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肚痛腹瀉影響生活品質 飲食改善腸敏感

(香港訊)何謂腸易激綜合症?腸胃肝臟科醫生吳志豪指出,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俗稱腸敏感或腸躁症,因腸臟功能紊亂,屬功能性疾病。病人腸道結構正常,沒發炎,抽血、造影結果均正常;但卻腹痛、腹脹或腹部不適,大便習慣改變,例如一肚痛就要大便,大便次數增多(肚瀉)或減少(便秘) ,大便質地變得過硬或稀爛。

Advertisement

“另外,腸易激綜合症會重複發作,有一定頻率,例如一個月最少三四次,影響日常生活;若一年只有一兩次,不算是腸易激綜合症。”

他提到,腸易激綜合症沒有特定的檢查或測試,因病人的腸結構正常,醫生通常透過臨床病症判斷,例如大便習慣有否改變,腸胃不適是否重複發作等。

ADVERTISEMENT

醫生視症狀 處方藥物

他說,醫生要排除與腸易激綜合症症狀十分相似的疾病,例如慢性腸炎、腸癌等。所以要查問病人有否出現令人擔心的病症,如發燒、大便有黏液,以排除慢性腸炎;另會問病人是否大便有血,胃口減少,消瘦,及家族曾否患有腫瘤,以排除腸癌。

“當有懷疑就需要進一步檢查,如抽血及驗大便。抽血是檢查病人有否貧血、肝腎功能是否正常及發炎指數;驗大便是看看大便有否隱血及發炎細胞。若病情持續沒有改善,就需要進一步檢查,包括大腸鏡檢查及電腦掃描。”

他提醒,腸易激綜合症不能根治,但是一種良性疾病,病人一般不會有嚴重併發症,亦不會增加患癌風險。一旦確診患上腸易激綜合症,醫生會提醒病人留意有否吃完某種食物後出現病症,教導病人盡量避吃有關食物。

“若這不能紓緩病症,醫生會視乎腸易激綜合症的症狀,處方適當藥物給病人在有需要時服用,包括止肚痛藥、抗腸抽筋藥、止瀉藥或瀉藥;若病人以肚瀉為主就會開止瀉藥,便秘為主就會開瀉藥;如病人受情緒影響,醫生亦會處方抗抑鬱藥。”

他透露,新的治療方向是從飲食著手的非藥物治療,避免進食高發酵性的碳水化合物,如馬鈴薯、番薯、豆類、麥、牛奶中乳糖等,因這些食物會在腸道發酵產生氣體,令腸道發脹;或避免進食高濃度果糖的食物,如很甜的水果或已浸糖水的水果,以免細菌在腸道發酵產生氣體,引發腸易激綜合症。不過這方法並非人人見效,病人要自行試驗以看看效果。

僅紓緩病症 無特效藥根治

家庭醫生鄭志文指出,腸易激綜合症屬於慢性疾病,沒有特效藥可治癒,治療目標是紓緩病症,減少腹部不適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家庭醫生會評估腸易激綜合症對病人的生活有何影響,例如排便習慣會否對病人上班、上學、家庭生活造成很大不便,並會評估病人的適應能力,想辦法協助他面對該病。

“對於慢性疾病,家庭醫生亦要留意有否共存病症,例如腸易激綜合症患者或可能會患上痔瘡,情緒亦較容易出現緊張及焦慮。”

“醫生又要提醒病人若出現新病症,切記不要把新病症歸咎於已有的慢性疾病,要看醫生診斷,因病人有可能患有另一種疾病。”

他提醒,健康生活對不少慢性疾病都有幫助,醫生會建議病人保持充足睡眠,適當運動,控制體重,不吸煙飲酒,進食足夠蔬菜,不吃醃製及高糖高鹽食物,以及避吃一些會激發腸易激綜合症的食物。此外,一些紓緩運動如瑜伽、呼吸運動等亦有幫助。

他補充,若病人嚴重肚痛,又嘔又屙,大便帶血有黏液,或整體健康出問題,如:貧血、體重下降,就要留意,肚痛肚瀉可能不是腸易激綜合症引起,而是其他腸道疾病如慢性腸炎、腸癌,甚至非腸胃病所引起的較嚴重病症。因此,若病人遇到危險信號或有懷疑,不要自行診斷,要看醫生。

或壓力造成 患者女性居多

香港約有百分之六的人患上腸易激綜合症,西方國家則超過一成。腸胃肝臟科醫生吳志豪表示,腸易激綜合症患者以女性較多,一般較年輕,有的甚至在童年已有病症,而小朋友患者較多出現便秘。腸易激綜合症成因至今仍未能確定,部分病人是精神壓力所致,部分則是腸胃過分活躍及敏感。

有病人以為腸易激綜合症與幽門螺旋菌有關,家庭醫生鄭志文認為,這或與部分幽門螺旋菌病人服用抗生素及抑制胃酸藥後感到腸胃不適有關。吳醫生指出,服用抗生素或引致腸胃不適,主要由於抗生素可引起腸內細菌不平衡,但隨着藥力消退,這不平衡會慢慢恢復;至於服用抑制胃酸藥後或感到腸胃不適,相信是由於服藥後胃酸分泌受抑制,令病人失去胃酸這道天然的殺菌屏障,增加患腸胃炎的風險。

不同於 幽門螺旋菌

吳志豪強調,腸易激綜合症與幽門螺旋菌沒有直接關係,儘管兩者均會腸胃不適,但其實是不同疾病。腸易激綜合症主要影響腸道,是下消化道疾病;而幽門螺旋菌主要影響胃部,引起上腹痛或胃部不適,是上消化道疾病,病人吃完東西會不舒服,或空肚時胃痛,病症與腸易激綜合症不太吻合。

另外,幽門螺旋菌對身體傷害較大,證實可致胃潰瘍及胃癌,但可透過藥物清除治癒,但腸易激綜合症不能完全根治。

患上腸胃炎 可以吃什麼?

