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防疫吃保健品 這些錯誤行為你有犯嗎

保健品和藥品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保健品不是藥品,而是特定的食品。

藥品用於疾病的治療、診斷和預防,而保健品用於保健和輔助治療。

Advertisement

必須注意的是,任何保健品都不能替代藥品。

想要強身健體,一般人會選擇吃保健輔助品,補充身體缺失的營養素,強化免疫力。

維他命一整天都可服用,若選對時間,便能提升吸收效率;如果搭配錯誤食物,則恐引發副作用。

維生素是維持人類機體的正常代謝功能所必需的一類活性物質,主要用於機體的能量轉移和代謝調節,部分維生素體內不能自行合成,須從食物中攝取。

ADVERTISEMENT

維生素按理化性質可分為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

水溶性維生素:

B群空腹吃、C配飯減腸胃不適

身體攝取水溶性維生素後,會自動吸收所需量,其餘經排尿代謝,較難長期儲存體內。若想確保攝取足量,就需定時服用,平常也可以透過飲食來補足。

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C。葉酸、核黃素等維生素B可在深綠色葉菜、豆類、動物內臟、堅果中吃到;維生素C則常見於綠色蔬菜、番茄和柑橘等水果中。

水溶性維生素可在任何時間點服用,但空腹吃吸收效果最好。專家建議,早上起床後、餐前半小時、或餐後2小時,是較佳服用時間。

不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衛克斯奈醫學中心營養師利茲.魏南迪(Liz Weinandy)提醒,抗壞血酸的維生素C酸度較強,有些人空腹吃會導致噁心,她建議用餐時一併搭配維生素C,可以緩解腸胃不適,也比較不容易忘記吃。

脂溶性維生素:

A、D、E、K

飯後吃吸收最佳

維生素A、D、E和K都屬於脂溶性維生素,透過血液系統運送,若是超量攝取,身體會貯存到肝臟中。

脂溶性維生素會溶解於油脂,搭配油類攝取更能促進吸收,飯後服用維他命的效果更好。

澳洲皮膚癌專家尼爾(Dr Rachel Neale)提出,維生素D對呼吸道的免疫相當重要,如果感染冠病的患者維生素D攝取不足,很可能加重病情。

除了口服攝取,維生素D主要透過人體自身合成,適度曬太陽能促進產生。不過如果體內的維生素D濃度太高,可能會造成腎臟和心血管負擔。

空腹服鐵質恐腸胃不適

鐵元素和水溶性維生素類似,空腹時攝取吸收最佳。但魏南迪也說,空腹服用鐵質恐致腸胃不適,因此,建議在午、晚餐後服用。此外,攝取含鐵營養素應避開咖啡因及奶類,以免與鐵質作用、影響吸收;若與維他命C搭配,則能促進吸收。

鎂元素能強化骨骼、降血壓、緩解偏頭痛,還具有助眠功效。營養師因此建議,睡前服用含鎂營養品,可以提高睡眠品質。

適量服用維他命對身體有益,但過量攝取可能引發副作用。此外,民眾也應注意藥物和維他命是否會交互作用、影響藥效,比如攝取抗凝血劑華法林(Warfarin),就不應服用維他命K。

針對懷孕婦女,午餐後服用綜合維他命是最理想時間,但應注意攝取量,攝取過多維他命A,恐將有害寶寶健康。

行為篇:

不是吃越多越好

買保健品勿撿便宜

許多人吃保健食品,但錯誤行為連連。

台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部主任黃孟娟分析,民眾服用保健食品3大錯誤行為表示:

第一,平日不重視蔬菜水果的攝食,也不重視均衡飲食,僅以保健食品補充飲食上的不足,非常不正確。

第二,購買保健食品時習慣買很多種,這種狀況很可能造成某種成分劑量加重,在體內形成沉積,傷及器官。

第三,本身有一些慢性病長期服藥,又同時長期吃某些保健食品,且沒告知醫生,都十分不妥。

黃孟娟表示,很多人會覺得保健食品吃越多越好;劑量越大、越好;越便宜越好,但如果有這種“撿便宜”的概念,非常要不得。

“吃保健食品,需在安全的範圍內增加保健功能,劑量大,反而會造成身體危害,尤其很多人維他命A、B、C、D、E全買齊,每天大量吞”。

要保身體健康,還是要天天5蔬果,需恪守均衡飲食的基本原則。

黃孟娟說,有些空少或空姐,他們吃維生素,礦物質外,還加上抗氧化劑,以為抗氧化對他飛到天上有幫忙,然後再加上一些維生素B群,但成分都重複了!

