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疫情給身體種下警報器 如何為情緒鬆綁?

報導:何欣瑜 照片:受訪者提供

自2019年全球爆發新冠疫情以來即大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儘管現在疫情減緩,但這場全球大流行已經在我們的身體種下警報器,在汲汲營營的日子裡努力生活的同時要保持與病毒共存的警覺性,身心承受不小的壓力。

Advertisement

我們或許難以撼動外在環境,但我們可以調整自己去應對。馬來西亞註冊心理輔導員張志偉分享如何自我檢查與調整情緒,避免長期處於壓力下而不自知,進而影響身心健康。

不少研究顯示,這場全球大流行對人們的心理健康帶來極大的影響,許多人面對焦慮、抑鬱的狀況,每個人、每個家庭因為疫情而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在疫情逐漸減緩,人人積極恢復正常生活的現在,依然有人承受着這些後遺症,日子不復從前,生活品質大大降低。這猶如戰爭雖已過去,但對曾經經歷過戰爭的人來說,心理狀態已經大不同。

張志偉指出,情緒的存在有其原因,它讓我們意識到自己需要關注一些情況,而全球爆發的疫情在我們身體內種下了這些生理反應,它保護我們生存下來,是一種生存機制。

以焦慮為例,一個人如果因為擔心染疫而焦慮,這焦慮是個提醒,提醒病毒的存在和危險,它其實在幫助我們生存,並提醒我們尋找更多資源,它在疫情減緩的現在有其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人如果覺察到自己因為這樣而焦慮,便可採取行動自我保護。

ADVERTISEMENT

疫情種下了這個警報器,而我們有選擇如何去運用它。我們要知道它的作用是好的,只是未必時刻都要用上,我們可選擇把它關閉,並善加運用它。

覺察、認知、行動、安撫

“例如我一出門就莫名地焦慮,我去覺察我的焦慮,知道焦慮是因為擔心染疫影響孩子和家人,那我可以做什麼?”

在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後,我們如何去看待它才是影響我們的關鍵。研究顯示,壓力不會引發心血管疾病,我們看待壓力的眼光才是真正影響我們的,情緒也一樣。

“以上面的例子來說,我出門時焦慮是因為擔心染疫,那我便做好防疫措施,做了之後提醒自己這焦慮是來幫助我,讓我去行動保護自己和孩子,然後告訴自己疫情已經減緩、我打了疫苗、我做了所有措施、我是安全的。”從開始的覺察、認知、行動和最後安撫,可以讓我們不被情緒牽着走。

他指出,很多人會覺得受情緒困擾是因為不知道它的原因是什麼。因此,去覺察情緒並瞭解其原因很重要,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所面對的當然也不一樣。

他提醒,不管經歷什麼情況,都需要復元期,而在疫情中大家面對的經歷不同,經歷的衝擊越大,後續的復原期會更長。

他語重心長地說:“不管你現在處於什麼情況,一定有你的原因,這並不是你的問題,你一定經歷許多不容易時刻,請好好照顧自己,必要的時候向專業人士求助。”

為減痛苦

成癮行為治標不治本

當感覺不舒服時,我們常常會做些事來平復自己的不舒服感覺,成語“借酒消愁”便是最佳寫照。於是,在因疫情引起緊繃情緒下,我們聽到有人為了提升免疫力不斷吃保健品以致身體超負荷,或投入網絡遊戲逃避現實,又過度依賴網絡拒絕社交的行為。

因為有關行為可以紓解情緒,人們因此會在下次感覺不舒服時重複相同行為,於是形成一個痛苦的循環,當這些行為不斷重複和升級,最後可能演變成成癮行為,對生活帶來深遠的影響。

張志偉指出,所有上癮行為跟內在的痛苦和焦慮息息相關的,當我們內在情緒感覺不適時,我們會做些事來減輕這些情緒帶來的痛苦,以逃避內在的痛苦和焦慮。“但這樣的行為只是讓我們獲得短暫舒緩,問題並沒有解決。”

最後,所服用的劑量不斷上升,舒服的時間卻越來越短,比如本來喝一杯酒變成兩杯酒,以此類推,漸漸影響了我們的生活、關係、社交。簡而言之,所有的成癮行為其實是使用了錯誤的方式保護我們,它僅能讓我們短暫減輕痛苦。

