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借鏡泰洪災 大馬應擬預防性政策

(檳城28日訊)泰國世紀大水災對東南亞的經濟預料也帶來長遠及短期性影響,經濟學家認為,大馬應該在泰國水災事件上反省,擬定短期與長期性的對策,力求自強,才能在危機中找到契機。

經濟分析員拿督蔡兆源指出,多年來,大馬的經濟政策具有一定的弱點,比如沒有良好善用農耕地,導致大馬長遠以來都無法達到糧產自給自足的目標。大馬的投資理境,如果能夠進一步改善,憑著大馬的地理與政治穩定憂勢,肯定會有更大的作為。

Advertisement

蔡兆源週五受到《光明日報》訪問時指出,泰國大水災,對大馬經濟是具有其利弊影響,包括短期性的糧食與必需品漲價問題及長期性的招資條件。

目前,泰國糧食品遭受破壞及物價上揚的壓力,短期內相信也會在鄰國發酵;他認為,政府應該馬上制定機制,通過明智的手法,包括打開更多的入口管道及提高本地農產品的生產量,以穩住因泰國入口糧食的短缺而產生的漲價問題。

善用農耕地提高產量

ADVERTISEMENT

他表示,大馬的低收入群有60%的收入都花費在糧食與必需品上,因此長期來說,要解決糧食產品價格高漲的問題,善用農耕地及提高農產品產量,不但可達到自給自足目標,而價格也可以獲得良好的控制。

“大馬還有很多的農耕地都未被利用,多年來政府也未有足夠的決心去解決糧產品依賴入口的問題。雖說農耕地是屬於州政府管轄,在施行農耕政策上難免會出現協調問題,然而在以人民利益作為考量下,不管是中央或州政府,都應該具有“人民利益為先”的政治決心,政治考量不應成為犧牲人民利益的阻礙。”

控制不好糧食漲價

蔡兆源說,如果控制不好,除了物價自由浮動的糧食產品會出現漲價問題,統制品價格高漲也會加重政府的經援壓力,國家赤字的高企,到時又由誰來“埋單”?

他指出,對普通消費人來說,他們除了需要做好理財的規劃,更重要的要精明消費,就是選購該季節豐收而價格最為便宜的糧產品或必需品,這種以節省作考量的方法,對消費者來說是無往不利的。

日企生產線轉移外國

蔡兆源指出,世界經濟的轉變早在311日本大海嘯之後開始,許多日本企業在這場大災難後都展開了新的企業行動,即把生產線或投資地從日本轉移到外國。

他說,這些日本企業把他們的投資重點放在中國、東南亞及印度,而在東南亞這一塊,又以新加坡與泰國作為重心。

他表示,此次泰國大水災,對大馬在吸引日本或外國投資方面,具有一定的利好影響,許多原本考慮投資到泰國的外資,將會被分散到新加坡或大馬,而如果大馬政府能夠進一步改善本地的投資環境,在這方面將會有更大的作為。

“世界銀行在2012年的報告顯示,大馬經商環境在全球排名,已從第23名躍升至第18名,但對比下,新加坡卻是全球第一,因此要在這場災難中分得一杯羹,政府還需要作出努力。 ”

廠商重新尋找投資地點

詢及泰國許多電子或電腦產品都在這場水災毀損,是否會造成一場電子業大災難或產品價格高漲的問題時,蔡兆源不這麼認為。“電子產品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價格提高肯定會削弱競爭力,所以廠商除了價格方面的考量,也必須考慮到訂單來源的問題。”

他指出,以短期來說,在泰國工廠遭水災後,屬於跨國性的廠商,一般會把生產線先移到別國工廠,先完成手頭上的訂單需求。而長期來說,他們就會考慮到重新尋找投資地點的事項。蔡兆源表示,當然,對跨國公司來說,泰國首相英樂政府對災難的處理及善後的能力,也是他們選擇是否繼續留在泰國或把投資轉移他國的一大考量。

他說,對甫上任不到百天的英樂來說,她除了需面對政敵的攻擊與民怨,她也需向世界尤其是投資者證明,泰國政府擁有處理災難的能力及重新站起來的實力,這考驗的確很大。

他說,當然,泰國這場大水場應該成為大馬的借鏡,尤其天災問題難以預料,所謂的未雨綢繆或居安思危等預防性政策,是必須先擬好的。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