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bcdn.guangming.com.my/wp-content/uploads/2021/06/000000000353-scaled.jpg)
報導:李燕君
(檳城30日訊)近日民間發動了“舉白旗”求助運動,以讓一些面臨斷糧者獲得援助,那民眾若因疫情而面對心理壓力,也一樣可以向外求助,讓別人知道你需要幫助。
檳城情緒和關係專家李馨君認為,無論是受疫情影響者、確診者或居家隔離者,難免心理都蒙受沉重壓力而無法釋懷,因此不管是家人、親友和鄰居,需把握黃金時間施援,及時避免社會悲劇的發生。
她說,“舉白旗”象徵求助訊號,所以若心理上需要援助,求助者可通過任何方式尋找援助。
“能夠支援沮喪和絕望者的黃金時間很短,若及時向他們伸出援手,即可挽救生命。”
及時伸出援手挽救生命
李馨君建議每個家庭都把緊急援助熱線張貼在家中顯眼處,以方便需要者求助。
“可理解他們心理很恐懼,可能被標籤、遭批判,甚至被詆毀,但希望他們能勇於求助,畢竟確診冠病並非無葯可救,也有很多人康復,就如患癌,也不一定會死,最重要本身要先放下心理負擔。”
她認為,媒體也可扮演傳播正能量的角色,多宣傳緊急援助單位資料,方便無助者求助。
“民眾如學校也可傳達給學生,把這些重要信息帶回給家長,從中防範受疫情影響的負面社會問題。”
另一方面,從昨日開始加入掛白旗運動的彭亨律陽城外勤服務業者歐陽寶良與伙伴許瑞霖說,他們在疫情發生的過去一年,平均每週便集資為老人院、三輪車夫和喬治市流浪漢,供應免費餐熱心慈善公益。
抱持守望相助精神
他們說,儘管疫情影響了生意,但他們仍認為,這個時候大家應該抱持守望相助的精神,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有需要者。
歐陽寶良指出,所以當知道有人發動掛白旗運動後他們決定以行動支持,在店前立傘設攤,供應免費餐和食材給有需要者。
“這次的出發點是希望能夠為社會盡點綿力,畢竟目前很多人的生活都已陷困,甚至到了沒有食物填飽肚子的地步。”
他說,他們昨天有送出15份餐盒與食材,若餐盒不夠就會添加。
他指出,他今早因要回鄉接種冠病疫苗,所以已交代伙伴和員工繼續善舉,讓求助者獲得一餐溫飽。
林瑞霖說,他們是與一群友好集資,烹飪一些過剩的食材做義舉,不但不浪費食物,還幫忙到人,一舉兩得。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