其展開圖及步驟教學,收錄在作品合集Origami Worldwide內。 “近年,摺紙風氣較盛,多了同好者將過程錄影放上社交平台,方便其他人跟著參考。”

陳柏熹多年來積極參與其中,成立“香港摺紙協會”,推動摺紙在香港的交流和發展,亦因而認識不少來自世界各地,志趣相投的忘年之交。近年,他還加入Origami Authors and Creators,與一群擁有法律背景的摺紙愛好者,協助同好者處理版權舉證及維護的個案。陳柏熹坦言,個案往往涉及商業應用,爭取賠償的過程不易。 “摺紙是一種藝術創作,我們在設計時花了不少心思和時間,希望別人在使用時尊重版權,好好知會原創者,而非不聞不問隨意竊用。”

創立品牌 化興趣爲職業

陳柏熹對摺紙藝術興致盎然,不僅鍛煉了一門技藝,更造就他尋得人生髮展方向。 2012年中七畢業,他報考香港理工大學的設計學院。 “我猶記得當時有道試題,讓考生評論圖中幾條大橋的穩固度,最後我以摺紙得來的物理知識,繪製心目中足以承重的大橋設計。”他亦順利通過面試,修讀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不單講求外形美觀,也需從物料選擇、製造工序、使用者的需求、市場推廣等多角度考慮,方有機會成功開發功能與設計兼備的產品。 4年大學課程,令陳柏熹明白“好設計改善人類生活”,思考如何將摺紙藝術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摺紙是一門數學,涉及幾何和微積分計算,可以應用在工業科技之上。”他舉例,美國太空總署的前工程師Robert J. Lang,本身是一名熱愛摺紙的天文物理學家;他最聞名遐邇的成就,便是設計了一副在太空使用的折疊式太陽能板。目前,陳柏熹成立個人品牌“ORIME”,首件推出市場的商品是一個根據摺紙原理設計,用家能按需要折疊成不同形態的皮手袋。

憑摺紙技藝 打破世界紀錄

累積十多年的摺紙經驗和創作,為年紀尚輕的陳柏熹帶來好些難得的體驗。至今他創作了三百多件作品,參與有關摺紙的展覽或活動超過500次,亦曾與不少國際品牌合作,將摺紙技術應用在宣傳之上。 2012年,陳柏熹獲得由加拿大摺紙學會頒發的Eric Joisel Award。翌年,他更獲得在摺紙界最廣為人知的獎項——日本摺紙學會頒發的“吉野一生基金”,以鼓勵他這個後起之秀在摺紙藝術的成就。

陳柏熹謙虛地說這些是“意料之外”的名譽,他感受最深的,反而是在海外交流時,體會其他地區如何看待摺紙藝術,“尤其是日本人,非常尊重工匠精神和職人技能,其認真研究的程度,令我大開眼界”。

去年4月,陳柏熹還憑著摺紙技藝,參與創造健力士世界紀錄,聯同香港賽馬會成功挑戰“最大規模的摺紙課”,他帶領共1073名中小學生和市民,一同折出由他設計的紙花盆栽。 “小時候我總想著有沒有機會打破世界紀錄,現在總算完成了這個心願。”他笑道。

对折纸技艺有兴趣者,可参考以下网站:

展开图:www.kadechan.com/creasepatterns

步骤教学:www.kadechan.com/diagrams

──(资料来源:香港《明报》)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