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行動管制社會隔離致抑鬱 疫後關注心理健康

疫情尚未脫離,全世界心理衛生的警鈴已然大響,政府和社會各界應及早防範,把“心理健康”列為疫後重建要務。

如果要談2020留給2021的遺產,新冠疫情絕對是影響最大的。雖然疫苗已見端倪,但在全世界引頸長盼的長列隊伍當中,要立刻滿足全世界需求恐怕是緣木求魚。

Advertisement

這也讓控制疫情和穩定經濟成為2021全世界各國努力的基本要務。不過,另一個對於生活影響同樣重大,卻比較少人注意到的問題,勢必是全球2021關注的焦點,那就是疫後的心理衛生問題,因為從過往經驗來看,大型災難發生,往往會導致各類心理健康問題,連帶造成自殺問題的惡化。

新冠病毒(COVID-19)帶給人們的精神壓力非同小可。

對於新疾病以及可能發生事情的恐懼和焦慮已令人不知所措,並在成年人和兒童中引發強烈的情緒。一些公共衛生措施,如保持社交距離,會使人們感到孤立和孤獨,並增加壓力和焦慮。

疫情導致失業、學校關閉,甚至連宗教都暫停聚會,此外,社會隔離更是導致孤寂感和憂鬱增倍。

ADVERTISEMENT

男性自殺率高於女性

進一步來看,哪些因素特別容易造成心理健康負擔呢?

一.疫情造成經濟下滑,連帶而來的失業問題最令職場男性困擾 

自殺和失業高度相關,從數據上來看,自殺的男性普遍要高於女性,其中在最極端的例子──俄羅斯,男性與女性自殺的比例高達六比一。展望2021年,由於許多國家仍在經濟低檔中,專家認為,失業的男性將是高風險群。

《經濟學人》引用意大利數據指出,2008年開始的全球經濟危機,在接下來8年之間造成了就業男性超過2000起以上的自殺,在此同時,失業也在歐洲其他國家造成類似惡果。至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隔年,日本就業男性自殺比例上升了三分之一,韓國則是驚人的45%。相較之下,女性自殺上升的趨勢則較不明顯。

知名的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指出,失業率每上升一個百分點,歐洲自殺率就會上升0.79%;至於在美國,數字則是0.99%。 《刺胳針》認為,這是因為美國失業救濟不如歐洲大方,且槍枝購買較容易,導緻美國人較因為失業而自殺。

在馬來西亞方面,今年9月失業率從5月的5.3%跌至4.6%,失業人數從82萬6100人減至73萬7500人。

人力資源資源部長沙拉瓦南說,今年12月的失業率預料降至4.5%,此趨勢將持續至明年。

二.宅在家盯着手機,年輕族群最容易沮喪

即便台灣疫情控制良好,但由於社交活動的減少,人們比平常花更多時間盯着螢幕,關注社群媒體,也有導致抑鬱人口大增的現象。

特別是年輕人,根據《經濟學人》報導,自從2007年iPhone推出以來,美國年輕族群的自殺率提高了50%,其中增長比例最高的是高中女生。社群媒體對於青少年自殺上升的影響有多大?長期研究這個專題,也出過專書的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心理系教授特溫吉(Jean Twenge)認為,手機和社群媒體是美國青少年自殺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在過去十幾年中,社群媒體的發展已經導致了年輕人之間人與人接觸機會的減少,如今面對疫情導致的社交隔離和學校的關閉,更是讓不少疫情重災國憂心忡忡。

對應社交媒體對於青年心理衛生的影響,許多國家紛紛推出政策,希望降低年輕族群對於社群媒體的依賴,西班牙一家公司,甚至推出觀察情緒指標的軟體,希望能在使用者情緒達到臨界點的時候發出警訊,讓人別做傻事。

三.國際情勢緊繃,政壇未來引焦慮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過去這段時間,無論是愈來愈激化的香港局勢,或是美中之間的激盪,我國政治的動蕩都讓國人身處壓力鍋之中。

最後,當疫後的心理健康問題在全世界蔓延開來,透過媒體傳播,會不會也影響國人的心理健康,更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防治自殺首先在於了解風險,在疫情還未脫離,全世界心理衛生的警鈴已然大響,政府和社會各界應及早防範,把“心理健康”列為疫後重建要務。

自殺人數多過染冠病死 平均每天1人輕生

在高壓和疫情夾擊下,許多人都會在不敵壓力的情況下選擇輕生,為此,檳城消費人協會促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提供及公開預防自殺專線,以提高民眾對疫情威脅意識,減少悲劇的發生。

檳消協主席莫希丁(Mohideen Abdul Kader)表示,疫情對人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並對此事表示關注。

債務家庭糾紛是主因

他表示,自實施行動限制令(MCO)以來,我國的自殺案件有上升的趨勢;據警方的數據統計,自3月18日至10月30日期間,我國共有266人自殺,平均每天就有1起自殺事件。

