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闖蕩北京樂壇16年 陳敬瑋拚出一片天

他來自音樂家庭,大哥是台灣知名音樂製作人陳飛午,二哥是北京知名音樂製作人陳軍伍,三哥是大馬知名音樂製作人陳敬家,父親是男高音,母親是豎琴及鋼琴老師。

而他陳敬瑋(Wee)是北京流行音樂製作人,雖然他們來自柔佛,但兄弟們都各自在國外發展,並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Advertisement

陳敬瑋在北京待了16年,作品涵蓋電視劇、電影,廣告原聲配樂製作,而2017年,他開始尋找不一樣音樂,在北京創辦了“覺聲文化”,用音樂尋找覺醒的聲音。

在好萊塢,音樂不僅是每部電影的重要元素,更是製造利潤最大化的重要一環。

音樂對一部電影來說,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甚至是一體的,恰到好處的配樂可以推進劇情、烘托情緒、打造戲劇衝突,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所以,除了導演,配樂大師絕對是一部電影的靈魂人物,他們用音樂講述故事,突顯角色性格,為電影劇情推波助瀾,深化主旨。

ADVERTISEMENT

43歲大馬知名資深音樂製作和創作人陳敬瑋,在2020年3月因回馬辦簽證,卻因鎖國政策回不了北京。在北京發展長達16年間,他曾為中國無數着名歌手製作和伴奏,也為多部電影電視劇作曲編曲,如今他就為國家做點事,為《不負如來》音樂故事會擔任音樂總監,到處分享和演出,用音樂尋找覺醒的聲音。

因疫情被困在大馬的陳敬瑋,早前在大馬《不負如來》音樂故事會擔任音樂總監,到處分享和演出,用音樂尋找覺醒的聲音。(蔡進強攝)

四兄弟各有天空

“尋找覺醒的聲音,是我一直想做的事,那是很珍貴很純的音樂,和我以往所做的商業音樂製作不同,我們都會去不同的國家,比如印度、四川等去發掘美好的聲音,沒有太多束縛,沒有太多考量,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和快樂。”他說,他尋找的醒覺聲音,不只是奇特的聲音,而是有傳承的聲音、純淨的聲音。

陳敬瑋的音樂細胞是與生俱來,他出生在一個音樂家庭。

他是柔佛人,13歲那年全家搬到吉隆坡生活,父親是男高音,母親是豎琴及鋼琴老師,大哥是知名音樂製作人陳飛午,二哥是知名音樂製作人陳軍伍,三哥是知名音樂製作人陳敬家,他們全家,都在音樂領域中找到各自的天空。

“以前,我覺得當你傷感或是有其他情緒時,可以藉由音樂表達,但現在才真正認識了音樂,音樂其實是一個可以幫助別人引起共鳴的橋樑,”

陳敬瑋從小隨父母及哥哥們學習鋼琴、豎琴、吉他及小提琴,他們一家相聚,除了談音樂,還是音樂,大哥和二哥擅長流行歌曲,三哥玩古典樂,大哥影響他最深,雖然他們四兄弟喜歡的音樂各不同,但陳敬瑋對音樂的認知,還是源自他們。

而他,自小背負着很重的壓力,因為哥哥們實在太優秀了,他一直想掙脫哥哥們的光環,走和他們不一樣的路,所以,他15歲學搖滾樂,2003年開始學習潛水,並考得澳洲PADI國際潛水教練執照,但19歲時,他最終還是投入流行音樂製作的懷抱。

“我一家都是音樂人,自小我的認知和別的同齡人有別,我和許多同學的話題常常對不上,工作後也一樣,同學們一見面都是聊生意,但我就對做生意毫無頭緒。”

2004年,二哥忽然問他:“有一個機會,有免費機票,想不想和我去北京看看?就當作去玩一個月。”

結果這一去,就去了16年,也在北京闖出一片天。

陳敬瑋來自一個音樂家庭,父母、兄弟4人都是音樂人。(左起:陳敬瑋、陳敬家、陳飛午及陳軍伍)。

後浪推前浪

一個比一個強

多年來,陳敬瑋在北京樂壇發揮他的才能,在各音樂領域都有着他的身影及作品,他製作多部電影電視劇ost及主題曲、流行音樂、遊戲音樂、廣告音樂、動畫音樂、節目的現場錄音和演唱現場的演出等製作,如2014年哈林《我要給你》全國巡回演唱會、2017年的《京城81號2》、《低壓槽》、《特化師》;參與大型音樂節目《中國有嘻哈》、《金曲撈》、《黃國倫——沒有不可能》鳥巢演唱會製作等項目。

