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地方

迷你超市林立網售生意跌 大山腳巴剎小販苦求存

報道:陳玉燕、陳紫妍

(大山腳2日訊)經濟活動邁入復甦階段,民眾開始復工,巴剎人流愈少,社區迷你超市遍地開花,網售生意又不給力,大山腳市區巴剎小販被左右夾擊,生意下跌,只能在夾縫中艱難求存。

Advertisement

大山腳市區巴剎菜販陳初耀(44歲)受訪時說,政府落實國家復蘇計劃後,巴剎人流明顯減少,客流量減半,生意直線下跌,銷量減少30至40%,惟有周末時靠外勞和老顧客撐起部分銷量。

他坦言,老巴剎環境衛生欠佳,年輕人喜歡到超市購物,加上如今迷你超市遍地開花,踏入巴剎買菜的民眾更少。

儘管如此,他並不看好迷你超市的趨勢能長紅,畢竟在疫情期間,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超市競爭也很激烈,恐無法長久維持主導地位。

擁有逾50年歷史的大山腳市區巴剎,內部設施老舊,有小販建議翻新和提升。

ADVERTISEMENT

陳初耀認為應改善巴剎的整體環境,才能引入更多人流。

顧客要求高網售難做

行管令期間,陳初耀逐步摸索如何經營線上生意,一開始反應十分熱烈,但行管令結束後,線上銷量也大幅下滑,只占總銷售的20%左右。

他笑言,線上生意比實體生意更難做,顧客對服務要求更高,有些顧客收到蔬菜後,因沒預想般完美,便會留下差評、要求扣錢,甚至要求退貨。

實體生意與網售生意兩邊忙,但賺幅不高,他目前只雇佣一名助手協助打理菜檔生意。

陳初耀的菜檔,主要靠老顧客及外勞客戶群支撐。

老舊巴剎髒臭應翻新

15歲開始,就在市區巴剎賣菜,親眼見證巴剎越來越沒落的陳初耀,認為老舊的傳統巴剎如今已不合時宜,衛生環境差又有異味,若再不提升營售環境,或會逐漸被淘汰。

他說,重建一座設計新穎、與時併進的市區新巴剎,已是刻不容緩。如要吸引更多人回流巴剎,讓年輕人願意走入巴剎,巴剎可保留外觀,但內部一定要翻新。

詢及現今菜價上漲問題,他說,原因在於蔬菜貨源供應三地的價格均上漲,加上雨季收成減少。本區生產的黃瓜、苦瓜等漲幅約20至30%;中國進口菜和金馬崙的蔬菜都漲了一倍,漲幅最高的首推芥蘭。

新一輪的干物進貨後,價格將會調漲。

線下生意增 線上反大跌

大山腳市區巴剎雜貨商販王偉倫(39歲)指出,自步入復甦階段以來,實體店的生意有增長一些,反而是行管令期間,售量高的線上生意如今跌了60%左右。

問及傳統巴剎的前景時,他坦言,發生這場疫情後,巴剎原有的客流的確已被迷你超市分流,但傳統巴剎仍然有存在的空間。

“還是有人喜歡傳統巴剎的情懷,而且巴剎的選擇會比迷你超市多,若是顧客的購買量大,還是會選擇來巴剎。”

他不否認,傳統巴剎也應注重內部環境,整潔衛生至關重要,才能夠吸引更多年輕人。

短期來看,他認為巴剎還沒那麼快會被淘汰,因為大眾還是喜歡到巴剎實體購物。這點可從如今他的線上與線下平臺的銷量,可見一斑。

王偉倫認為傳統巴剎的老情懷令人留念,是無可替代的。

若翻新引進新檔口 競爭更大

鹹魚小販雷金良(50歲)則認為,年輕顧客大多選擇到超市購物,對巴剎生意確實造成影響,但他認為傳統巴剎優於超市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巴剎選擇多;其二則是巴剎貨源較為新鮮。

他說,如今巴剎的客戶也只回流了約60%,但生意量有逐漸好轉。

詢及該巴剎是否應該翻新及改善環境問題,他認為,客流是固定的,若是翻新後引入更多檔口,市場內部競爭變得更激烈,小販們更難求存。

如今萬物漲價,雷金良說,如今店里販售的干物都是存貨,所以尚未起價,但待新貨來到就會調整價格,漲幅尚未確定。

雷金良是該巴剎鹹魚攤位第二代業者,在大山腳市區巴剎經營了40年。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