“同時,同期因2019新冠病毒(Covid-19)的死亡人數為249人,自殺人數與死亡人數幾乎不相上下,這是個不好的預兆。”

他表示,債務問題是導致我國自殺案件飆升的主因,其次則是家庭糾紛問題。民眾在適應新常態,如保持身體距離或戴口罩時,也會帶來一定的心理挑戰。

他補充,政府應該以最容易及廣泛的方式,宣導防自殺的信息以防止悲劇的發生,而不能只單靠紙媒提高民眾的意識。

 

疫情影響精神健康 8招助兒童遠離焦慮

專家們一直都在警告要注意正停學中的兒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健康。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在疫情初期的調查,兒童擔心的問題包括:與家人和朋友分離、擔心感染病毒、擔心會死於病毒。

德國西南一所小學的校長烏蘇拉.格拉斯(Ursula Grass)表示,孩子們在剛剛停課的第一兩個星期可能會覺得不用上學很好玩,但是很快就會變得很焦慮。而且因為隔離在家他們不得不自己面對這個問題。

145國家停課關校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統計,由於新冠疫情145個國家決定停課關閉學校,共有16億少年兒童受到影響。除了正常的學業被打亂,還有其他很多方面的學習也中斷了。

格拉斯校長說,老師並不只教數學、語文和其他科目,他們還教學生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培養對他人境遇的同理心,如何彼此和平相處玩耍。

格拉斯校長說: “雖然在發達的國家,老師們可以把家庭作業上傳到網上,通過電話和電子郵件與學生繼續保持聯繫。可是人與人之間的面對面溝通卻無法保留,這對很多孩子是個大問題。”

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慈善機構──“年輕心靈”負責人湯姆.馬德斯(Tom Madders)說,學校給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安全的日常空間,讓他們與信任的成年人說話,讓他們在一個安全的地方與朋友面對面。而隨着各地解封,學校將發揮關鍵的作用,為青少年兒童提供支持。

幼兒難守社交距離

疫情過後,學校也像所有地方一樣,不再是從前的學校。對衛生的規定無處不在,如要求孩子們經常洗手、保持人身距離、一次只准一個學生去廁所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調查顯示,兒童和青少年都對新冠疫情感到恐懼。

英國雷丁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海倫·杜德(Helen Dood)向BBC表示,嚴格執行社交距離規定對年幼的孩子尤其困難。唯一能使規定得以執行的辦法就是實施非常嚴格的控制措施, “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很不好。”

教師們則響應呼籲告訴青少年,有情緒很正常,因此,向家長推薦8個方法如何幫助子女面對疫情。根據對兒童焦慮的研究,以下8種方式可以幫助任何年齡段的孩子面對焦慮:

1.認清焦慮

首先,只有認識到孩子正處於焦慮狀態才能提供幫助。父母是辨認孩子情緒的專家。他們的焦慮用什麼方式表達?是問問題還是大哭大鬧?是不舒服還是要求抱?

2.營造談話空間

讓孩子知道可以隨時找你談話,但不要強迫他們。兒童和青少年都認為一邊做其他事情一邊談話更加容易,譬如畫畫時、烘烤糕點時或者玩遊戲時。不要在臨睡前談焦慮,因為臨睡前的時間應該平靜。如果時間真的太晚,可以建議孩子把焦慮寫下來,留待第二天再談。

3.榜樣的力量

即便父母同樣對疫情感到焦慮,仍然可以為孩子樹立起沉着應對的榜樣。這將有助於讓孩子放心:即便問題嚴重,但仍然沒有失控。

4.認真傾聽

花時間傾聽孩子說話,問問題,對他們看到的事物表示興趣。讓孩子知道他們的想法和感受都是可以理解的。向孩子解釋:雖然焦慮時身體做出很不舒服的反應,但這些都是正常的。

5.憂慮與現實

焦慮是一種情緒,但所憂慮的未必已成現實。仔細傾聽,理解孩子究竟在擔心焦慮什麼。他們擔心的壞結果有多壞?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果真發生又會怎樣?能否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幫助他們看到不會引起焦慮的結果。

6.處理外部壓力

要留意孩子看到、聽到、接觸到的新聞報導和社交媒體內容是否令他們不安。如果孩子已經難以應付,不要再給他們更大的壓力。相反,向他們強調與人為善和照顧好自己的重要性。

7.自信心

如果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應對困難,焦慮將大為減輕。你可以向孩子顯示對他們的信心,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幫助他們了解有些焦慮你也無能為力,他們必須自己面對,但可以通過分散注意力等方面加以調節。

8.照顧好自己

困難時期,每個人都面臨壓力,你需要照顧好自己才能最好地照顧孩子。

以上各點適用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也適用於在疫情中感到憂慮的每一個人。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