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陰部痕癢及早求醫 女性5情況 易染念珠菌

(香港訊)一旦感染念珠菌(Candida),需要用塞陰道藥物(塞藥)殺菌,不過,部分曾有患此病“經驗”的女士,可能會甫出現類似病徵,立刻自行購買塞藥醫治。

然而念珠菌種類不只一種,有強有弱,甚或是其他病徵相似的婦科疾病。若誤判或延誤醫治,會令病情惡化,還是及早求醫,對症下藥方為上策。

Advertisement

免疫力差大量繁殖細菌

養和醫院婦產科尹曦樂醫生表示,念珠菌感染於婦女極常見,每10個婦女就有7至8個曾經患此症。

“這種真菌住在女性陰道,多數女士本身已有此菌,當人的免疫力正常時,益菌、壞菌數量平衡,人體便不會受感染而發病;但當人體免疫力轉差時,細菌便有機會大量繁殖,造成感染。”

她也提醒,典型病徵為陰部痕癢紅腫,並同時有一些如豆腐渣般的分泌,小便時亦可能會有痛楚。

ADVERTISEMENT

“會不斷受念珠菌感染,主要是免疫力差人士,如糖尿病人或正服用藥物壓抑免疫力女性,會較容易感染念珠菌;另外懷孕期間、服避孕藥人士都有較大風險;還有是女士因患傷風感冒而需服用抗生素後,會出現下陰痕癢,反映念珠菌感染亦可由抗生素誘發。”

當患者一再出現念珠菌感染的相關病徵,很容易會掉以輕心,甚至直接到藥房購買塞藥自行醫治,但為什麼未必每次有效呢?

她強調,出現跟念珠菌感染相關病徵,並不一定等同受念珠菌感染,也有可能是由其他細菌引起,屆時塞藥便不會有效。因此病人求診時,醫生都會做檢查,抽取分泌物進行化驗,以確定感染是由哪種細菌引起,再對症下藥。

預防性塞藥防經常復發

“即使是受念珠菌感染,亦可能是涉及不同種類,最常見是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這種用普通念珠菌藥物就能對付,但如果是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其抗藥性較強,需用強效藥或其他種類藥物。”

一旦確診念珠菌感染,

醫生一般會處方塞藥,有些高劑量(500mg)的,

塞一粒就足以對付。

至於低劑量(100至200mg)

則需塞3至7日才能完成療程。

“如經常復發,就需要用口服藥,有2至3種可供使用,但需注意患者如在懷孕期間就不能用口服藥;對於經常復發患者,會考慮使用預防性塞藥,如有外陰痕癢,亦會處方藥膏外塗。”

她建議,即使沒發現有異常分泌,女士一旦感到陰部痕癢,便應求醫檢查,同時留意外陰有否顏色改變,如變白、變紫或生出突起物,這可能是皮膚細胞病變;另外某些經性接觸傳染的感染亦可導致外陰痕癢,但分泌物會呈黃綠色及有臭味,或灰色帶腥味,同樣要從速求醫。

提高自身免疫力

注意衛生防耳念珠菌

要預防耳念珠菌,要重要的是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維持健康生活及飲食習慣、控制已有疾病,從而增強免疫力。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跟念珠菌(Candida)有什麼關係呢?

香港自2019年6月底,出現首宗耳念珠菌個案後,相繼出現零星個案,至2020年7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管局九龍西醫院聯網出現耳念珠菌爆發,至今已共錄得至少160宗個案。

什麼是耳念珠菌?

雖然當中只有兩人受感染並出現病徵,其餘病人只是帶菌而沒有病徵,但耳念珠菌一旦入血會造成入侵性感染有機會致命!

養和醫院感染及傳染病科徐詩駿醫生表示,要預防耳念珠菌,最重要是注意個人衛生、控制已有疾病,從而增強免疫力。

他表示,耳念珠菌是念珠菌(Candida)的一種,屬真菌類別。念珠菌一般存在於人體的黏膜,包括口腔、皮膚、腸道、女性陰道,社區中的念珠菌感染,通常會造成陰道炎、尿道炎等。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首次於2009年在日本一名病人的耳道中發現,因此,命名為耳念珠菌,但它也可以寄居於人體其他器官,現時大部分耳念珠菌都不是在耳道中找到。”

問:為何會感染耳念珠菌?

答:耳念珠菌主要存在於醫院環境中,帶菌者經共用物件,例如床欄、量血壓器、探熱器等醫療儀器,把耳念珠菌傳給其他人。

大部分耳念珠菌帶菌者都沒有病徵,當醫院發現有病人受感染後,都會進行追蹤、篩查,從而發現其他帶菌者。他指出,耳念珠菌一般不會影響到健康人士,但當人體的抵抗力差,例如是長期病患者、癌症病人、正服用抑壓免疫系統藥物的病人等,則較大機會感染。

問:感染耳念珠菌有何後果?

答:當人們接觸到耳念珠菌,若只是停留在皮膚表面的話,一般都不會引發感染或出現病徵。

然而,如果皮膚上有傷口或者身上連接導管,例如尿喉、中心靜脈導管或其他入侵性醫療用具,耳念珠菌就有機會進入血液,引起入侵性感染,會出現頭暈、發燒、血壓偏低等病徵,免疫力較差人士甚至可能引致敗血症。

數據顯示耳念珠菌入侵性感染,死亡率高達百分之30至60。

問:耳念珠菌是否難以對付?

答:耳念珠菌入血造成的入侵性感染,徵狀與其他細菌性敗血症很相似,例如會出現發燒、血壓下降等。

如果醫生早期只處方抗生素而非抗真菌藥物,臨床上就沒有效用。若等待抽血種菌後確定為耳念珠菌,醫生再處方抗真菌藥物對付,屆時或已延誤治療。

耳念珠菌亦具有多重抗藥性,常用的抗真菌藥物未必有效,或需要同時採用多種抗真菌藥物治療。

根據外國經驗,目前有3種抗真菌藥能對付耳念珠菌,分別是棘白菌素類、兩性黴素B及氟康唑,但耳念珠菌對氟康唑、兩性黴素B分別有約九成及三成抗藥性,會減低治療效果。

至於耳念珠菌對棘白菌素的抗藥性少於百分之五,最大機會有效對付耳念珠菌,而且副作用較少。

如果病人出現耳念珠菌入侵性感染,通常需服用兩星期抗真菌藥物;若只是耳念珠菌帶菌者,並沒有受感染及明顯病徵,則毋須服用抗真菌藥物。

問:如何預防耳念珠菌?

答:耳念珠菌的生命力頑強,一般消毒劑未必能把它消除。徐詩駿表示,在環境中的耳念珠菌可以用1:49稀釋漂白水清除,然而外國報告指出,一旦有耳念珠菌寄居於醫療設施的環境中,就很難完全消除。

要預防耳念珠菌,要重要的仍是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維持健康生活及飲食習慣、控制已有疾病,從而增強免疫力。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