吃到不潔的食物或病毒感染而上吐下瀉時,該吃些什麼才好?如果你都是以吐司、稀粥、或白麵包果腹,那可就白白受苦了。因為最新的建議是,腸胃炎的時候,大部份的東西都可以吃。

兒童腸胃科醫生陳偉燾解釋,當腸胃道因為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發炎時,雖然清淡的飲食能減少腸胃道的刺激,但同時也必須注意攝取均衡的營養素,才能幫助腸胃道細胞的修復。吐司、稀飯雖然不易刺激腸胃,但大部份是醣類,缺乏如蛋白質、脂質、維生素等其他營養素。

量的拿捏是重點

“什麼都可以吃,關鍵是在‘量’的控制。”陳偉燾說。

因為腸胃道細胞受損時,無法像平時一樣有效率地消化、吸收食物。進食時應以“少量多餐”的原則,不讓功能減弱的腸胃負荷太大,且能有效消化、吸收食物的營養素。

怎樣算適量則因人而異。可先從攝取原本食量的四分之一至一半開始嘗試,如果兩、三小時後,沒有出現腹瀉、嘔吐的症狀,再逐漸增加分量。“真的狀況恢復得不錯,吃到有飽足感也不為過。”腸胃科醫生佳宏說,尤其像是病毒引起的腸胃炎,身體需要耗損許多能量來對抗病毒,恢復期間反而容易感到飢餓。

也不需要特別嚴格地限制油、鹽的使用。因為腹瀉、嘔吐後體內的鉀、鈉離子流失,反而要補充適量的鹽分。而油脂的分解主要是靠胰臟的酵素,腸胃炎反而對油的消化影響不大,因此只要避開如煎炸、麻辣鍋這類高油脂又刺激性強的食物,少油而非無油。

需要注意的是,腸胃炎期間,最好不要喝牛奶與糖分高的飲料。因為腸道發炎在恢復期,腸黏膜炎症反應尚未完全消退,腸道會變得較敏感。而牛奶中的乳糖與飲料中的砂糖、高果糖糖漿等,會刺激這些白血球,進而促進腸道蠕動、加劇腹瀉的狀況,有如暫食性的乳糖不耐症,佳宏解釋。

嬰幼兒繼續喝母乳

至於嬰幼兒,也沒有特別的飲食禁忌,陳偉燾醫師說:“只要以前吃過未引起過敏的食物都可以吃,”如果是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仍繼續喝母乳並少量多餐即可,不需要特別改換無乳糖或低乳糖的配方。

佳宏則提醒,不管是成人或兒童,都應多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直到尿液顏色看起來清淡的程度,以避免脫水的狀況發生。

2種口腔細菌 會助長大腸和胰腺癌

癌症有數百種,但是由細菌引起的並不多見。最有名的莫過於幽門桿菌引發的胃癌。

幽門桿菌是生長在胃裡,所以它會引發胃癌,還算可以理解。但是,你能想像,口腔裡的細菌竟然會跟大腸癌及胰腺癌扯上關係嗎?

研究報告指出,人的口腔估計含有數百種細菌,而它們的總數可以高達數百億。但儘管數字龐大,它們通常與我們是相安無事。

可是,有一種口腔裡常見的細菌,具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在經過5年的研究後,已經可以確定,它與大腸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

發現具核梭桿菌與大腸癌有關係的研究是首次發表於2012年。而到目前,相關的研究報告已有40幾篇。而這些新的研究,除了進一步證實之外,也逐漸讓我們了解,這個口腔細菌是如何助長大腸癌的發生與轉移。

在最近的一篇研究裡,具核梭桿菌被注射進入老鼠的靜脈後,會大量地集中到大腸的癌腫瘤。因此,可以推斷在人的情況,這個細菌可能是在侵入口腔的傷口後,進入血液循環,而最後到達大腸,從而助長大腸癌的發生。

另外,近年來,許多研究已發現,有牙周病的人比較容易得胰腺癌。只不過,一直不知道為什麼。

在今年4月的一個癌症學術會議裡,有一篇報告說,有兩種比較不常見的口腔細菌,會增加胰腺癌的罹患率。

從傷口進入血液

這兩種細菌是牙齦卟啉單胞菌(Porphy romonas gingivalis)及伴放線聚集桿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 comi tans),而它們會分別增加59%及50%的胰腺癌罹患率。

說巧不巧地,這兩種細菌是早已被發現會引發牙周病。所以,這個新的研究,總算可以解釋為什麼有牙周病的人比較容易得胰腺癌。

至於為什麼這兩種細菌會增加胰腺癌的罹患率,目前還不知道。我個人的想法是,它們可能也是通過口腔(牙周病)的傷口,進入血液循環,然後到達胰腺,從而助長胰腺癌的發生。

所以,這些研究告訴我們,原本與我們相安無事的細菌,在某些情況下,是有可能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麻煩。至於如何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我想,聰明的讀者應該可以自行理解。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