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鄭立慷:海水輻射水平安全 日核污水未流入馬海域

(布城13日訊)日本排放到海洋的核污水,至今還沒有流到大馬和東盟的海域。

科學、工藝及革新部長鄭立慷表示,根據全國6個海域所檢測的結果,截至目前為止,我國海域的放射性水平完全沒有出現變化,且在安全水平。

Advertisement

“日本排入海洋已經處理過的核污水,至今還沒有流入大馬以及東盟的海域。”

與東盟國共享監測資訊

配合華人農历新年,接受媒體聯訪的鄭立慷說,根據洋流分布圖,這些水會先流到美國才到大馬,並不是跟著地圖從上面流下來的。

他表示,我國通過在海水內安裝放射性檢測儀器,在海域內監測放射性水平,而我國跟東盟其他國家都有合作,大家共享資訊,所以倘若日本排放的核污水一進入東盟的水域,大家都會知道。

ADVERTISEMENT

衛生部檢測海產安全

他說,這個監控不僅是檢測日本的核污水的輻射水平,也是為了整個航海的安全,包括若海水一旦出現化學物質,他們將第一時間知道。

日本在去年8月24日把經過先進液體處理系統(ALPS)處理的水排入大海,引起民眾對日本海產安全食用的疑慮,無論如何,鄭立慷補充,海產安全的檢測是由衛生部負責。

與印尼競爭建太空發射站 馬沒地震火山占優勢

與印尼競爭搶快,爭取建設東南亞第一個太空發射站,若失敗,我國或不建太空發射站。

鄭立慷說,印尼也在部署建設航天基地,但是他們還沒有確定何時發射火箭,如果印尼比大馬先建,大馬肯定不能再做了。

東南亞區域只需1發射站

“因為在這個區域,基本上我們是養不活兩個太空發射站的,整個區域只需要一個。”

他坦言,現在要跟印尼搶快,如果印尼比大馬更早建設,那大馬就要放棄,我們的目標是在2026年動土。

“我們當然希望比印尼更快,我們有的優勢印尼並沒有。”

他說,我國的優勢,包括我們身處赤道,沒有地震和火山,天災人禍較少,也有一個相對成熟的電子工業,因此我國要競爭成為整個東南亞第一個擁有火箭發射基地的國家。

他相信,印尼不可能在一年內就完成太空發射站的建設。

無論如何,他補充,如果真的印尼有了,過後要進來大馬投資的公司,對在我國建立太空發射站有信心,那還是有可能繼續在我國建設的。

“因為這變成是商業決定,取決於那家公司要不要進來大馬投資。目前是根據衛星發射的數量作出的一個評估。”

4企對馬設發射站有興趣

他說,目前有4家公司對在我國建設火箭發射站有興趣。而這4家公司都是本地公司聯合外國公司一起。

“他們是來詢問的,最後真正有興趣的公司才會花錢進行可行性研究,這些研究包含了對環境的評估,以及其他很多不同的評估。”

鄭立慷重申,這是一個私人界融資的計劃,政府沒有出錢,只是擬定相關條款核指南。

該部已經在2023年11月3日推介了《發展太空發射站可行性研究指南》。

放眼2030年前生產人體疫苗

我國放眼2030年之前成功制造自己的人體疫苗。

鄭立慷說,我國從2021年開始人體疫苗的研發,並與國際夥伴合作一起研發,希望在2030年之前可以制造自己的人體疫苗。目前我國只有制造動物疫苗的能力。

他說,目前我國研究的人體疫苗包括骨痛熱症和癌症的人體疫苗,例如頭頸癌的疫苗。

雖然很多國家在進行幹細胞的研究,不過鄭立慷表示,由於我們的資源有限,只能專註一兩個重點,政府暫時還沒有把研究幹細胞變成一個研究重點。

朝精準醫藥目標 收集1萬國人DNA樣本

鄭立慷透露,今年我國將開始通過收集1萬個國人脫氧核糖核酸(DNA)的樣本,進行基因組測序,以朝向精準醫藥的目標。

他說,精準醫藥是該部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目前很多國家已經通過收集自己國人的DNA進行基因組測序,有了自己的基因銀行。

他說,衛生部會抽取了國人的DNA樣本後,由該部負責做基因組測序。

目前多以西方人體質制藥

他指出,這個數據很重要,因為現在很多的藥物,很多時候是不準的,大部分的公司的藥物是以西方人的體質、飲食習慣和西方環境制造出來的,以致這些藥物都很一般性,所以我國要有自己的數據。

他說,就以癌症來說,患什麼癌就用那個癌症的藥,但是為什麼對一些癌症病人有效,一些卻無效,就因為這個藥物的針對性不強,很一般性,所以我們需要精準醫藥的治療,這就需要通過收集國人基因組測序的數據。

他表示,第一個階段是收集樣本,然後比較針對性的治療癌症患者,要越精準,就要越細分,暫時只是以國籍來區分,通過這1萬個樣本,做馬來西亞自己的數據。而這個研究牽涉的預算很大,所以不敢設下目標何時會完成。

“我們是希望越早完成越好。”

