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疫情底下毅然前行 劇場新生勇闖暴風雨

這風雨飄搖的2020年,終於落幕了,疫情如暴風雨般來襲,無人能倖免不被波及。

新紀元戲劇與影像系去年三月份迎來了新生,這時節正好是疫情開始緊張的時候,

Advertisement

學生們從一開始就只能對着熒幕上課,在熒幕前認識老師、認識同學、認識劇場……

然而生活得前進,學習亦然,因此誰也沒有停下腳步。

這群新生的排演課演出,選擇了改編莎士比亞的《暴風雨》;他們選擇了在暴風雨中,毅然前行。

愛美麗亞:我們不能停下來等疫情過去,就只能共同尋找、摸索前進的方法。

ADVERTISEMENT

愛美麗亞(Amelia Tan),一個在劇場裡響亮的名字,以表演及燈光設計見長。馬來西亞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後取得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學士學位,曾赴新加坡實踐劇場研讀兩年“劇場訓練”課程,現為馬大舞蹈系準碩士。

她原就是新紀元戲劇與影像系表演基礎課的老師,短暫離開幾年,甫一回來就遇上了世紀疫情,所有課程被迫搬到網上。

她說,就表演的部分而言,線上教學自會失落不少東西。她舉例:不在同一空間,自然就少了身體的觸感;面對着熒幕,視焦會因鏡頭角度而錯位,無法真正的眼神交流;透過麥克風,也無法確認學生的聲音狀態;更重要的是,團隊間的默契培養。

“但線上教學也並非一無是處,譬如形體開發還是可以做到的,雖然過程得花雙倍時間。另外,我們也可在網上先進行角色分析等討論。”

她覺得,線上反而更容易溝通,學生們不會因為群體壓力而不敢表達異見。

“我個人認為,既然現在的大局勢已是這樣,那我們就只能想辦法繼續前進。”她強調,演員必須維持着身體和聲音訓練,因此即使線上教學的效果只能達到50%也必須繼續,以確保訓練不中斷。

莎翁作品很生活化

疫情爆發之初,多個國際知名劇團都在網上釋出線上演出,愛美麗亞因為看了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 House)的《暴風雨》而對此劇大感興趣。

“這劇本好好玩,很多模仿,故事情節也很奇幻。我想,既然連歌劇也可以那麼歡樂、有趣,小劇場形式應該會更好玩、更多可能性。”

她說,因為莎翁的文字很美,所以很多人會覺得很有隔離感,認定它是藝術殿堂級的作品,但其實細看,就會發現它其實很人性、很生活化。

“我越看越喜歡,劇中的人物角色、情節架構都很清楚。我覺得可以讓學生去發展,一來不會那麼枯燥,二來他們也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

“學生們開始時對這決定充滿了疑惑與抗拒,對冗長的台詞更是望而卻步。”

注入年輕人聲音

愛美麗亞找了其中一個學生協助改編,於是莎士比亞不再遙遠,相對的,注入了年輕人想要表達的聲音後,這已然是屬於他們的作品。

“改編以後,更多在探討追求自由這件事,因此獲得了同學們的認同。”

當然,讓學生們從抗拒到期待的原因,絕不僅於此,也因為愛美麗亞賦予這部劇的兩大風格——形體與極簡。

有別於大家所想像的富麗堂皇與寫實手法,以形體來呈獻莎翁的經典作品,對這群大部份沒接觸過戲劇的新生而言,顯然是非常新鮮且獨特的。(對許多觀眾而言,可能也是超乎想像範圍的。)

至於極簡,愛美麗亞表示,她向來喜歡這類風格。

“尤其是我在新加坡實踐劇場學習時,更堅定了我這種想法——劇場不需要這麼多東西,而是回歸到‘人’。這其實可說是整合了我在藝術學院時所接收的概念。”

(註一)當了演員那麼多年,愛美麗亞近年來其實也想創作,這次帶領一年級排演課可說剛好是她的契機。

2009排演(二)《遊戲時間》,導演:羅國文。

2018排演(一)《我要上天的那一晚》,導演:黃麗珍。

我沒有想過,經典作品也可以改編成現代。

學生侯棗怡

改編作品更貼近年輕人

侯棗怡是《迷失暴風雨》的排演助理,也是她,賦予了這部戲全新的角度與視野,讓作品更貼近年輕人。

她是去年3月入學的新生,甫上了一天課,即宣布全面進行網課。“我當時只感到很莫名其妙,至今都沒有實質上了大學的感覺。”

她表示,線上排練可說困難重重,譬如他們需要很多肢體的練習和配合,但大家卻又身處不同的空間,又譬如網絡會卡線,致使流程很不順暢 。

“林林總總,讓人浮躁、焦慮。”

