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避免癌症擴散加重病情 疫情下勿推遲手術

冠病大流行影響全球人,包括正在接受治療的病患。

眼看疫情日益嚴峻,剛被診斷患上癌症的患者和家屬,該如何是好?

Advertisement

陶乃文醫生(Tho Lye Mun)臨床腫瘤內科顧問馬來西亞肺癌網絡(LCNM)副主席東南亞放射腫瘤學小組(SEAROG)副主席

身體不適才需入院

問:目前,癌患可以入院(留在醫院病房內)接受常規的癌症治療嗎?

陶:對於身體健康可以進行門診治療的患者,我們依然建議他們在門診進行常規的癌症治療。不建議入院,對患者來說,最安全的地方是在家。只有身體不適的患者才需要入院。

ADVERTISEMENT

在醫院感染風險低

問:這段時間剛好排期輪到進行腫瘤切除手術,是否應該將手術延期嗎?建議推遲到什麼時候?

陶:癌症手術通常是緊急的,將手術延期的風險包括使癌症擴散、變得更加嚴重。實際上,在醫院內感染到新冠病毒的風險是非常低的,特別是如果醫院已採取適當的防疫措施,但是這仍然取決於疫情爆發的嚴重程度。當有越來越多的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這將為我們的醫療保健系統帶來沉重的負擔,可能導致某些手術被推遲。

誠實告知醫生病情

問:如果癌患有感冒症狀,他們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或只是癌症治療的副作用?兩者造成的症狀是否相似、重疊?

陶:有時很難去區分普通病毒感染和新冠病毒感染這兩者的症狀。典型的症狀包括呼吸困難、乾咳、發燒和喉嚨痛,但患者也會出現腸胃道症狀,如腹痛、腹瀉和腹脹。

最好的方法是與主治醫生討論。他們可能會讓患者進行新冠病毒測試,包括使用痰液採樣或鼻腔拭子採樣。醫生還可能建議患者自行隔離14天。患者必須誠實告知醫生自己的病情,這是非常重要的。

癌患堅強做好防護

問:正在接受治療的癌患或癌症倖存者,他們該如何應對COVID-19大流行所帶來的憂慮和焦慮?

陶:大家要堅強及有信心。記得,你的醫生不會放棄你。醫生們以及醫療系統依然會堅守崗位,以確保民眾獲得最好的護理。此外,大家要遵守行動管制令,不要讓自己和他人處於危險之中。隨之時間的流逝,這場危機終將過去。

電子通訊方式探病

對於癌患的家屬和照顧者,您是否有特別要提醒或建議的?

衛生部已下令,在行動管制令期間,除非有緊急情況,否則一律禁止訪客進入醫院病房探病。

沒錯,如果親人生病了卻不能去拜訪他們,這是很難過的,但我依然呼籲公眾遵守行動管制令,因為我們不僅要維護親人的安全,而且也要確保他們安全。

癌患的家屬和照護者應減少出門,

你可以通過電子通訊方式來陪伴癌患一起抗癌。

教導家中長者如何使用WhatsApp、FaceTime

或任何社交通訊應用程式。

千萬不要在這段期間與癌患失去聯繫,

在這個艱難時期,他們非常需要你。

要記得,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並不意味

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

醫院防疫措施嚴格

問:鑑於目前疫情的嚴峻形勢,癌患應如何評估病情和到醫院治療的風險?

陶:其實,癌患到醫院接受治療是沒問題的,唯這家癌症中心或私人醫院,必須嚴格執行防疫措施以確保病人的安全。

比如,在允許任何一名患者和訪客進入醫院之前,應先進行嚴格的篩查,包括對訪客進行體溫檢查以及調查訪客的近期旅行記錄。患者和訪客必須合作,若本身有潛在的風險,在進入醫院之前須誠實告知院方,包括聲明自己可能有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流鼻涕、發燒、喉嚨痛。

患者和訪客也必須誠實告知院方其近期旅行記錄,以及誠實告知是否曾與COVID-19感染者接觸。

此外,醫院必須每天定時為升降機、等候區,特別是化療和放療部門進行多次的徹底清潔和消毒工作。

醫院內也必須維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即每個人必須與旁人保持1公尺的距離,這包括在排隊時、等待見醫生時、購買食物時。最後,大家在醫院時也要勤洗手,同時盡量避免用手觸碰臉部。

癌患染疫後果嚴重

問:如果癌患感染冠病,有什麼風險?為什麼?

陶:其實,新冠病毒影響癌患方式與一般人是相同的。但由於癌患的免疫系統較低,感染後所帶來的影響和後果可能更嚴重。我們知道這病毒可以通過飛沫及通過空氣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或帶有病毒的飛沫可以污染物品表面,當人觸摸該物品表面再觸摸自己的臉部,病毒便有機會進入其呼吸道,病毒因而傳播。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病毒可以在金屬表面上存活3天。

通常,COVID-19的病毒會攻擊患者的呼吸系統並引起肺部發炎,導致患者有呼吸困難、乾咳及喉嚨痛的症狀。在病例中,有80%屬於輕微的症狀,他們可以在無需醫療的情況下自行康復。

但在其他的情況下,它可能導致肺炎,甚至在最壞的情況下,需要給患者插管,讓患者獲得加護病房(ICU)的護理,其中包括使用通氣支持(ventilatory support)幫助患者呼吸。在更嚴重的情況下,COVID-19也會削弱心臟、腎臟和肝臟的功能。

癌患皆具感染風險

問:所有癌患感染冠病的風險都一樣嗎?還是只有正在接受治療的癌患屬於高風險群?

陶:雖然正在接受治療的癌患的風險最高,但在近6個月內完成治療,或患有癌症但未接受治療的患者也有風險,因為患癌本來就會降低一個人的免疫力。

防止血球計數下降

問:癌症治療如何影響患者的免疫系統?

陶:人體內的白細胞負責幫助我們抵抗感染,然而白細胞的類型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能抵抗細菌的嗜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s),以及能抵抗病毒的淋巴細胞(lymphocytes,又稱T細胞)。其中淋巴細胞也可抵抗導致COVID-19的SARS-CoV-2病毒。

化療可以降低體內的嗜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的計數,使患者有更高的風險受到感染。

放療則不會導致白細胞計數大幅度下降,除非有大量的骨髓接受到放療的放射線,因為骨髓是人體製造白細胞的地方。而免疫療法很少會有減少患者體內白細胞計數的情況。

腫瘤科醫生在治療期間需要仔細監測患者的血球計數,如果它們太低,醫生可以考慮給患者服用如“顆粒性白血球聚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之類的藥物,以防止血球計數下降。另外,我們可以修改化療的方案來防止血球計數的下降。

減少出門注意衛生

問:在癌症治療期間該如何預防感染新冠病毒?

陶:預防新冠病毒的最佳方法是保持社交距離和維持個人衛生,尤其是勤洗手。建議癌患在行動管制令期間盡量減少出門,即使行動管制令結束,新冠病毒仍然可能需要數個月的時間才能在社區中消失。

這段期間,癌患也請盡量避免與有咳嗽或打噴嚏等症狀的人密切接觸。此外,也建議癌患盡可能吃乾淨的食物,比如吃自家烹煮的食物。生的食物,如生魚片或沙拉可能含有細菌,因此還是建議患者將食物經過高溫烹煮後才吃。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