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篋篳裡的故事 證件裡的年華 林秋亭留下一代記憶

二十世紀是個顛沛流離的大時代,連天的烽火造就中國有許多“南漂青年”,在烽火燃了又滅,滅了又燃的動盪中飄蕩。而上一代南來青年的故事,我們又了解多少呢?

Advertisement

1917年出生於潮州潮安縣的林秋亭,從出生到移居馬來西亞,人生經歷數次換政府時機,包括日軍侵華、國共內戰、馬來亞獨立等,無論去到哪裡,政府就換到哪裡,疲於奔命但也掙扎求存。

這是一個舊篋篳(潮州音Kap Pik,皮箱的意思)開啟大江大海般的南漂故事。層層疊疊的文件中,挑出幾張有故事的舊證件,了解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篋篳主人林秋亭如何排除萬難,最終選定在馬來亞落腳。

ADVERTISEMENT

而這個篋篳的傳承人,就是林秋亭的長孫女、檳城文化推手林玉裳。

1936年的馬來亞入境執照

中華民國政府成立於1911年。林秋亭出生於6年後的1917年,正值中國社會推翻封建帝制的浪潮。

林秋亭第一次下南洋的歷程,從這張入境證開始。不諳英語的他,來到英殖民地謀生,在吉隆坡十五碑(Brickfields)落足,在門牌31號的大成商行工作。這張馬來亞聯邦入境執照發出日期為1934年4月26日,有效日期至1936年4月25日。

林玉裳說,祖父在馬來亞漂泊4年後,曾回鄉娶妻生子,卻遭逢第二次世界大戰,侵華日軍在6月21日侵占汕頭。如果沒有這場戰爭,就沒有再一次的流離,以及後來的故事。林秋亭被逼將妻兒留在家鄉,隻身從潮州步行至香港,再乘船取道新加坡來馬來亞,身上只帶了一本潮音字典,以及一把二胡。這本潮音字典,被林玉裳珍藏至今。

1948年出自潮州的買金收據

在戰亂年代,貨幣面值不穩定,人們愛買金飾保值。這張買金收據,反映出當時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嚴重性。

1948年10月12日,林秋亭的妻子柯秀卿在潮州浮洋市釘履街廣興金鋪購買九成金美術耳環一雙,重量僅零両壹錢壹分玖厘,印花稅卻需要1000圓。

中國1948年發行金圓券

當時的貨幣單位是金圓幣。1948年8月20日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發行金圓券。金圓券在1949年7月3日停止流通,但在這10個月裡,國共內戰與通貨膨脹造成貨幣貶值超過二萬倍。圖為林秋亭收藏的金圓券。

英殖民政府的回信

二戰結束後,中國1946年再次爆發國共內戰,百姓歷經4年的苦難。1948年11月18日,林秋亭致函英政府,申請把妻子柯秀卿、兒子林懷忠帶到馬來亞生活。這是一封檳城移民廳在11月30日的回函,雖僅表示已收到申請信,也已是成功的第一步。

信中清楚可見,簽署人是Poh Tai Kong,信背印有O.G.S字樣蓋章。

林玉裳一開始看不明白O.G.S的意思,後經友人邱思妮穿針引線,電郵向一名曾在檳榔嶼政府機構服務的英籍退休官員,才了解O.G.S是“On Government Service”(為政府服務)的意思,,有此印章就可取代郵票。

中華民國僑民身份證

1939年告別妻兒離鄉後,轉眼10年。林秋亭決定再回鄉,這次他回鄉有很重要的任務,即要求妻兒隨時準備下南洋團聚。他依據當時最新的制度,1949年3月17日來到中國駐檳領事館,登記成為中華民國僑民身份。這讓他在戰事紛亂中,有一個確立的身份,否則有事時將無法獲得中方與領事館的庇護。

旅行證明書

有了合法身份,當時回中國還需要辦僑民旅行證明書,功能等同國際護照。護照是由當時中華民國南京政府駐檳榔嶼領事李能梗發出,蓋章寫著“中國民國駐檳榔嶼領事館印”,辦理護照費用為6令吉。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該駐檳領事館才被外交部電令關閉。