她很感謝愛美麗亞老師給予她很大的空間進行劇本改編,也坦言改編經典有一定難度,必須保留詩意及其特質,刪改後也需確保有發揮到原意。

“我選了劇中某個角色的視野切入,以他的心路歷程來敘述這故事,因此所表現的主題與原着稍微有點不同,但卻更貼近我們(年輕人)的狀態。”

改編的過程,讓她感覺很微妙。

張寶權得知要演莎翁的作品,感到很有意義,也很有挑戰性。

學生張寶權

線上排演有利角色分析

童星出身的張寶權,如今已是翩翩少年。

他從2007年開始進入影視圈,那年他5歲。2013年,被本地知名導演周青元相中,參演電影《一路有你》而嶄露頭角,至今已參與了四十餘部的影視作品及廣告演出。

會選擇進入新紀元戲劇與影像系,是因為想更了解影視幕後的技術與操作。

“拍攝過程中自然會接觸到幕後,我發現自己很喜歡劇組的生活。往後當然還是以表演為主,但我也想嘗試其它的,特別對攝錄很感興趣。”

於張寶權而言,網課最大的問題是網絡流量的消耗。“我們家沒有無線網絡,家裡成員都用手機移動數據網絡。網課一上就很長時間,流量都不夠用,得一直加額充值。”

他認為,線上排演還是有用的,尤其是角色分析、台詞處理等。相形之下,他似乎是幾位受訪學生中較能正面對待網課的。

“我最大的收穫是對表演的認知與方法。以前我會以為只要把台詞背好就可以了,但我現在知道了得先分析角色與動機。有了動機,自然就會有情緒。”

這是張寶權第一次參與劇場演出,因此備感新鮮,也很期待。

這部戲談的是「自由」,剛好契合到行管令期間備受束縛的狀態。

學生吳子唯

極簡風格詮釋莎翁劇作

吳子唯在《迷失暴風雨》裡擔任執行製作一職,同時也是其中一名演員。

從去年5月入學至今,他沒有見過老師和同學幾回。“我感覺好像在見網友,功課壓力很重,但卻少了一起奮鬥的感覺。”

線上排演,讓他對進度感到擔憂。“戲裡有很多肢體動作,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的。因為不能見面,所以目前只能透過線上處理台詞,很擔心公演會延遲。”

提到莎士比亞,他說:“以前課本裡有讀過,知道他是戲劇的入門,但始終覺得應該會缺少共鳴。”對他而言,莎士比亞的台詞並非生活用語,感覺很不自然。另外,英譯中的文法詞彙也讓他很不適應。

“進入排練時,才發現跟想像中的不一樣。我沒想過這部戲可以用肢體呈獻,而且還是極簡風格。這跟我的認知相反,因此很期待演出效果。”

我們做了許多功課,對時代背景、角色都稍微有了一點了解。

學生陳世傑

流失詩意新劇本有共鳴

陳世傑從五月份入學時,就已開始了網課生涯,讓他一直感受不到自己已升上大學。

“剛開始時蠻壓抑的,上完課關掉電腦後,就只有自己一個人,少了與同學間的互動,彼此間多了份距離,課業上有疑惑也只能自己試着解決。”

行管令稍寬期間,校方曾一度恢復實體課。他為此備感興奮,無奈排演課只上了一堂,大家又回到了網課狀態。

“一直持續網課,很消磨熱忱。”他說,中學時認知到自己想當一名演員的他,強調熱忱很重要。因為對表演的熱忱,於是他選擇了新紀元的戲劇與影像系。

喜歡英文的他,自是對莎士比亞不會感到陌生。但決定要演出莎翁的作品,依然讓他感到有所疑慮。“那樣的時代背景,那麼魔幻的世界,我們真的能做到嗎?”另外,他認為翻譯過程也會致使原有的詩意流失不少。“感覺要摸索很久。”

他對改編後的劇本很有共鳴,這反而讓他從原本的躊躇轉為期待。

後記一起摸索前進吧!

2020年落幕了,但暴風雨卻還未過去,且似乎有愈加暴烈的趨勢。

排演課的呈獻從一月杪改至二月,如今再挪到三月。雪州的行管令仍在持續,公開演出顯然是難上加難了,於是他們決定轉到線上,以臉書直播的形式呈獻給觀眾。

誠如愛美麗亞所言,我們不能停下腳步,那就一起摸索前進的方式吧。

《迷失暴風雨》演出資訊:

2021.3.21(日)3pm

FB:新紀元大學學院戲影系舞台劇 NEUC-DDVTheatre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