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bcdn.guangming.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04/vvvvvc.jpg)
(八打靈再也18日訊)前首相拿督斯里納吉爭取居家服刑的司法審核轉為內庭審訊,使得記者無法跟進採訪。獨立新聞中心和淨選盟紛紛促恢複公開審訊,因為案件涉及公共利益。
獨立新聞中心(CIJ)執行總監瓦莎奈度發文告中指出,雖然他們尊重司法程序,但此案涉及公眾利益,應保障公眾知情權,而且透明的司法程序是民主基本原則,不應破壞。
“任何時候都需要保護及維護,公眾以公開、透明、及時和容易理解的方式獲取信息的權利。”
瓦莎奈度表示,此案轉為內庭審訊後,導致媒體無法報道且阻礙信息傳播,進而阻止公眾監督貪污案的結果。
“這可能導致公眾無法追究相關人士的法治責任,且無法伸張正義;政治人物的利益不能凌駕於公眾利益之上。”
《當今大馬》報道指,瓦莎奈度也提醒,媒體作為民主的第四支柱,是公眾了解信息的關鍵。若當局因政治權宜而阻饒媒體履行報道責任,將削弱公眾對司法機構的信任。
“政治權宜不應阻礙媒體報道,這將制止傳播中立信息,且降低媒體可信度,因其無法在報道公共利益事務時發揮作用。”
“這開創了先例,即媒體不能報道涉及政治權宜的問題,同時創造了一個削減信任的不透明系統。”
瓦莎奈度強調,司法機構必須以公共利益及民主原則為主,不應雙重標準。
她認為,納吉身為前首相及政治精英,與公眾相比,已享有更多司法途徑,其近期獲得特赦減刑已是先例,且獲赦原因也尚未公開。
“司法救助須公平地以公共利益和國際標準為基準。唯有做到這點,我們才能開始消除政治和司法制度,以及整體社會中的不平等現象。”
因此,她促請司法部門重新考慮,取消內庭審訊,繼續公開庭審。
“所有媒體都必須有充分獲取信息的權利,並向公眾報道信息。(當局)必須消除一切‘不平等和雙重標準’(antara dua darjat)的情況,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淨選盟:案件涉公共利益 應保障公眾知情權
淨選盟今天也發文告提醒,聯邦法院之前裁定納吉的案件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資金,因此有必要需保持公開透明,保障公眾知情權。
淨選盟也質疑,副檢察司為何不反對納吉的申請,並促後者向公眾交代其行動的合理理由。
“如此備受矚目案件的審訊應該公開透明化,因為公眾有權了解案件的真實審理情況。”
“但如果沒有,就會給人雙重標準的感覺,進而削弱公眾對政府和司法機構的信心。”
“淨選盟再次強調,公平和透明原則必須視作維護司法體系和國家法治的主要原則。”
法官阿瑪吉星昨日批準納吉的申請,將其要求七造厘清特赦令附錄存在與否的公開庭審轉移到內庭審訊。
法官允許改用內庭審訊,只有納吉的律師和代表答辯人的高級聯邦律師可出席,其他人等包括媒體不獲準跟進審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