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bcdn.guangming.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10/phpKWvruU.jpg)
外媒報導,全球物種正面臨急劇減少危機。根據《生物多樣性報告》,過去50年來,全球野生動物數量平均下降了73%,其中棲息地的縮減被視為最主要的威脅,甚至逼近無法修復的臨界點。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英國負責人斯蒂爾(Tanya Steele)強調,「保護地球與棲息地是企業與政府的共同責任,這關乎下一代的幸福。」
BBC指出,從熱帶森林中的大象到大堡礁附近的玳瑁龜,全球多種野生動物數量正在迅速減少。《生物多樣性報告》揭示,棲息地的流失對動物構成最大的威脅,其他因素還包括過度開發、外來物種入侵、疾病、氣候變遷和污染。
Advertisement
斯蒂爾進一步指出,「許多重要的動物棲息地,如亞馬遜雨林和珊瑚礁,正瀕臨崩潰邊緣。」報告警告,自然環境的惡化和氣候變遷,可能將地球推向不可逆轉的臨界點。特別是亞馬遜雨林,一旦崩潰,將無法繼續儲存溫室氣體,對全球氣候的穩定帶來嚴重影響。
這份報告的發布時機,恰逢各國領袖即將在哥倫比亞召開聯合國生物多樣性會議,討論如何恢復全球自然環境。早在2022年,近200個國家便簽署了聯合國的協議,承諾在2030年前將30%的地球面積保留給自然。斯蒂爾呼籲,「為了下一代,我們必須攜手保護地球及珍貴的動物棲息地,這是企業和政府必須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