以網絡為例,當一個人過度依賴網絡將會對生活帶來各種問題,如同理心較低、人際敏感度下降、專注力減弱、缺乏人與人之間的真實的情感交流、缺乏人際關係技巧等等。

“常常處在網絡同溫層裡,回到現實就有不同的人帶來碰撞和不一樣的觀點,這的確會使人感覺不太舒服,但人類是群居動物,還是必須走入外面的世界的。”

身邊的人

給予聆聽支持陪伴

當身邊有人面對情緒卡關時,身為朋友或家人的我們,可以從行動和精神上給予支持,與對方共渡難關。

張志偉說,如果經歷情緒困擾的是身邊的朋友,我們能做的是關心和聆聽對方,同時正常化對方的感覺和情緒,讓對方知道他所有的情緒感受都是正常的,因為會有這些情緒必定是因為這當中有對方重視的人、事、物。此外,也能以婉轉的方式如分享短片、送書等來表達我們的關心。

“我們要做的不是改變對方或去幫對方解決,情緒卡關的人要走出來並不容易,這需要專業的引導,因為有時候情緒起因可能是過去的經歷帶來的,我們可以讓對方知道需要幫忙的話我們有在。”

如果需要幫助的是我們的家人,除了以上建議之外,張志偉也建議陪伴對方一步步去突破自己的情緒。

“以焦慮為例,焦慮是為了讓我們安全,可是過度焦慮不是那麼的現實,焦慮告訴你外面很危險不要出門,你就在做好防疫措施的情況下,建議陪着對方去散散步,慢慢走出去,就好像踏出舒適圈那樣去做,讓他自己去感受和體會。我們無需說太多,只需陪伴,讓對方用自己的步伐去面對。”

尋求協助 先咨詢醫生釐清狀況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所承受的情緒、生心理狀態也不一樣,那在什麼情況下是該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呢?

答案是:只要出現的症狀已經影響日常生活。

張志偉指出,不管什麼症狀,只要已經影響日常操作,例如生活作息、人際關係等等,就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所謂尋求專業的協助,並不是即刻把矛頭指向心理疾病。“身體出現症狀時,第一時間要做的是先去咨詢醫生,找出症狀的源頭是否為生理性的,因為有些憂鬱、焦慮是生理性的如荷爾蒙問題引發,這需要讓醫生診斷。”

在排除是因生理引起的問題後,確定身體無恙後,尋求心理專業人士的幫助便是接下來可做的事。

情緒超載時 做點事情放鬆自己

情緒超載時,我們可以行動來調整。我們的體內有着維持生命基本機能的自律神經系統,其中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者作用相反,在正常情況下處於互相調節和平衡的狀態。

張志偉以油門和煞車器來形容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就是好像我們常有的焦慮、興奮、能量和生存相關的,副交感神經是讓我們放鬆和休息的。”

當處於情緒飽滿的狀態下,交感神經便受到過度刺激,這時候就需要做些放鬆的事情來啟動我們的副交感神經,讓身體回歸平衡狀態。運動、瑜珈、正念、腹式呼吸都是可以進行的活動,這些比較緩慢且能讓人享受當下的活動可以刺激我們的副交感神經,進而讓我們放鬆。

你有壓力嗎?

壓力反應自我檢查圖表(張志偉提供)

一)生理情況或行為反應

1.暴飲暴食或大量減少進食

2.失眠或嗜睡

3.身體疼痛和痠痛

4.經常感覺疲勞並且專注力下降

5.經常呼吸短促並且有喘不過氣的感覺

6.坐立不安或容易被激怒

如果持續兩個星期至一個月,有以下超過五項反應並影響生活,這代表你的身體和心理可能經歷壓力反應,請咨詢醫生或與輔導員以及臨床心理師討論。

二)心理症狀和反應:

7.心情抑鬱並持續難過哭泣 **

8.對生活喪失動力與活力,對之前喜歡的活動也失去了興趣 **

9.低自我價值感(認為自己沒有用),並經常浮現罪惡感與自責

10.經常擔憂、恐懼和焦慮 **

11.容易暴怒、煩躁或失控

12.反覆出現死亡的念頭 **

13.對某些環境、訊息和刺激有莫名的恐慌 **

如六個或以上症狀中有**症狀並且維持超過兩個星期(近期生活中經歷重大的失去除外),請盡早找醫生或心理衛生人員咨詢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