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都廣福宮傳承手藝 收集燭淚製循環蠟燭

(亞羅士打28日訊)米都廣福宮是區內歷史悠久的百年廟宇,香火鼎盛,理事和信徒每年不間斷收集廟內已燒熔的蠟塊,再利用古老爐灶燒柴重新溶解蠟塊以循環製作新蠟燭,持續此項漸漸沒落的傳統手藝。

位於新邦瓜拉新市鎮內的廣福宮,也被當地人稱為觀音廟或老廟,該廟香火鼎盛,每逢初一或初十五、農曆新年或神誕,很多信徒會到該廟宇膜拜祈福。

Advertisement

經常到該廟宇燒香祈福的信徒,不難發現該廟售賣的紅蠟燭形狀長短細粗不一致,但每套膜拜品價錢都很便宜,即40枝清香、一對紅蠟燭和金銀紙,僅出售2令吉50仙。

廣福宮理事每年會選擇12月製造循環蠟燭,製造過程從製造蠟芯至蠟體耗時一個月。不過單單製造蠟體只需4天至一週。該廟平均每年製作一次循環蠟蠋,蠟燭量可供應一年需求量,若有需要才會一年製作2次。

廣福宮廟祝陳文松(53歲)接受光明日報記者訪問時說,早期廟宇都是自供自給收集蠟塊和製作可循環蠟燭。“如今北馬區只有約兩三間廟宇仍延續這手藝文化,其中一間就是廣福宮。”

他說,以前的僧侶較刻苦耐勞,勤力地把每個燭台和神台上的蠟塊剷除和收集,然後擇日召集善信一起製造循環蠟燭。

ADVERTISEMENT

他指出,由於製作可循環蠟燭的工作過程複雜和需耗時間,加上缺乏人手,所以近十多年來,很多廟宇已沒再延續這傳統作法,改用現買的蠟燭來出售給信徒。他透露,他自3歲起跟隨著父親到該廟協助廟主持、父親、信徒一起製作循環蠟燭,當時大家聚在廟宇後方悶熱的廚房一起製作蠟燭,氣氛非常融洽和熱鬧。

“如今我的孩子也常到廟宇一起參與製作可循環蠟燭,希望孩子們未來也能延續這手藝,不讓這傳統作法在廣福宮失傳。”

他強調,該廟宇至今仍採用傳統手法製作可循環蠟燭,包括用古老的火爐起火燒柴來溶解蠟塊,也不用模具製作蠟燭等。

詢及為何該廟宇仍保存該手藝,陳文松解釋,他只想保留該手藝和不讓它失傳,同時也可提倡環保和可以廉價出售膜拜品給善信。

聘10信徒協助

製作過程複雜耗時

製作可循環蠟燭的過程不簡單,加上時間長及需要很多人力和體力,所以廣福宮每次製作過程要聘請約10名信徒來協助。

陳文松指出,製作可循環蠟燭分為兩個階段,各階段需分成多個步驟進行,第一階段是製作蠟芯,第二階段則製作蠟體;製作蠟芯需耗費眼力,而製作蠟體則耗費體力。

他指出,製作蠟芯的首個步驟是用三條細棉線絞織一起,然後把絞織的棉線剪成每條20吋長。把剪好尺吋的棉線捆成一堆捆綁木條上,就把棉線浸沾在溶化的蠟油,作為製作蠟身前的打底工作。“接著,沾有蠟油的一團棉線再分出各每條蠟芯 (原3條細棉線絞成),綁在一根竹枝上,每根竹枝上有8條蠟芯,之後再把這8根竹枝放在特製放置竹枝的器具上,所以每個器具同一個時間可製作約64根蠟燭。”

第二階段是製作蠟體,他說,工作人員會在古老爐灶上放置大鍋,開始在灶口起火燒柴,在大鍋放蠟塊煮溶解成蠟油。

他指出,將煮溶蠟油倒入一個約18公升的大口方形的鐵桶內,工作人員把綁好蠟芯的器具進行浸成形蠟燭工作,每完成一個器具的浸成工作,就要立刻讓把該器具放置原地,讓風吹乾成蠟。他說,之後要把另一個器具進行浸成,工作不斷重覆,平均一個器具要進行約45分鐘或9輪次的浸型工作,一根標準型紅蠟燭才能成形。

控制蠟油溫考功夫

陳文松強調,製作傳統循環蠟燭整個過程是沒用模具、溫計度以及現代器材,雖然製作出來的蠟燭形狀不一致,但這全靠經驗、體力和時間,慢慢製作出來,也是一門傳統手藝,值得發揚光大。

他解釋,控制蠟油溫度是非常考功夫的程序之一,因蠟油太熱,浸型過程中會導致蠟燭型浸成大頭小身的形狀,工作人員必須要等待蠟油稍微溫一些才能動工;相反地,蠟油太冷,浸形時會讓蠟身起小泡粒。

他補充,工作人員沒有用任何溫度計測量蠟油溫度,只看感覺、眼睛和經驗來控制蠟油溫度。

他說,最後步驟是切割蠟燭後端,要進行切割前,大刀必須要烤熱才能下刀,溫度熱的刀才能有效將蠟燭端切平,每根蠟燭切割長度為10吋左右,也是非常考功夫和體力。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