今年推動氫經濟路線圖 盼2027年成氫能出口國

鄭立慷表示,我國放眼在2027年成為氫氣能源出口國。

他說,一旦砂拉越的氫能工廠竣工,我國在2027年就能出口氫氣能源。繼去年推出了

氫經濟及科技路線圖(HETR)之後,今年我國將把重點放在如何推動氫經濟路線圖。

鄭立慷表示,要推動氫經濟,政府需要制造整個生態系統,就是不僅要制造綠色氫能,也要確保有人使用。有鑒於此,目前該部已經在跟大馬機場控股公司洽談,是否能把他們的一些地面機隊,例如載行李的,還有載人的那種巴士,把一部分的這些交通工具 變成是氫能交通工。

他說,該部將在半島進行一個試點計劃,在布城和賽城一帶,設立流動加氫站。

他說,所謂的綠色氫能,就是那個制造氫能的源頭是乾淨的,太陽能和風力就是乾淨能源,這是大馬的優勢,砂拉越有水壩水力發電,如今歐美國家非常註重能源的清潔。

土地陽光充足制造綠色氫能

他說,我們也有足夠的土地和陽光資源,制造綠色氫能。

他坦言,相比其他現有的能源,氫能肯定比較貴,但是綠色氫能可以儲存,也可以直接拿來發電,太陽能不能儲存,而相比電動車和氫能車,氫能車會更加環保。

氫能車沒碳足跡更環保

“氫能車的好處是,氫能是完全乾淨,它打進去的氫氣,排洩的是水,沒有二氧化碳、沒有一氧化碳,沒有所謂的碳足跡的問題,但是電動車有,因為它有一粒很大的電池,電池就是整個電動車最大的組成部分 ,制造那個電池的過程的碳足跡會比較大。”

他說,目前還沒有大量生產氫能,還沒有達到那個規糢的經濟,以致氫能的價格較貴,但是如果我們慢慢制造整個生態系統,價錢就會慢慢下降。

今年將完成第三個PDF

鄭立慷表示,用以儲存萊納斯160萬公噸輻射廢料的關丹格賓的永久廢料儲存設施(PDF),今年將完成第三個儲存室,最後一個儲存室將在2026年完成,並把廢料存進去。

他坦言,以大馬現有的能力和建築,要做到廢料放在儲存室幾萬年都不會洩露,是不可能的,數百年就要翻新加固一次,因此他認為,對他而言,PDF也不是一個好的解決輻射廢料的方式。

2025年規模化廢料提取技術

他說,從廢料中提取釷的技術預料能在2025年規模化。如此一來,其實就不需要PDF了,因為那個廢料已經不再有輻射了。

不過他補充,盡管如此,萊納斯還是得把PDF建完。

針對行動黨勞勿國會議員鄒宇暉去年揭露,稀土放射性廢料被丟棄在格賓工廠後面,暴露在空氣中,任由日曬雨淋,鄭立慷說,目前還是放那邊,就是等PDF建好了把廢料放進去。根據原子能執照局的數據,這些廢料對人民的健康並沒有帶來威脅,他們每一年都會檢測那邊附近的環境,還有他們的員工的健康,輻射值沒有超標。

他說,我們知道這是不對的,但之前的條件就是叫萊納斯建PDF,但還沒有建好,要把廢料放去哪里呢?

“政府的責任就是要確保這些廢料要放進去PDF。”

詢及萊納斯最後會不會因為計算了成本不劃算不要從廢料中把有放射性的釷提取出來,鄭立慷說,萊納斯願意做的一個原因是劃算,而且釷有價錢,也有買家。

“釷是很好的發電原料,目前而言我們會把釷賣給核發電的國家。”

跨部門合作緩解人資短缺

過去政府部門各自為政,團結政府矢言打破傳統,加強跨部門合作,提高效率。

鄭立慷說,團結政府跟過去的政府的作法不一樣,政府是作為一個整體來領導的,不再是每個部門各自為政,這一點對政府所有部門都非常重要。

他說,我們看到政府是一個很龐大的機制,有龐大的力量,但同時也有很多缺點,很多部門是各自做各自的,沒有跟其他部門和機構合作,一直自我保護自己的“領土”,因此團結政府將加強這一點,接下來的一年將有很多跨部門的合作項目。

“我已經指示我整個部門的公務員要適應這個新作法。”

他舉例,基於油棕業面對嚴重的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該部將跟種植及原產業部合作,如何運用科技解決收割油棕的問題。這個時代,很多東西已經可以科技取代。

“如果這個合作成功的話,可以大大的緩解整個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

他透露,另一個跨部門的合作是與農業及糧食安全部合作,緩解糧食安全的問題,比如研究抗病性更好的稻米種類。

“我們也會跟跟教育部合作,推廣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教育。”

他說,該部也跟投資、貿易及工業部合作,如何推廣電動車,以及能源轉型及公共事業部合作,如何推廣氫經濟,這是政府的整體方針。

今年推5大發展項目

他說,該部今年的5大重點發展項目:氫經濟及科技路線圖,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糧食保障與精準醫療),通過搖籃基金私人有限公司推出“我的創業”初始企業生態系統與國家科技創新沙盒計劃,航空業發展。

“在AI方面,我們將與數字部和經濟部合作,我們註重在在法規上,今年首個季度會推出一個框架,如何負責任的運用人工智能。”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