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南23日訊)手機行業不受疫情影響,在行動管制令期間反而帶旺了各通訊店面手機銷售的業績。 668通訊店老闆林振文受訪指出,該店在有條件行動管制令下獲准營業後,開業第一天的客源便源源不絕,一天裡可售出8至10個智能手機。 “剛開業的那個星期,很多顧客都來購買新手機,一天的最高銷售量可達20個手機,連吃飯休息的時間也沒有。二手智能手機也在那幾天就售罄了。” 他說,購買新手機的客源包括勞工,其中馬來顧客和印裔顧客佔了較大的比例。 買手機給孩子上網課 對此,他曾詢問過顧客們,他們表示因為開始上班,無法借出手機給小孩上網課,剛好又有援助金,所以便來購買新的智能手機給予孩子們上網課。 他說,他意想不到手機銷售量行情會這麼好,上個星期共售出76個智能手機,比以往最高銷量的月份多了近20個,料5月份的銷售量可破100個手機大關。 據他了解,各地的電訊店允許開業後,也一直處於補貨階段。 “之前我向歐柏(oppo)銷售員補貨時聽說,各店面的通訊店訂購單也是接不完,不過商場裡的通訊店的行情就較為平淡。” 他說,大部分顧客都會購買500令吉至1700令吉左右的智能手機,但也有一小部分因經濟有限,選擇購買299令吉的舊款手機或修理手機。修理手機和購買新手機的顧客大概佔了該店的70%客源。 顧客都願意買新手機 東洋通訊電店員陳秋豪受訪指出,這段期間雖有顧客上門購買新手機,但只佔了30%至40%的客源,大多數的顧客都是來支付電話費賬單或充錢、修理手機及手機配件。 “大多數來修理手機的顧客,都事前上網查閱過新手機的功能和價錢了,所以都會選擇購買新手機。” 他說,和以往相比雖有所下降,但智能手機已成為了現代人的必需品,所以開業至今,都會有顧客前來購買。 “在購買新手機的客源裡,勞工熟客佔的人數比較多,只有大概30%是本地人。” 對此,他表示大多數在工廠勞工在管制令期間都有工作,且遠在他鄉的勞工只能用智能手機和家人聯繫,所以舊手機壞了,都願意掏錢購買新手機。 他說,剛開業時,購買人潮會比較多,這個星期則較少顧客來購買了,一天大約只能售出1至2個手機。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