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花蓮強震】全台晶圓廠受創 損失或逾百億新台幣

(台北4日綜合電)台灣花蓮縣里氏規模7.2強震打亂了全台半導體生產,市場預估,全台七座晶圓代工廠因強震損失的晶圓產值高達逾百億元(新台幣,下同)。

綜合台灣《聯合報》、中央社和英媒報道,花蓮近海周三 發生里氏規模7.2強震,晶圓廠主要所在地新竹、台中等地震度均達里氏5,且後續余震不斷,據統計主震加上有感余震共計超過300次。

Advertisement

根據台灣半導體及面板廠等無塵室防災規範,一旦廠區發生規模達里氏4的地震,機台就會主動停機,所有工廠須疏散無塵室人員,以預防有毒氣體、液體外泄事故發生。

地震發生後,全台主要晶圓廠包括台積電、世界先進、聯電、力積電、南亞科、華邦、旺宏等七家業者幾乎都出現生產線破片與停機的狀況。

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的台積電周三晚發聲明說,部分廠區少數設備受損影響部分產線生產,但主要機台包含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皆無受損;目前晶圓廠設備覆原率已超過70%,新建晶圓廠覆原率已超過80%。

世界先進說,強震後即時疏散公司員工,無人員受傷,對生產的實際影響仍確認中;聯電說,影響輕微、會努力趕工彌補停工覆機的損失,對財務業務無重大影響。

ADVERTISEMENT

力積電回應,無人員受傷、無產線中斷,但正確認石英爐管、機台設備有無損壞中;華邦指出,產線機台部分停機確認沒問題後,已覆機生產。

相較之下,集成電路(IC)設計業與封測業相對影響不大。

業內人士分析,晶圓廠內的黃光區對震動極其敏感,先進制程使用的極紫外光(EUV)、爐管等裝置都難逃強震沖擊,生產線上的晶圓恐怕都須報廢重新來過,且余震不斷更將幹擾生產線恢覆狀況,影響晶圓廠生產與產出。

上述人士推測,從各廠說法來看,各晶圓廠仍需四至五天盤點地震後的受損情況。以各廠每月營業額估算,全台七大晶圓廠在周三的強震後,晶圓產值損失過百億元。

彭博社稱,這場25年以來的強震可能對全球科技產業和經濟造成影響,由於台灣在生產尖端芯片上的關鍵作用,這些潛在影響是巨大的,因為這些芯片是人工智能(AI)、智能手機和電動車的根基。

不過,英偉達在聲明中說:“在與我們的制造合作夥伴(台積電)協商後,我們預計台灣地震不會對我們的供應產生任何影響。”

英偉達的所有人工智能芯片訂單全部交給了台積電。

文/圖:互聯網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