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潮‧茶香味的詞彙運用

有茶友喝了一口龍井茶,認為“帶有雞肉的香味”,另一位茶友說“有乳香”,再一位茶友非常反對,生氣說“龍井怎麼可能有乳香,乳香是屬於輕發酵烏龍茶的標準香”。茶友們各自強調自己的感受,認為“我的嘴巴喝到的味道就是長這個樣子,怎麼你認為沒有?”最後為了和氣收場,大家又說“感受一個味道是沒有對或錯的,你覺得是甚麼就是甚麼,喜歡就好”。

享用茶賞茶時,品聞到各個不一樣的茶所呈現出來的,屬於它們獨有的香味,該如何去形容或介紹才能讓茶友瞭解每一個茶的特質?這是茶文化工作者需要鍛煉的技能,如果沒辦法說清楚所飲之茶為何物,我們將較難引領茶友進入茶的世界,享受由茶湯的色香味所帶來的一個美麗境界。

Advertisement

我們略談常用來描述茶湯特質的方法:是使用既定的一些規範用詞。現在常用的有關色香味的用詞,多由產茶區的工作者匯集而成,採用這些資料時需留意的是:一、資料出版的日期是否太舊?由於時代境況的不斷推進向前,人們在飲食觀念和習慣上產生不同的取捨與要求,直接影響制茶產茶的作業工序,換言之,茶葉的色香味(即茶的特質)也在調整與改變中。如果既定的資訊並沒有隨著制茶工藝的整編而整編,無疑地詞彙就會顯得不夠,或者越來越過時,不適用於當代。比如:當烏龍茶的發酵方式開始採用空調冷氣房來調控、烏龍茶可以從微、輕、中、重不同程度的發酵工藝來表現它的香味時,所謂的“標準色香味”詞彙便非常缺乏。

二、需要留意用詞是否適合於當地茶友的認知與茶文化的發展。比如形容一個茶“有桂花香,有松煙香,有生菌香”,對於一個從來沒有看過此物,沒有聞過此香的茶友來說,那是很模糊、不夠具體的表達,茶友很難產生體認的。比如香港、馬來西亞等地許多茶友自小已經養成喝六堡茶與普洱茶的習慣,對於品嘗存放過的普洱及六堡的味道擁有老經驗,相對地較熟悉,假設這兩地的茶文化工作者能夠將賞普洱賞六堡的用詞彙集成書,對推廣老茶是非常有效的。

茶湯的介紹,如果說規定只能有一種標準,那是非常難的,因為無論種茶、制茶泡茶等過程中任何一個細微的變化都能讓茶產生不一樣的滋味。為了方便推廣和分享,茶香味的表現可以規範在一個範疇,根據茶葉不同程度以及不同方式的發酵,茶葉成品將會表現得較接近葉子的“自然味”,一直到較遠離葉子的“人工味”,即表示:越不發酵的茶,香味越“原始”類似芽香、菜香。輕發酵茶類似花香,較重的類似堅果香,再重類似熟果香,全發酵茶則較“人工“類似糖香,後發酵茶類似木香。它比較適合用“類似”,而不是“標準”。至於那是“花香”裡的甚麼花?“木香”裡的甚麼木,就不必規定了,規定下來就會太僵化。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