服用維生素應適量

她表示,像外食族常高油、高糖食物吃很多,或常三餐不繼,是可以適量補充符合一般膳食營養素,攝取些維生素、礦物質的補充劑,但不建議服用一般的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以外,重複加抗氧化劑或再加上維生素B群,再加上大劑量的礦物質補充劑。

平日習慣性地補充草本複方等保健食品的民眾,則建議要去詢問專業人士後會比較安全。

她表示,其實人體不缺的營養素,補充也沒用,一些醫學研究發現,維生素A攝取太多,可能會加重癌症。

尤其保健食品成分有時恐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或使用的劑量不對,都對健康有礙。

保存篇:

致瓶蓋墊片變形

不撕封膜影響效果

隨之養生飲食盛行,國人購買保健食品的需求大增。

許多人為了健康下重本,卻因保存方式不當導致服用後的效果不如預期。

不少民眾打開保健食品後,會將封膜留在蓋上,但這樣做其實會影響密封,造成反效果。

保健食品到底該如何保存?因包裝的透光性,保健食品易曬到陽光或接觸熱源,進而使得關鍵成分變質,因此,開封的6個月後,有效成分會隨之時間遞減,提醒民眾盡量在期限內食用完畢。

填充物也一併丟棄

營養師強調,打開後的封膜切記要撕乾淨,不可留在瓶口上。許多人誤以為留着封膜在蓋上才是正確的,但事實上這樣做反而可能導致瓶蓋上的墊片變形,之後就算撕開封膜也會無法密封。

另外,營養師建議,應將填充物全丟掉。棉花、塑膠袋的作用是填充瓶內的空間,讓瓶子減少空氣體積,也減少錠劑去撞擊的問題,但如果開封後仍留於瓶中,容易因為拿進拿出而滋生細菌。

針對保健食品的挑選,調差顯示,價格是許多人的第一考量,但某些產品雖價格親民、主打原料好,比較後卻發現原料總量很少,因此,進一步比較市售產品的原料規格才是首要關鍵。

此外,營養師也提醒民眾,面對標示未明的產品,需再三思考;購買同時也要注意建議用量、劑量及純度。

兒童篇:

為孩子買保健品

家長需考量3因素

你會買保健食品給孩子吃嗎?

究竟在給孩子補充保健食品之前,應該注意什麼?

擔心孩子長不高就買鈣片+維生素D?害怕孩子讀書視力不好吃葉黃素?想避免營養不均衡就買綜合維他命,或是想改善孩子腸胃道功能買益生菌,這種情況是否似曾相似?

其實,多補未必多健康,給孩子補充保健品,家長們的3大考量因素:

一、產品成份來源及製造安全嗎?

保健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使用者最關注的事情,但是市面上的保健品琳瑯滿目,要選擇安全有效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參考產品認證。

每個國家對於保健品的管制和認證也不一樣,一般上我們比較熟悉的有澳洲TGA認證,美國USP認證和台灣SNQ認證等,但兒童保健食品目前有申請的並不多。

在馬來西亞,所有的保健品都必須向衛生部國家藥物管理局註冊。

經過國家藥物管理局審核和批准註冊的產品都有一個獨特的註冊號碼,號碼將由MAL開頭,接着有8個數字,最後的是一個字母,而不同的結尾字母代表着不同的註冊產品組別。

這個系列號碼可以在國家藥物管理局的網站(http://npra.moh.gov.my)查詢以證明產品的合法性。

二、劑量是否過高?

所有營養素都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孩子平常飲食均衡,又吃了劑量太高和同時補充含有相同營養素的保健食品,或像現在很多給兒童的保健品,會做成像糖果的咀嚼錠或軟糖,當糖果一口接一口吃,就很容易補過頭。

若長期補充超過“上限攝取量”,不但沒有辦法有益健康,還可能產生不可逆的副作用,加重身體負擔。

※常見營養素上限攝取量:

鈣質:2500 毫克

維生素 D:50 微克

維生素 C:2000 毫克 (19 歲以上)

三、是否過多添加物?

不少廠商以好吃或顏色造型吸引小朋友,以提高接受度,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挑選前不是只看廠商會特別強調的副方成分,而是要詳細閱讀背後的食品“成分”,有些會添加人工香料(如香草香料)和色素(如食用黃色五號、食用紅色四十號等)。

但這些食品添加劑都不是孩子成長所需,吃太多反而可能造成負擔。

從矯正飲食開始

下單之前請先三思,孩子是否真的在飲食上有某些營養素不足,是因為平常常吃外食、吃太多零食導致正餐吃不下,還是吃飯常不專心或挑食?如果是用餐形態的問題,應該先從矯正飲食開始,而不是急着補充保健食品。

另外,許多保健產品說中消費者有需求的“功效”,如改善腸胃道機能或調節免疫力,但每個人引起症狀的原因不同,是否缺乏該營養素,還是要依專業醫療人員評估後的建議補充,不是自行亂補。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