也擔任過多位知名歌手的歌曲製作如:李宇春、A-Lin、蕭煌奇、茜拉、費玉清等,2009年起還常去台灣,幫一些歌手如許惠欣製作過歌曲。

陳敬瑋說,初到中國北京,發現當地樂壇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到了2008年後突然飛速發展,他們的人才,就如把一袋種子散播到世界各地,時機一到,這股力量全回來了,很可怕。

“後來的北京樂壇,對音樂知識的認識、器材全部都精通,並懂得去追求,那時在北京發展的我,也感覺壓力特別大,天天都感覺新人不斷崛起,一個比一個強,後浪很大。”

北京的音樂製作生涯雖然競爭和壓力都很大,陳敬瑋還是樂在其中。

陳敬瑋與茜拉合作過。

與名嘴張紹剛。

偏愛豎琴聲

神秘空靈飄緲

陳敬瑋偏愛弦樂、鋼琴和豎琴,這是他做影視劇配樂時愛融入其中的。

“比如豎琴,它能帶入那種輕盈飄緲的氣質、神秘感,在一個人空曠的畫面加入淡淡的豎琴聲 ,那種‘空’的感受立竿見影。”

而弦樂則是他幾乎每一部作品都少不了的樂器,對他來說,弦樂能夠帶動情緒變化比如調動情緒的上下、輕重,一些需要表達溫暖、和諧畫面的時候,他也喜歡使用弦樂。

“而鋼琴是我的底盤,不代表一定會出現很多,但在初期我會借助它來構思模擬整個創作的框架模版,包括一些記憶點的旋律。”

陳敬瑋的大哥陳飛午(左)是哈林(中)的音樂製作人。

崇拜久石讓 細膩表達情緒

陳敬瑋說,一部電影的製作,一般得花上一到兩個月的時間,一部連續劇則得花三個月。

“我每天都會看一兩部電影,如果沒看,會睡不着覺。觀察別人如何製作音樂,也是一種學習。”

陳敬瑋特偏愛日本的裸音樂製作,覺得非常成熟,尤其是日本的久石讓這位音樂大師,就是他的偶像,他學習的對象。

“久石讓製作的《天空之城》,更是一部經典之作,他擅長用音符表達情緒,很善用洪亮的音樂,他的音樂很有涵意,當中又表達得很細膩,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說,天賦固然重要,但更關鍵在於要不斷地學習、摸索、積累經驗,再轉化成自我表達的方式,如何最大化地利用天賦、發掘潛力,是每一位創作人需要考慮的問題。

“好的靈感都來自於細緻入微的觀察。”陳敬瑋愛在旅行中搜尋生活細節和靈感,記錄當下的感受並化為音符,再適當地加入影片中,這就是他的日常。

配樂恰恰好 有亮點不搶戲

恰到好處的音樂,對於影視作品而言不僅僅是推動情節和表達情感的手段,劇情在背景音樂的加持下也更有感染力。

陳敬瑋分析說,影視劇有分頭、尾和插曲,比如一部愛情劇,更會為劇中人物量身製作個人配樂,有屬於個人的配樂,但有時甚至無聲勝有聲。

陳敬瑋也參與多項歌曲製作,右二為歌手郁可唯。

和導演合作 需建立信任感

在很多電影或是電視劇的製作中,音樂通常是最後加入的部分。

成功的音樂總監用有限的預算創造機會,用他們的經驗、能力、智慧找到最佳的音樂解決方案,服務影視項目,在藝術上和商業上,最大程度達到導演、製片要求的效果。

陳敬瑋說:“和導演的溝通也佔了做音樂很大的比例,兩個人要合作音樂,首先需要建立信任感。”

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都有所差異,與對方溝通交流,說服對方接納自己的觀點或讓觀點趨同,音樂人之間的共識和交流,才是做音樂最迷人的地方。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