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疫下喪親加倍傷痛 人生四道減少遺憾

(香港訊)疫情下,家人如何善別,讓生死兩相安?

香港紅十字會與毋忘愛合作推出“聯繫愛”計劃,為疫情下喪親者提供情緒和殯葬安排支援。前線義工Bobo分享,有求助者因父親去世後未收到死亡證明文件,未能確認有否感染新冠病毒,對後事安排感到迷惘。

Advertisement

Bobo指出,疫下喪親者主要面對幾個困難:

1.醫院處理死亡證明文件的時間可能較長,“以往可能一兩日後就收到醫院電話,現時有個案等了兩星期仍未收到電話。”但家屬需要相關文件來辦理身後事,“無了期的等待很磨人”;

2.家屬不了解疫情下殮葬過程,加上政府、醫院、殯儀館及殮葬商不斷更新政策,難以得到最新資訊;

3.至親從染病入院至離世,都未必有機會見面,造成很大遺憾。

ADVERTISEMENT

送院到離世沒見過一面

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安寧服務部註冊社工梁梓敦指出,家屬可能對至親死亡感到不真實,因為從送院、住院到離世,整個過程都沒有見過一面,甚至沒有瞻仰遺容,家屬只見到一個已蓋好的棺材,“理性上即使知道已離世,但情感上或未接受到。”

不少家人都視喪禮是為逝者做的最後一件事,但疫情下殯葬流程不得不簡化,“有逝者因染疫,連壽衣都沒法穿,只能在膠袋內讓家屬認領遺體,認完後就要連袋放入棺木,所以很多人都帶着遺憾,覺得無法給至親一個體面的喪禮。”

喪禮雖然是為逝者舉辦,卻是幫在生者過渡哀傷的儀式。

梁梓敦指,喪禮能完成幾個哀傷輔導重要的目標,幫助家屬確認死亡的事實,而且透過瞻仰遺容,讓人相對較易接受逝者已去,亦讓家屬抒發情緒。

“在哀傷輔導中,其中一個目的要讓喪親者明白即使至親離世,死亡只是帶走他的身體,他們之間的關係仍存在,喪禮就達到這個效果,如西式喪禮中,會說逝者在天堂生活,死後大家有機會在天堂相遇。當沒有喪禮或欠缺部分儀式,喪親者或需花較長時間過渡哀傷情緒,或需以其他方法代替喪禮達到以上目的。”

風光大葬未必減少遺憾

雖然現有殯儀館專為冠病死者舉行葬禮,但在各種防疫措施限制下,都難以辦得“體面”,令不少家屬抱有遺憾。

香港紅十字會臨床心理學家張依勵指出,若家屬很想做一場很體面的喪禮,應了解背後原因,“有時風光大葬只是眼見的部分,其實(家屬)心裏面覺得最重要、真正想做到,可能是希望每個人都把離世至親放在心上。”可探討其他方法去感覺與離世者的聯繫。

毋忘愛主席、外科專科範寧醫生表示,風光大葬不等於可以減少遺憾;相反,家人有意義的參與更有幫助。

“我們將會協助喪親家庭做網上‘四道’儀式,回顧先人一生:道別、道謝、道愛,甚至道歉;因為家人間可能有誤解,或有需要修補關係,如果處理得宜,就可以將不安情緒放下,亦令彼此關係更密切”。

“另外在疫情下,甚多家屬選擇‘院出’,範寧建議,儘管‘院出’時間較短,但也可以準備簡單儀式,例如獻花、帶逝者物品到火葬場做紀念儀式,彌補沒有設靈的不足,減少遺憾情緒。

梁梓敦亦建議家人寫信、親手做禮物去紀念死者,讓心裏有個地方安放哀傷。”

每天撥時間跟情緒約會

梁梓敦說,不少家人對逝者抱有遺憾與內疚,“遺憾來自我們用今日的眼光去看過去做的決定,因而覺得自己做錯很多事,如不應該送逝者入院,但其實那可能已是當下所能做的最好決定。”

從事哀傷輔導多年,他體會到遺憾或自責不一定需要轉化,如果無法帶走遺憾,那就帶着它走下去。

他寄語家屬,無須逼自己忘記傷痛,反而容讓自己接受更多可能,有人約就出去,嘗試新事物,擴闊生命的可能,“或許哀傷仍然很大,但隨着生命變得寬闊,有朝一日它帶來的影響會漸漸縮小。”

“我們會提醒喪親者在日程中排定一個時間,給自己經歷哀傷感覺,或做一些放鬆身心的活動。”

張依勵指出,喪親者時間常常被實務佔據,沒有好好抒發感受,如果哀傷突然來襲,就會像大浪湧來完全無招架之力,因此可以每天撥出時間,跟情緒有個約會。

“這30分鐘是我的時間,

可以聽着歌、看以前的照片、

嚎哭一場,都沒有問題,

幫助喪親者與情緒共處。”

“情緒需要疏導,壓抑是不好的。”範寧指出,香港人很少就親人離世尋求情緒支援,希望更多人關注自己的情緒,喪親時如有需要可以找相關服務支援。

他提醒,要多關注看上去很堅強、沒有太多情緒表現的家人,尤其是男性,很多時都需要疏導情緒。

“聯繫愛”前線義工Wilcy提醒,若過往有哀傷感受或經歷未有好好過渡,當下一個哀傷來臨,可能會受雙重打擊。

聆聽陪伴分擔生活事務

喪親者情緒受困,身邊人如何應對?Wilcy表示,“有時聆聽和陪伴比提供解決方案重要,因為哀傷需要時間消化。”

梁梓敦指出可以幫忙分擔生活上的事情,“如家人離世心情不好,但還要照顧小朋友、做家務,不妨幫忙分擔,讓他好好休息。”這些實質行動都是重要的安慰。

情緒支援——疫下喪親,或需花較長時間過渡哀傷情緒,身邊人的聆聽和陪伴很重要。專家建議,有需要時可尋求情緒支援服務協助。

疫下喪親。

3個月應恢復正常

7分以上應求助

根據外國經驗,因疫情失去親人,家屬哀傷的程度和時間,都比一般喪親更嚴重,適應時間亦更長。

社工梁梓敦指出,如發現自己持續2、3個月難以維持正常生活,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對生活沒有興趣,甚至覺得沒有希望,都是求助信號。

臨床心理學家張依勵提醒,有傷害自己或其他人的想法,絕對是一個很大的警號必須留意,很多研究顯示,喪親者的自殺風險比一般人高。

哀傷程度高變情緒問題

外國有學者針對因新冠疫情喪親人士,制定量表檢視哀傷程度,梁梓敦建議若總分達7分或以上,應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梁梓敦又建議,喪親者可分別在3個時間點填寫量表:親人過世2星期內、出殯後2星期內及離世後3個月,“親人離世後,情緒未必會馬上跌到很低,因為仍有一些事務需處理,情緒仍有東西承托。但當該做的事完成後,情緒就會開始變差。”

一般2、3個月就會恢復正常,但若哀傷程度仍然很高,就有可能演變成嚴重的情緒問題。

文:張淑媚、李欣敏《明報》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