天花與霍亂疫苗證書

二戰後天花及霍亂蔓延,國際規定出國人士必須先打疫苗。林秋亭分別在1949年3月18日及21日注射天花與霍亂的疫苗,證書由檳城港口衛生辦公室簽發。1950年7月,柯秀卿帶着11歲的兒子與數個月大的女兒,母子三人乘船往馬來亞前,也須在汕頭交通檢疫所注射天花及霍亂的疫苗,才能辦人民出口許可證。林玉裳說,在亂世存活,除了躲避槍林彈雨,還要上天保身體安康,才能有遠渡重洋的命。

英殖民政府的回信:終結兩地相思

枯等17個月後,馬來亞聯邦移民廳1950年5月2日發出批准函,允許林秋亭把妻兒帶來馬來亞共同生活。等待期間林秋亭曾回國一次,此時女兒林慧君已出生,下南洋成員再添一人。

私家買米人牌照

馬來亞曾在1950年遭遇糧荒,政府實施兩派制度,發出“私家買米人牌照”。初期每人每星期只買到3.5斤白米,後期再限制只能買砂糖半斤。柯秀卿來到檳城後,得馬上辦私家買米人牌照,兒子米糧附屬在母親的牌照中。此時,林秋亭已在漆木街66號福發雜貨店三樓租房,一家四口團聚後,林氏夫婦陸續又迎來兩名兒子。

祖父逝前交出篋篳 似盼孫女好好保管

以上只是先賢下南洋的前半部。下一篇,我們將看林秋亭一家在馬來西亞檳城的後半部歷程。

還記得以前的祖輩,多會在家裡備一個帶有“滄桑感”的皮箱,裡面裝有全家人的重要文件,包括出生紙、出入境通行證、成績單、各種票證、買金收據等。萬一家中發生緊急的天災人禍,第一要事就是拿著皮箱就逃,逃往下一個未知的動盪。

但我們所知的故事總是散落、模糊,證件與書信在歲月激流中消失,很多家史只剩下傳說。

林家這個篋篳的完好,有賴於林秋亭生前的“先見之明”。林玉裳說,祖父在逝世之前的1995年,將一個英製“篋篳”交給她。

“那時我還沒涉足文化遺產保護,不理解他的用意。只好奇我還有兩個叔叔、一個姑姑,為什麼他不交給自己的孩子呢?”

也許祖父認為她是最了解他想法的孫女,也許他有預感,這名孫女定不會辜負這一箱子的移民史,冥冥中預見她未來與古蹟保護工作有緣。

這個篋篳就好像立體彈跳卡,每當打開它,就會彈出整套下南洋歷程,這是林秋亭的,也是整個時代的人的故事。

返潮州親探祖父身世 祖先或曾是清朝官員

林秋亭在馬來西亞的生活不曾富貴,火炭店生意也以虧損為多。

早期第一代下南洋的人士都是為了掙脫戰火與貧困,大多受教育不高,文化水平有限。林秋亭一生的愛好都有着文人雅士的習氣,這不禁令林玉裳對祖父的出身感到好奇。

在祖父生前來不及問,她後來有機會到祖父的潮州家鄉探親,才認識了祖父的“阿舍”身份。

阿舍在閩南方言中,是指生活優渥的紈絝子弟,原來林秋亭在潮州鄉裡的小名就是阿舍,是當地人對少爺們的暱稱。

早前,林玉裳拜訪潮州祖父潮汕老家,看見牆上掛着高祖的照片,是一張穿着清朝朝服的畫像,老家建築也彰顯出高雅的氣質。

林玉裳推算,高祖可能是官階不小的清朝官員,有二品階級,辛亥革命後淪為前朝遺官,從此家道中落。她相信祖父成長過程中,受了非常良好的中國傳統教育,才能在亂世中保持沉着的文人素養。

“潮州舊相識還說,祖父年少時經常在庭院拉二胡。那時祖母柯秀卿還是少女,每當經過祖父家門前,都會忍不住駐足聆聽。隔着舊堂高牆,兩人並不相識,她也許早對這名牆內的二胡青年很有好感。”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