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森甲即時國內地方

送王舡大典橫跨2世紀 魏喜森:傳統習俗綻放色彩

(馬六甲9日訊)甲州衛生、人力資源及團結事務委員會主席魏喜森州行政議員指出,馬六甲舉辦送王舡祭祀大典,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葉,這項傳統習俗在馬來西亞這塊土地綻放色彩,橫跨兩個世紀之久。

魏喜森今早出席勇全殿“合安”號王舡開斧大典致詞時說,先賢對傳統習俗的堅持和熱愛值得敬佩,更是身為華裔子弟的我們,尤其是閩南後裔的驕傲。

Advertisement

魏喜森(右二)為王舡“龍骨”主持開斧儀式後,象徵建造王舡工作正式開始。右一為顏泳和,左二及三為蘇汶財及李榮釗。

他指出,為了確保這項傳統習俗不被時代的洪流所淘汰,勇全殿理事部於2012年積極推動和傳揚,將送王舡申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甚至在2020年聯合中國將之帶到世界的舞台,成功申報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勇全殿理事部建功立德的貢獻實可圈可點。

“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單位的勇全殿,如今再次籌辦送王舡祭祀大典作出準備,希望這項活動能吸引更多人參與其盛,年輕的一輩能在現有的基礎上承傳與發揚,以便這項傳統習俗能在這塊土地上千秋萬代地承傳下去,繼續發揚光大。”

林朝雁(左起)為開斧儀式主持鳴鑼,右起為顏煊煌及方有財。

ADVERTISEMENT

另一方面,王舡主任拿督顏泳和表示,2020年迎接孟府王爺駕臨後,王爺為王舡命名“合安”號,也特別“寫”出“人、一、口”三個字,代表著馬六甲甚至馬來西亞,每一人都可以安穩地吃一口安定的飯。

他認為,“合”代表兩個意思,一是中馬兩國合作申報送王舡文化為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項目,二是國人要合作打造公平、和諧及和睦的馬來西亞,爾後大家也見證了馬來西亞第一次組成團結政府。

他指出,勇全殿作為馬來西亞重點送王舡研習中心,其硬體設施已在理事們合作及同心協力下打造出來,如今要加強其內容及內在美,但僅靠勇全殿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他希望王爺兄弟宮廟包括馬六甲及全國孫佘池的兄弟宮廟,可以合作把送王舡精神發揚光大。

在合安號王舡開斧儀式上,嘉賓聯合為王舡“龍骨”掀紅布。

“當送王舡被列為非遺後,我們在馬來西亞可以抬頭挺胸說,政府有把華人文化推到世界平台,所以華裔有義務發揚光大,繼續更上一層樓。”

他說,送王舡慶典將在明年1月11日(兔年臘月初一)舉行,而2024年正是2024馬六甲觀光年,也是馬來西亞與中國建交50週年慶,使送王舡意義甚大,他呼籲所有人士包括廟宇領導、州領袖給予大力支援及參與,把送王舡活動辦得比過去更有聲有色。

出席嘉賓有勇全殿主席顏煊煌、秘書蘇汶財、馬來西亞孫佘池總會會長方有財、青雲亭六大理主席李榮釗、怡力州議員林朝雁、拿督威拉顏天祿、拿督顏貞強、拿督梁偉翔等。

2024年1月11日舉辦勇全殿“合安”號送王舡慶典,今日進行開斧大典後拍攝大合照。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